天天看點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在兩年前的2020年CES上,大疆的覽沃科技宣布進軍雷射雷達,博世也剛剛發力,有市場咨詢公司預測未來5年内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可達到18億元,結果是2020當年就達到了18億元。

在2020年底,量産乘用車開始裝上雷射雷達,這一配件吸引了衆多消費者,也成了車企賣車的噱頭。直至2021年底,共有20多款新車型已經公布将标配雷射雷達,雷射雷達正處于上升期。

資本加注 車企圈地

今年1月,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徑科技正式宣布完成數億元Pre-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小鵬汽車領投,上汽集團旗下尚颀資本、東風交銀汽車基金、英特爾資本等繼續加注。這是2022年雷射雷達的第一筆融資。

過去的2021年,國内全年與雷射雷達相關的融資事件合計25起,金額超140億元,車載雷射雷達共收獲近38億元的資金。

自2021年初的Aeva獲得2億美元融資後上市,至此已有多家雷射雷達企業闖入二級市場,但沒有一家是中國企業。

恰在此時,禾賽科技宣布已在科創闆IPO,本以為國内雷射雷達第一股就此誕生,它卻在幾個月後被迫終止上市。這像一枚重錘給躁動下的雷射雷達冷靜的擊打。

“産品序列還存在問題,量産效果還不具有說服力”,撤銷上市申請後,禾賽科技的融資、訂單仍然緊鑼密鼓進行着,并先後兩次獲得了總額3.6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中小米、美團的名稱赫然在列。

在科技企業湧入造車潮之時,很多公司急于先抓住核心産業鍊上的企業。以小米為例,自研造車部分至今沒有階段性成果輸出,但是投資與收購的動作卻并不少,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汽車晶片公司黑芝麻智能,都已納入小米投資名單,傳感器市場瞄準的正是禾賽科技。

禾賽科技也是百度的囊中之寶,集度汽車已經定點禾賽。2022年CES展上,禾賽科技首次公開展出已獲數百萬台定點、搭載新一代自研晶片的車規級半固态雷射雷達AT128,并重磅釋出了全新近距超廣角雷射雷達QT128。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AT128是禾賽面向ADAS前裝市場推出的一款主雷射雷達,可以為量産車實作L3+ADAS功能提供必要的感覺能力。禾賽AT128已經在全球獲得數百萬台的主機廠前裝量産定點,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在規劃産能百萬台的禾賽“麥克斯韋”超級工廠全面量産傳遞。

對智能汽車核心零部件的投資,同樣引起了車企的重視。就雷射雷達來說,蔚來早在2021年初釋出的ET7上标配雷射雷達,來源正是蔚來資本投資的Innovusion圖達通。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Robin與Iphone 11尺寸對比

Innovusion圖達通在CES上展出了即将搭載于蔚來ET7的圖像級超遠距雷射雷達獵鷹。與此同時,首款圖像級中短距雷射雷達Robin也是全球首次亮相,将與獵鷹組合為整車周邊的全方位感覺方案建立更有效的安全及性能保障。

而後,小鵬也找到了自己的“盟友”——一徑科技,這是一家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解決方案提供商。1月10日,一徑科技完成Per-C輪融資,由小鵬汽車領投,金額數億元。一徑科技的技術路線是MEMS雷射雷達,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已跟多家無人配送、無人物流技術公司達成定點,包括嬴徹科技、元戎啟行等。

再往前幾天,比亞迪正在與速騰聚創簽約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在雷射雷達硬體、智能感覺軟體和晶片三大核心技術領域都将有深度合作,同時速騰聚創亮相2021比亞迪投資企業CEO年會,受到汽車圈的歡迎。

穩住雷射雷達陣腳,也是確定明年量産車及時搭載雷射雷達的關鍵。因為極狐阿爾法S去年底的傳遞延遲,引來一波争議,不免令人擔心今年傳遞的新車型能否如期兌現。

圖達通CEO鮑君威在年底的溝通會上說到,在雷射雷達量産的過程中,關鍵是要找到靠譜的供應商。做汽車量産供應商既要滿足穩定性要求,又要保證毛利的接受程度,這需要上下遊達成共識。同時鮑君威保證,圖達通的雷射雷達不會跳票,将在今年确定實作上車。

量産元年 誰能稱王

2021年被稱為雷射雷達元年,車雲菌統計已有21款車型宣布搭載雷射雷達,将于2022年快速放量。國金證券研究預計2022年全球車載雷射雷達市場達42億元,2025年全球車載雷射雷超300億元。千萬億市場價值讓雷射雷達企業迎來又一個春天。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國内車企對雷射雷達的接受态度是非常開放的,投資、自用與合作,這為國内雷射雷達企業的生長帶來良機。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嶄露頭角。

在已公布的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中,速騰聚創、圖達通、禾賽科技、華為等品牌多次出現,這幾家在先機之下成為入局的第一梯隊。其中,産品河技術路線還存在一些差異。

據了解,雷射雷達主要分為機械式雷射雷達、半固态式雷射雷達以及固态式雷射雷達。機械式雷射雷達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360度的水準視場掃描,擁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測距距離,但體積大、成本高、裝配難度大。

半固态雷射雷達包括二維轉鏡式和MEMS振鏡技術在内,其掃描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強,但運動複雜、轉動頻率高、壽命有限。

全固态式雷射雷達體積小、成本更低,被認為是市場的未來趨勢。

國内頭部——

剛剛過去的2022年CES雷射雷達大賞中,半固态雷射雷達占主要地位。圖達通、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均釋出新一代雷射雷達,大部分為中短距近場雷射雷達,用于360°近場補盲。

圖達通釋出了新産品中短距雷射雷達Robin,主要裝在車輛的側翼闆、前燈、尾燈或保險杠上,配合前視超遠距雷射雷達獵鷹共同實作車身360°環視感覺。

禾賽科技遠距半固态雷射雷達AT128是禾賽面向ADAS前裝市場推出的一款主雷射雷達,搭載自研晶片,已獲全球百萬台主機廠前裝量産定點。最新釋出的128 線機械旋轉雷射雷達QT128,具有20m 探測距離,主要用在L4 級robotaxi 和robotruck 進行補盲,預計2023 年第一季度量産傳遞。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第二代智能固态雷射雷達RS-LiDAR-M1

RoboSense的核心産品包括MEMS固态LiDAR系統技術解決方案、機械系列LiDAR系統技術解決方案。2021年上半年,其核心産品RS-LiDAR-M1完成了SOP版鎖定和車規級量産,成為全球唯一實作車規前裝量産傳遞的第二代智能固态雷射雷達。這款産品獲得了來自比亞迪、廣汽埃安、威馬汽車、極氪、路特斯、嬴徹科技、摯途科技等企業的衆多乘用車和商用項目定點訂單,覆寫超跑、轎跑、SUV、重卡等各類車型。CES上釋出了128 線機械旋轉雷射雷達RS-Ruby Plus。

此外,Livox 首款車規級雷射雷達 HAP,即與小鵬P5的合作款,采用的是旋鏡式類固态技術方案。

國内這幾家頭部企業的集中于混合固态雷射雷達,混合固态主要有三種技術路線,一是MEMS振鏡的技術路線、通過微振鏡,做水準跟垂直兩個次元的震動掃描。二是棱鏡式,它是通過六面鏡或者八面鏡旋轉來做水準方向的掃描。然後通過轉鏡做垂直方向的掃描,也就是通過棱鏡加轉鏡的鏡頭組,來實作垂直跟水準方向的二維掃描。三是通過晶片化,把掃描的光源通過晶片內建再通過一個一維轉鏡實作折射掃描。

專家指出,這三種技術路線的差别都非常的大。既然是技術路線,它裡面的内部結構、使用的原材料、核心部件都是有一定差異的,成本存在一定差異。

國外領銜——

Velodyne被認為是車載雷射雷達的泰鬥,機械式産品為主,但從2016年就開始研發固态雷射雷達,主要産品包括Velarray H800與Velarray M1600,是專為汽車性能而設計的。

法雷奧是全球首款量産車載雷射雷達的提供商,目前的市占率達到近30%。據資料顯示,2017年推出以來,産量已超過150,000顆。法雷奧第二代雷射雷達SCALA宣布搭載于全新奔馳S級轎車上,可實作L3級自動駕駛。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法雷奧第二代雷射雷達SCALA

2022年CES消費電子展上,法雷奧的第三代掃描雷射雷達首次公開亮相,将在2024年上市。其主要客戶為奔馳、寶馬、奧迪,與中國自主品牌暫時沒有合作。

Luminar于2020年上市,目前也是發展正盛的公司,在全球都有定點車企,主打産品Hydra 和Iris,,2022年CES上宣布與沃爾沃合作。

Ouster較為獨特地主打數字雷射雷達,并将這一理念轉化為實際成果。其最新産品DF(Digital Flash)系列固态雷射雷達,為前裝量産市場提供了一個靈活、可擴充的高性能固态數字雷射雷達平台。DF系列面向2025年量産車項目,目前已經向部分OEMs和Tier 1傳遞了功能原型機和樣機。

後續部隊——

元年之後,雷射雷達在車載領域吸引一批新的入局者。

在2021年年末,雷射雷達公司北醒光子宣布2022年進軍乘用車領域,目前北醒的産品主要應用在大交通方面。北醒光子CEO李遠表示,“北醒LiDAR在軌交、高速、民航和工業傳感領域不斷打磨量産能力,積累可靠性經驗,這些都将助推我們加速挺進自動駕駛賽道。”

2022年雷射雷達上車幻象

其車載雷射雷達最大的實作難度在于,車規是車有一套自身的規範,在這個節點我們挑戰的不是科學原理,挑戰的是工程工藝。要在低成本的情況下滿足比較好的性能,良率還要非常高,這對工程化是非常難的點,李遠總結道。“就光機系統來說,我們認為雷射雷達應該是未來5~10年,整個工程界光機系統的明珠,能跟它媲美的可能隻有光刻機,但光刻機又不是量産裝置。”

美股AI視覺企業微美全息自去年起在雷射雷達領域布局,今年更受到了資本注意。微美全息去年宣布獲得光學全息用的3D全息脈沖雷射處理裝置的專利,并已經在開發3D全息脈沖雷射雷達産品。

去年,北科天繪釋出的圖像級超高分辨率固态雷射雷達C-Fans-256,是全球首款256線車規級固态雷射雷達。北科天繪擁有自研晶片,在自動駕駛業務線也有研發,其産品在低速自動駕駛場景應用較多。但市場發聲較弱,産品疊代較慢,在乘用車雷射雷達量産時代,它的市場會如何開拓也很重要。

北科天繪CEO張智武認為,“雷射雷達産業确實比攝像頭還大,競争激烈會淘汰一批護城河不深的創業公司,未來市場上應該有5—10家成規模的雷射雷達企業存在。”

車雲小結

如果說三年前對自動駕駛傳感器的路線争議,令雷射雷達企業看不清前方的路,那如今可謂撥開迷霧、預見光明。

光學企業受到市場和資本看好,涵蓋鏡頭、透鏡、棱鏡、轉鏡等光學零部件企業迎來一小波發展高潮。量産之後,技術進步加上規模效應帶來的雷射雷達價格下降,會進一步推動行業增長。

當然,不排除不可抗因素的出現,就像北醒光子說過的那樣,2019年在穩步上漲的訂單規模面前,對2020年做出了極其樂觀的預判,然而沒想到新冠疫情的到來,打亂了一切節奏。

經過行業波動、疫情突發的溝壑,2022年雷射雷達終于上車。上車之後才是亮劍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