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歲女孩用零食代替三餐确診胃癌:辣條、泡面,真的會導緻胃癌?

據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胃癌新發人群為109萬人,而中國胃癌患者則達到了72萬人。

這也意味着,全國胃癌患者中,就有一半是國人。

事實上,近些年來,胃癌的發病率非常高,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這種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一旦患病,如果早期進行科學規範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如果進入晚期,其5年生存率達不到30%,對患者的生命有着較大威脅。

影響胃癌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時候甚至是我們所忽視的因素。

16歲女孩長期用零食代替三餐,結果被确診為胃癌?

近日,據媒體報道:甯波16歲少女劉某半年前就感覺腹部不适,無法進食,于是就醫檢查後發現,被診斷為胃癌晚期。

據悉,劉某在确診前幾年,一日三餐幾乎都是吃辣條、泡面、燒烤等來代替三餐。在醫生詳細分析下,劉某最終采取全胃切除手術,接下來還需要輔助化療。

辣條、泡面等這類食物,真的會導緻胃癌嗎?

事實上,這則新聞報道并不嚴謹,雖說不良飲食習慣的确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而胃癌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腸型胃癌,這種多半是因為腸胃疾病而惡化的癌症,多半與不良飲食習慣等有關,但需要長達十多年時間程序,常見于老年人。

而另一種是彌漫性胃癌,這種胃癌惡性高,多數是與基因有關,是以常發生于青少年。

而新聞上這位女子年齡僅有16歲,而且已經是晚期,表明癌竈惡性程度較高,之前長時間并沒有什麼不适症狀,顯然多半是因基因遺傳因素而衍生出彌漫性胃癌。

雖說從公共衛生角度分析,宣傳不良飲食習慣有害的确沒錯,但往往這種不嚴謹的個案作為宣傳手段,反而可能會影響到宣傳效果。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做好哪些事來預防胃癌?

一、避免幽門螺旋杆菌感染

大陸有将近50%左右的人群屬于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者。

一旦感染,後期發展成胃癌的機率會特别高,幽門螺旋杆菌有着極強的傳染性,如果與患者出現親密接觸的話,就會被感染上這種細菌。

如果接觸到患者的餐具、牙具以及其他個人用品,這或者是食用了帶有感染者口水的食物、飲料的話,也會感染上這種細菌。

不要與他人使用同一套餐具,即使是在家庭中進食,也應該實行分餐制。

二、調整膳食結構

很多人喜歡吃一些腌制食物,腌制類食物食鹽含量高,高鹽食物會使得胃壁受到破壞。

如果長期攝入一些黴變、燒烤、油炸類食物的話,都會使得胃黏膜受到長期的刺激,患有一系列胃部疾病的機率會特别高。

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各類營養的搭配,多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蔬菜、水果、豆類等食物。

三、一日三餐保持規律

每餐控制好食物的攝入量,不能出現過度暴飲暴食或者是過度節食的行為。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

同時也不要吃一些過燙、粗糙、過硬的食物,否則會使得胃黏膜受到機械性的損傷,容易導緻胃黏膜細胞出現異常增生,進而引起胃癌。

四、積極治療慢性胃病

對于患有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以及胃潰瘍或者是胃息肉等胃部疾病的人群來講,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

患有這些胃病之後,如果沒能及早進行治療,胃部黏膜會受到長期的損傷,胃部黏膜很容易出現異常增生現象,進而發展成胃癌。

除此之外,還應該避免出現一些不良情緒。

胃部的一切活動需要受到中樞神經的支配,一旦長期情緒不良,就會導緻胃功能發生紊亂,進而影響到胃部健康,發展成胃癌的機率也會提高。

除此之外,如果反複出現胃部脹痛、消化不良、貧血、厭食等現象時,必須快速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如果是胃癌導緻,隻有及早進行治療,才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健康和生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杆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 全國幽門螺杆菌研究協作組, 劉文忠,等. 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 胃腸病學, 2017(6).

【2】房靜遠, 杜奕奇, 劉文忠, 等.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 (2017 年, 上海)[J]. 胃腸病學, 2017, 22(11): 67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