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正式列入明确緻癌物!

就在近日,一女子不幸中招。
大陸作為幽門螺杆菌感染大國,據統計感染率高達60%,将近7億人感染,兒童的感染率也高達40%。
很多家長疑惑,孩子感染率為什麼這麼高呢?
科大大要說:
幽門螺杆菌是個欺軟怕硬的典型代表,專找小朋友、老年人、抵抗力差、營養不良的人下手!
小朋友首當其沖就會中招!
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感染率這麼高的幽門螺杆菌到底恐怖嗎?什麼情況下會被感染?小朋友需要檢查嗎?又該如何有效去預防......
科大大統計了家長問的最多的幾個問題,準備今天一個一個來給大家解答!
幽門螺杆菌江湖人稱:筷子俠!
因為它的必殺技就是筷子!隻用一雙筷子,就能讓全家中招!
除了筷子,水杯、馬桶,也是它的傳播利器!
畢竟它的傳播途徑可不僅僅是唾液交叉那麼簡單!
幽門螺杆菌作為最常見的感染型細菌,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
很多人感染後沒有啥症狀,即使消化不良、腹痛也不會特别關注。
主要是現在年輕人誰還沒個胃病,不得個胃病都不敢說自己是都市麗人!
但誰能想到,你是被幽門螺杆菌包圍了?
真的是讓人滿臉疑惑了!
是以,有胃病,就可能是感染幽門螺杆菌了嗎?
答:不一定
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炎,但胃炎不一定就是幽門螺杆菌!
如果你經常出現惡心、嘔吐、反酸、上腹脹、痛,有胃炎病史,建議先去做胃鏡,醫生在做内鏡檢查的同時,可以在鏡下取胃黏膜進行幽門螺杆菌檢查。
不過科大大建議家族有胃癌病史的可以去做個檢測,若查出是陽性應盡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那幽門螺杆菌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幽門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常見病因,如果有,是一定要根治避免其所緻疾病複發。
不然你的日常就是打嗝放屁口臭肚脹氣,而且胃糜爛出血,總是不舒服,這誰能受得了?
那什麼情況去檢查自己是否已經感染了呢?
如果有腹痛、腹脹、反酸、嗳氣(打嗝)等這些消化道症狀。
或患有消化道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上皮内瘤變,以及存在胃癌家族史的人,科大大建議大家都可以去醫院做個檢查。
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杆菌很簡單的,挂綜合及慢性病門診或消化内科。
無創檢測,隻要口服一片尿素碳13片,然後等20分鐘左右,對着檢測卡吹下氣就可以了,檢測過程易操作、無痛苦。
最近又有了一個更簡單的自測方式:
它是首個獲藥監局準許的自測産品,149元一個,十分鐘就可出結果!
幾杯奶茶錢就能搞定哦!
病情需要時醫生也可能會建議胃鏡檢查同時取胃黏膜組織活檢、胃黏膜Hp培養等有創性檢查。
自己身體健健康康的,也不用擔心孩子感染,不是更放心嘛!
如果一經發現自己或者家人被感染幽門螺杆菌,需要給孩子做檢查嗎?
答:不需要!
一般來說,沒有不适症狀,醫生是不會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做檢查的。
因為14歲以下的孩子免疫功能還不穩定,而且即便感染了也多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
檢查幽門螺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對症狀尋因,不要單純為檢測而檢測。
是以孩子就等到過了14歲再說吧!
當然,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症狀了,那就有必要去篩查了。
1. 當孩子經常出現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反酸、腹部疼痛這些症狀,這可能是娃的腸胃出現問題了。
如果醫生考慮寶寶可能患有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在尋找病因時,幽門螺旋杆菌就是懷疑對象之一。
2.缺鐵性貧血反複難治,找不到原因,要考慮是和幽門螺杆菌有關。
鐵的吸收部位在小腸,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屬于腸胃疾病,易引起鐵吸收障礙。
進而導緻寶寶缺鐵性貧血。是以寶寶有難治性缺鐵性貧血找不到原因時,就要考慮檢測幽門螺旋杆菌了!
3. 如果家族内直系親屬(父母、親兄弟姐妹)有患過胃腸惡性良性腫瘤的,或寶寶自身患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NSAID)(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也要進行幽門螺杆菌篩查!
那夫妻情侶一方有了,還能接吻嗎?會不會傳染?
答:會
它的絕技口-口傳播可不是蓋的,情侶夫妻之間經常深情接吻,幽門螺杆菌那不是暢通無阻,如魚得水!
是以,如果有幽門螺杆菌的感染者,最好減少接吻次數,免得感染他人了。
這裡也要提請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嘴對嘴喂飯,免得孩子也被感染!
家人平時吃飯也要記得分餐具,使用公筷!
畢竟它可不僅僅會緻癌,還有很多麻煩會慢慢纏上你!
那如果被感染,一定要根除嗎?
2019年4月19日,大陸出台了《中國幽門螺杆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019年,上海)》,明确指出:
根除幽門螺杆菌是預防胃癌最為重要的可控手段,根據日本的經驗,18-40歲之間,根除受益最大;
是以,一經感染,就算沒有症狀,也建議治療!
在淺表性胃炎或無症狀階段根除,受益最大,幾乎可100%預防腸型胃癌;
是以根除幽門螺杆菌可是利大于弊!
聽說吃益生菌、大蒜、洋蔥......這些能殺死幽門螺杆菌,這是真的嗎?
答:不是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緩解抗菌藥物帶來的腸道菌群紊亂,減輕不良反應。
但沒有哪個醫生會說讓你吃益生菌來治療幽門螺杆菌!
再來說大蒜洋蔥這些,它就更是八竿子跟殺死幽門螺杆菌不挨邊了!
你要用它殺菌,菌可能不死,但你旁邊的君可能會被熏死!
你要真的為了殺菌吃蒜,那可真“蒜”你狠!
看到這裡科大大就來總結下,防止感染,我們日常還要注意什麼:
★勤洗手,餐前便後都要洗手;
★不共用牙刷;
★給孩子使用專用餐具;
★聚餐時,鼓勵使用公筷;
★碗筷要消毒,尤其與幽門螺杆菌陽性者共同進食的時候,做到餐具分開;
★有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應主動與他人分餐。
因為:
被感染者的唾液、糞便、嘔吐物中都能檢測到幽門螺杆菌。
他們用過的餐具、牙科裝置、馬桶等,以及受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能是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