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食巨頭集體遇冷:降價潮未能力挽狂瀾,行業尋求轉型新出路

作者:風口财經用戶端

風口财經記者 趙沖 實習生 張磊

近日,休閑食品上市公司2023年财報悉數公布。不難發現,休閑零食頭部企業們正面臨陣痛,即便是營收居前的良品鋪子、三隻松鼠、洽洽食品等零食巨頭也難以幸免于業績下滑的寒流。

在量販零食風潮沖擊與消費者偏好變化的雙重壓力下,企業紛紛“降價求生”,試圖通過高成本效益産品維持市場佔有率。然而,财報資料顯示,即便大舉降價,多數企業的銷售增長并未顯著提振,部分甚至遭遇利潤大幅縮水的困境。

“零食三巨頭”無一增收

在同花順iFinD中的申萬行業分類标準下,共10家A股上市零食企業,根據2023年各企業年報,良品鋪子以80.46億元的營收領跑休閑零食行業,三隻松鼠、洽洽食品緊随其後,分别為71.15億元、68.06億元,洽洽食品與第四名的鹽津鋪子拉開近27億元的差距。

在淨利潤方面,10家A股上市零食企業中,9家于上年度盈利,僅好想你一家企業出現虧損。恰恰食品以8.03億元的淨利潤連續三年位居榜首。緊接着分别是鹽津鋪子和甘源食品,淨利潤達到5.06億元和3.29億元。好想你全年虧損超五千萬,為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

零食巨頭集體遇冷:降價潮未能力挽狂瀾,行業尋求轉型新出路

來源:同花順iFinD

值得注意的是,良品鋪子、三隻松鼠、洽洽食品雖穩坐“營收前三名”的寶座,卻在去年經曆陣痛。

“營收王”良品鋪子和“淨利王”洽洽食品去年的營收、淨利潤均雙降。良品鋪子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約80.46億元,同比下滑14.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8億元,同比下滑46.26%,從産品分類看,公司堅果炒貨、果幹果脯、肉類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點等産品營收全面下滑。同期,洽洽食品實作營業收入約68.06億元,同比下滑1.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8.03億元,同比下滑17.77%。

三隻松鼠在2023年增利不增收,其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作營收71.15億元,同比下降2.45%;實作歸母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69.85%。這已經是三隻松鼠自2020年以來連續第四年營收下滑,2020-2022年分别下滑3.72%、0.24%、25.35%。而利潤的增長也是在2022年暴跌68.61%的基數上所實作。

記者注意到,還有4家企業去年淨利潤錄得負增長,其中,有“零食第一股”之稱的來伊份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情況。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作營業總收入39.77億元,同比減少9.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57億元,同比減少44.09%。

有“泡椒鳳爪第一股”之稱的有友食品則連續三年淨利潤下滑。對于業績下滑,有友食品在2023年年報中提到,主要系公司營業收入減少、原材料成本上升及銷售費用增加所緻。

銷售毛利率半數下滑,降價也拉不動零食産業?

根據同花順iFinD資料,2023年10家上市零食企業中,半數企業的毛利率同比回落。其中,洽洽食品毛利率下跌幅度最大,達5.21%。

零食巨頭集體遇冷:降價潮未能力挽狂瀾,行業尋求轉型新出路

三隻松鼠毛利率下跌了3.41個百分點至23.33%,針對毛利率下跌,洽洽食品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透露,主要是受到葵花籽采購成本上漲的影響。

而毛利率出現下跌的背後,是在“高端成本效益”戰略主導下,三隻松鼠産品出現降價。根據三隻松鼠官方披露的資訊,其夏威夷果今年的價格較去年下降了約30%;風幹鴨脖在商超裡價格是9.9元,零食量販店賣5.9元或者6.5元,三隻松鼠社群零食店的價格為5.6元。

資料來看,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已經開始由快速增量市場轉向微增市場。在2023年甚至出現了數十年來首次負增長。對此情況,傳統零食市場也已不可避免地步入存量競争的階段。在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下以及銷售管道的不斷優化,高成本效益産品成了現在的主流。

零食巨頭集體遇冷:降價潮未能力挽狂瀾,行業尋求轉型新出路

是以,零食頭部企業在2023年紛紛掀起降價浪潮。例如,良品鋪子在去年進行了成立以來的最大規模調價,根據此前的報道,該次降價使得300餘款産品平均價格降低22%,最高降幅45%。

然而,大刀闊斧的一系列大規模降價舉措,并沒有使良品鋪子實作薄利多銷。良品鋪子剛釋出的一季報中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實作營業收入24.51億元,同比增加2.7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248.28萬元,同比下降57.98%。對此良品鋪子解釋稱由于公司對部分商品進行了價格調整,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時該期内政府補助受節奏影響,綜合導緻淨利潤下降。

零食巨頭集體遇冷:降價潮未能力挽狂瀾,行業尋求轉型新出路

良品鋪子2024年一季報

盡管零食企業紛紛采取降價政策以吸引消費者,為何整體的銷售增長并未出現預期的提升,甚至面臨下滑的趨勢?

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接受風口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價格戰加劇了市場内卷化,過度依賴價格競争的企業往往忽視了産品研發、品質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的長期投入,零售優勢逐漸喪失,陷入了“降價—利潤壓縮—研發投入減少—競争力下降”的惡性循環,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還可能對整個産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威脅。

衆品牌借量販零食尋突圍

艾媒咨詢《2024-2025年中國零食集合店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中提到,随着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漲,消費者對創新型、品質較高的休閑零食需求提升,逐漸淘汰部分守舊型産品。

量販零食管道作為一種新興的銷售模式,在近幾年似乎成了一種主流。零食量販賽道的競争異常激烈,零食企業也紛紛入局量販零食的競争中。

有媒體報道,4月26日,洽洽食品在回應投資者時表示,公司在量販零食管道增速較快,全年該管道含稅收入近2億元,零食量販管道快速發展的紅利可能還有2-3年時間。

去年12月,鹽津鋪子、好想你也先後投資量販零食企業零食很忙集團,投資金額分别達3.5億元和7億元。此外,良品鋪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零食頑家”子品牌,主打成本效益與量販零食市場。

不僅如此,從事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培育與銷售的萬辰集團也于2022年8月進入量販零食賽道,并且得到快速發展。2023年度萬辰集團量販零食業務實作營業收入87.59億元,同比增長13,057.81%。

零食巨頭集體遇冷:降價潮未能力挽狂瀾,行業尋求轉型新出路

圖源:萬辰集團2023年年度報告

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分析稱,“一方面,折扣零售的興起反映了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轉變。另一方面,折扣店和零食量販店通過創新的經營模式,實作了對傳統零食企業的管道擠壓。此外,折扣零售店還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營銷政策,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折扣零售店提供的多樣化、高品質且價格實惠的商品,滿足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進而赢得了市場佔有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