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文|衣櫃

近年零售業特别忌諱“婦女節”這個詞,嚴格來說應該是忌諱“婦女節”中的“婦女”二字,進而促使零售商将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緻,把節日促銷提前到三月七日,并美言為“女生節”,或是“女神節”。

為什麼女性大多不願意被稱作婦女呢?

清代之前,“婦”和“女”二字是不會并列出現的,皆因它們代表着兩個不同群體:未出嫁的叫做“女”,出嫁的才稱為“婦”。

《說文解字》對“婦”的解釋是:一手掃把,一手簸箕,還要嚴守三從四德,事無大小聽從丈夫安排。是以将“婦”和“女”結合到一起使用,在古代看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而在現代看來,古時對“婦”的解釋又與現代社會的女性價值觀大相徑庭。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隻不過當初在翻譯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時,基于當時的時代背景,人們也難以思量出比“婦女”更恰當的詞。是以當我昨天上淘寶買機油,看見“女王節”三個大字,我毫不猶豫地将所有優惠券都點了一輪,畢竟這或許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女性呼喚自我定義訴求的一大步啊。

可惜的是,當我點進某機油品牌的旗艦店,我還是在促銷語中看到占據C位的“婦女節”三個字。表面看似是美工的不經意而為之,其實背後是否代表這個賣機油的商家仍舊存在着蔑視女性自主選擇權的意識形态?

又或者說,整個汽車行業是否還普遍存在這樣的輕蔑态度?

SUV派

據某調查顯示,大陸SUV車主中有72.6%以上都是男性。另一方面,每當有女性朋友詢問我購車意見時,她們給出的備選項都以轎車居多。

SUV和轎車在市場裡大緻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也就是說,這些年SUV大熱,車企将排産都讓給SUV,多是在滿足男性的購車欲。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然而調查還指出,2018年全國4S店訪客男女比例分别是51.3%和48.7%,5年内換車的車主中,女性車主比男性車主多出7%。

顯然購車能力和熱度更呈上升趨勢的是女性而非男性。一心隻造SUV的長城2018年總銷量105.3萬輛,成績依舊耀眼,不過與2017年的107萬輛相比下降了1.6%,而107萬輛這個成績長城又早在2016年就已經達成。

這當然與經濟下行、車市寒冬、全行業的無可奈何有莫大關系,但難保女性消費者占比較低沒有起到些許影響。

性能派

性能是汽車極為被看重的名額,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項,以至于女性對汽車的訴求,比如更平易近人的設計,更合理的空間運用,又或者僅僅是為化妝鏡配上燈這種小要求,在性能面前都會被無限邊緣化。

将這一信條奉承到底的當屬蓮花。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啊不對,嚴格來講在中國應該叫路特斯才對。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人們習慣将跑車視為男人的玩具,然而當一台跑車直男到底,避震能颠到腰椎間盤突出,沒有電動車窗,甚至沒有空調,結局是2次破産,最終被我天朝的大吉利收購。我并非不欣賞路特斯的硬核風格,隻是如果一台“太男人”,那興許男人都不一定會喜歡,畢竟大多數男人還是喜歡女人的。

另一樣和性能有極強關聯的,是賽車運動。

在F1的曆史長河裡,有數不少女性曾經嘗試沖擊這個絕對男權的領域,但絕大多數折戟沉沙。譬如南非女車手DesireWilson,雖然她在正賽裡曾與獅王曼塞爾有過争奪并且還一度位居第6位,但最終因為拉不到足夠的贊助商,她的位置被男車手MicheleAlboreto的100萬美元所替代。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1974年至1976年,意大利女車手LellaLombardi曾代表拉伯漢姆、馬什,以及大名鼎鼎的威廉姆斯車隊參加F1比賽。在1975年的西班牙大獎賽上,她獲得第六名,榜上積0.5分,成為第一名在F1比賽裡獲得積分的女性賽車手,且那場比賽中她的成績要比詹姆斯·亨特、尼基·勞達這些世界冠軍都要好。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快”不隻是男人的權利好嗎。

“幽默”派

男人最容易造嫌棄的特質,通常是自以為幽默,無奈汽車廣告也鐘情于這種伎倆。

早期的汽車廣告将“香車”和“美女”結合,為求隻達到美的效果,後來随着傳播管道擴張,魚龍混雜的創意開始浮出水面。

在道奇的一則廣告中,八旬老頭迎娶白富美,隻因買了台viper。首先,不許人家是真愛?其次,道奇還真以為viper有如此迷人的吸引力?若真如此,viper也不會淪落到停産吧?

和那些反女性的汽車現象說拜拜

關于汽車廣告對女性消費者的态度,我曾寫過:多數女性覺得自己被汽車公司疏遠了,超過四分之三的女性認為汽車營銷人不了解她們,有41%的人認為汽車廣告主要針對男性,或是強調速度與性能,再體貼也大抵是MPV廣告裡一家幾口的畫面給了女演員一個面目特寫,僅此而已。直男造車或許可行,直男包裝卻通常是一場災難。

在今天這個節日看來,我真是錯得離譜,因為仔細思考過之後我發現這一切汽車文化的不公平都是直男造車造成的。

但願“婦女”二字不再刺眼時,女性消費者不再會被逼買一台SUV,F1會出現第一個女性冠軍,廣告行業也能大膽些、公平些,在創意裡開起男性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