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如果對全國人民發起一個問卷調查,普查老百姓對中華上下五千年曆朝曆代的了解程度,我敢肯定,三國時期就算排不上第一,也能穩進前三。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五百多年前,明朝有一本奇書叫《三國演義》,這本書成書之後風靡全國,給後世的國人帶來了深遠影響,它的巨大影響甚至讓人們忽略了它文學作品的本質,而逐漸取代了三國時期正史的地位,是以給國人留下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精彩三國史。

如果陳壽跟羅貫中泉下相逢,陳壽大概會動動粗。

《三國演義》塑造出了一個個在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但因為寫作時代是在明朝中晚期——市民文化萌芽時期的江南,是以羅先生就不可避免地要進行“現代化的包裝”,畢竟東漢末年距離明朝中晚期也有一千多年的時間跨度,明朝那時候義務教育也沒有普及,很多市民對曆史沒多少了解,出于對讀者群體的關懷,羅先生必然要本着有趣、有料、有思想的寫作方針進行創作。

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在真實的三國曆史中不曾出現的人事物,其他的不去說,今天筆者就重點談談三國裡穿越來的兵器——方天畫戟和青龍偃月刀。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呂布其實是唐朝人?

根據正史記載(《三國志》),呂布這個人是根正苗紅的漢朝人,雖然說沒有戶口,但後來認了個倆好幹爹(董卓,而後是丁原),也算是東漢末年的達官貴人之一了。

說他是唐朝人穿越而來,因為他用的兵器是

方天畫戟——這是唐朝之後才進入正史記載的兵器

羅先生在進行文學創作時可能有所考慮,比如明朝人對兵器的認知程度也許并不廣泛,如果寫成真實使用的,比如說手戟,那麼一則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手戟是什麼玩意,二則清楚的人也可能會覺得這玩意兒沒啥難度。第三呢,真實曆史記載中也沒有記呂布用的到底啥兵器,但很有可能是長矛——不過長矛也太不獨特了吧。

呂布身為三國無雙猛将,怎麼能使用這麼不上檔次這麼普通的兵器?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我相信出于藝術升華的需要,羅先生必然會考慮讓呂布扔掉長矛,而他會把

唐朝白袍猛将薛仁貴使用的方天畫戟——一種看上去就威猛得不行的兵器交給他

為了讓呂布能在馬上好好玩方天畫戟,羅先生不得不把馬镫也送到了東漢末年(

馬镫于隋唐時正式出現

)。

後來就有了我們印象中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胯下騎着赤兔的經典形象。

以後記住了,這是羅先生的電視劇本,編的,呂布真實的兵器很可能是長矛這類簡單的馬戰兵器。

但有一點是真的,呂布确實很猛,在正史中也是三國時期武力拔尖兒的猛将之一。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關羽那把刀也是“道具”?

羅先生很可能是天秤座。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天秤座的人比較追求公平,既然給了呂奉先一把好兵器,那麼作為武聖人的關羽關雲長怎麼能還用原來的兵器,換,也給弄一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耍耍。

是以羅先生安排了宋朝之後出現的偃月刀出場。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武經總要·刀八色》(配圖)

這玩意兒厲害,重八十二斤,一般都是來測試武官武力值的,你說你是一流高手,來,耍兩下我看看。一般而言,能夠玩這兵器的在軍中都是猛人。

方天畫戟在隋唐算是達官貴人用的禮器,一般家門口插上個畫戟既說明家裡是武将,又說明有爵位在身,着實牛得很。到了宋朝,武将混的不如文臣,但畫戟這東西還是很撐場子。到了元朝明朝,方天畫戟已經算是曆史書裡的重器,武将家裡會有,門前就不怎麼擺了。

偃月刀則是在宋朝之後長盛不衰的,宋朝有本朝廷認證的兵器譜叫《武經總要·刀八色》,說的就是宋朝的八種刀,其中之一就是偃月刀,又叫掩月刀,是說刀身像遮起一邊的月亮。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三才圖會》(配圖)

明朝時侯這玩意兒已經盡人皆知,但大家都知道偃月刀一般人沒法玩,更不會拿它當兵器。

羅先生筆下的關羽自然不是一般人,是以羅先生安排的明明白白,武聖就得用青龍偃月刀,為此還搞了一點封建迷信來說明青龍偃月刀多麼牛氣哄哄。

是以大家應該明白了,關帝爺用宋朝的刀。

真實曆史當中存在兩種情況:

第一,關于用的是刀和矛。斬顔良、文醜的時候,關羽使用的應該是馬上兵器——比如說鐵矛之類的長兵器,先把人紮個透心涼,然後手起刀落——關羽還有一把腰刀,好了,人頭到手。

第二,用的确實是長刀,但不是偃月刀。《三國志》和南朝的文人筆記也有證明,關羽所用兵器确實也包含長刀,不然在騎馬作戰的時候很被動。

是以确切地說,關羽的兵器是刀和矛,還有長刀,而不是造型拉風看上去确實很帥氣的青龍偃月刀。

可見羅先生真的很喜歡關羽。

“三國”曆史中的“穿幫鏡頭”I 那些穿越到東漢的冷兵器

最後總結

《三國演義》是曆史上最成功的曆史小說,它的成功就在于結合史實進行的再創作在公衆認知上居然替代了正史。

于是也就造成了人們對三國時期很多事情的錯誤認識。

但細究起來,也正是因為這些極富魅力的“虛構”和“謠言”,讓人們了解了兩千年前那個紛争年代裡的許多事。

最後,給你個提示,我們國小課本裡曾經有個草船借箭的故事,你可以去看看這出戲又是羅先生根據什麼真實事件改編的。

參考資料:

1、《唐宋之後中國戟的進化》

2、《三國志·呂布傳》

3、《武經總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