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如果对全国人民发起一个问卷调查,普查老百姓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的了解程度,我敢肯定,三国时期就算排不上第一,也能稳进前三。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五百多年前,明朝有一本奇书叫《三国演义》,这本书成书之后风靡全国,给后世的国人带来了深远影响,它的巨大影响甚至让人们忽略了它文学作品的本质,而逐渐取代了三国时期正史的地位,因此给国人留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精彩三国史。

如果陈寿跟罗贯中泉下相逢,陈寿大概会动动粗。

《三国演义》塑造出了一个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因为写作时代是在明朝中晚期——市民文化萌芽时期的江南,所以罗先生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现代化的包装”,毕竟东汉末年距离明朝中晚期也有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明朝那时候义务教育也没有普及,很多市民对历史没多少了解,出于对读者群体的关怀,罗先生必然要本着有趣、有料、有思想的写作方针进行创作。

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不曾出现的人事物,其他的不去说,今天笔者就重点谈谈三国里穿越来的兵器——方天画戟和青龙偃月刀。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吕布其实是唐朝人?

根据正史记载(《三国志》),吕布这个人是根正苗红的汉朝人,虽然说没有户口,但后来认了个俩好干爹(董卓,而后是丁原),也算是东汉末年的达官贵人之一了。

说他是唐朝人穿越而来,因为他用的兵器是

方天画戟——这是唐朝之后才进入正史记载的兵器

罗先生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可能有所考虑,比如明朝人对兵器的认知程度也许并不广泛,如果写成真实使用的,比如说手戟,那么一则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手戟是什么玩意,二则清楚的人也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没啥难度。第三呢,真实历史记载中也没有记吕布用的到底啥兵器,但很有可能是长矛——不过长矛也太不独特了吧。

吕布身为三国无双猛将,怎么能使用这么不上档次这么普通的兵器?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我相信出于艺术升华的需要,罗先生必然会考虑让吕布扔掉长矛,而他会把

唐朝白袍猛将薛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一种看上去就威猛得不行的兵器交给他

为了让吕布能在马上好好玩方天画戟,罗先生不得不把马镫也送到了东汉末年(

马镫于隋唐时正式出现

)。

后来就有了我们印象中吕布手持方天画戟,胯下骑着赤兔的经典形象。

以后记住了,这是罗先生的电视剧本,编的,吕布真实的兵器很可能是长矛这类简单的马战兵器。

但有一点是真的,吕布确实很猛,在正史中也是三国时期武力拔尖儿的猛将之一。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关羽那把刀也是“道具”?

罗先生很可能是天秤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天秤座的人比较追求公平,既然给了吕奉先一把好兵器,那么作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怎么能还用原来的兵器,换,也给弄一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耍耍。

所以罗先生安排了宋朝之后出现的偃月刀出场。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武经总要·刀八色》(配图)

这玩意儿厉害,重八十二斤,一般都是来测试武官武力值的,你说你是一流高手,来,耍两下我看看。一般而言,能够玩这兵器的在军中都是猛人。

方天画戟在隋唐算是达官贵人用的礼器,一般家门口插上个画戟既说明家里是武将,又说明有爵位在身,着实牛得很。到了宋朝,武将混的不如文臣,但画戟这东西还是很撑场子。到了元朝明朝,方天画戟已经算是历史书里的重器,武将家里会有,门前就不怎么摆了。

偃月刀则是在宋朝之后长盛不衰的,宋朝有本朝廷认证的兵器谱叫《武经总要·刀八色》,说的就是宋朝的八种刀,其中之一就是偃月刀,又叫掩月刀,是说刀身像遮起一边的月亮。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三才图会》(配图)

明朝时侯这玩意儿已经尽人皆知,但大家都知道偃月刀一般人没法玩,更不会拿它当兵器。

罗先生笔下的关羽自然不是一般人,所以罗先生安排的明明白白,武圣就得用青龙偃月刀,为此还搞了一点封建迷信来说明青龙偃月刀多么牛气哄哄。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了,关帝爷用宋朝的刀。

真实历史当中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关于用的是刀和矛。斩颜良、文丑的时候,关羽使用的应该是马上兵器——比如说铁矛之类的长兵器,先把人扎个透心凉,然后手起刀落——关羽还有一把腰刀,好了,人头到手。

第二,用的确实是长刀,但不是偃月刀。《三国志》和南朝的文人笔记也有证明,关羽所用兵器确实也包含长刀,不然在骑马作战的时候很被动。

所以确切地说,关羽的兵器是刀和矛,还有长刀,而不是造型拉风看上去确实很帅气的青龙偃月刀。

可见罗先生真的很喜欢关羽。

“三国”历史中的“穿帮镜头”I 那些穿越到东汉的冷兵器

最后总结

《三国演义》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它的成功就在于结合史实进行的再创作在公众认知上居然替代了正史。

于是也就造成了人们对三国时期很多事情的错误认识。

但细究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些极富魅力的“虚构”和“谣言”,让人们了解了两千年前那个纷争年代里的许多事。

最后,给你个提示,我们小学课本里曾经有个草船借箭的故事,你可以去看看这出戏又是罗先生根据什么真实事件改编的。

参考资料:

1、《唐宋之后中国戟的进化》

2、《三国志·吕布传》

3、《武经总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