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東萊蕪的公安民警敲開了一處房門,開門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

一匕首、兩把槍
“老人家,聽說你家裡有兩把槍,現在國家在清理槍支彈藥,個人手裡有槍的話是需要上交的。”
聽完民警的話,這個老人從屋裡拿出一個鐵盒,裡面果然有着兩把手槍和一把鋒利的匕首。
但盒子裡還有着一張紙,打開後是一個特殊的持槍證,蓋着解放軍6202部隊印章。
滕西遠的持槍證明
“國家的政策一定要支援,我這兩把槍是辦過手續的…”
這名老人叫做滕西遠,他緩慢的回憶起這兩把槍的來曆,在場的所有人也被帶回到曆史的硝煙中。
一生立下三次一等功,這個收藏着兩把槍和一把匕首的老人,有着怎樣的英雄往事?
滕西遠
手刃日寇,匕首染敵血!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争,中華大地到處生靈塗炭,十三歲的滕西遠跟着兩個哥哥,加入了萊蕪縣抗日大隊,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雖然年齡小,個頭不大,但滕西遠在戰鬥中十分勇敢,他儲存一生的那把匕首也飲了日寇的鮮血。
八路軍小戰士
1940年,日軍包圍了萊蕪縣大隊的駐地,滕西遠和兩名戰友僥幸逃脫,他們借着對村裡的熟悉,看看有沒有機會逃處敵軍包圍。
但日軍開始在村裡搜尋,滕西遠爬上了一個豬圈的屋頂,另外兩名戰友躲在柴草垛和玉米地裡。
搜尋的日軍沒有發現他們,在離開的時候,一名日軍拖在了最後,在騰西遠藏身附近小便。
滕西遠看到其他日軍已走遠,從豬圈頂跳了下來,一把将那個日軍撲倒,另外兩個戰友也沖了上來,按住這名日軍的手和腳,滕西遠掏出身上的匕首,将日軍一刀斃命。
随後的歲月裡,騰西遠一直珍藏着這把手刃日本兵的匕首。
第一把槍:連殺6名日寇,立奇功!
1940年,日軍對山東根據地發起大規模進攻,企圖一舉消滅八路軍山東縱隊。
日軍占據了楊連橫一帶高地,八路軍被壓制在山下低窪地勢,日軍居高臨下,火力十分兇猛,八路軍的數次攻擊被日軍擋了回來。
滕西遠也跟着大部隊埋伏在山下,他眼神很尖,遠遠的看到日軍的旗手在揮旗指揮。
“要先把這個旗手幹掉!”
騰西遠心中一動,掏出槍瞄準後,隻聽一聲槍響後,日軍旗手倒在地上。
日軍少了旗手的旗語指揮,進攻陷入了混亂,八路軍趁機反擊,一舉攻陷了日軍陣地。
滕西遠也開始沖鋒,他槍法很準,一連打倒幾名日軍,等沖到日軍陣地前,騰西遠槍中已沒了子彈。
一名日軍一槍紮中了滕西遠的胳膊,滕西遠正殺的起勁,揮起刺刀一把捅死了這名日軍。
與日軍白刃戰的戰士
此戰我軍大勝,15歲的滕西遠幹掉了6個敵人,榮立一等功,時任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的廖榮标親自獎勵給滕西遠一把毛瑟手槍。
這把槍也被滕西遠儲存至今。
第二把槍:南麻立奇功,粟裕親賜槍!
1947年7月,滕西遠已升為炮兵連連長,隸屬華東野戰軍粟裕麾下,在南麻戰役中,滕西遠更是大放異彩,再立奇功!
南麻戰役,滕西遠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國軍整編第十一師!
這天滕西遠和戰友們一起突前勘察地形,尋找合适開炮地點,卻突然發現有200多敵人出現在近處。
敵軍出現的很是詭異,距離我軍主力隻有半地。
我軍觀察地形
“這些敵軍為何而來?”
“後面還有沒有敵軍大部隊?”
“如果現在回去報信,敵軍會不會突然對我軍主力發起進攻?”
滕西遠的腦中一時間思緒萬分,頃刻間他有了計劃:
“你回去報信,我在這拖住敵人!”
滕西遠把戰友身上的手榴彈都綁在身上,他決定在這給敵人一個意外驚喜。
滕西遠在樹林裡悄然穿插,很快來到了敵人所在的山頂,然後他拉響手榴彈,奮力的向山下的敵軍扔去。
一時間山谷裡到處是手榴彈的爆炸聲,國民黨軍隊驚慌失措,滕西遠在樹林中大喊到:
“沖啊!”
“山下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繳槍不殺!”
國民黨軍摸不清情況,不敢沖鋒,隻在遠處開槍。
不一會,我軍大部隊聞着槍聲趕了過來,這股敵軍被消滅了。
滕西遠在戰後又被授予一等功,并且在南麻戰役表彰大會上,粟裕親手将一把德國造的黑匣子槍,獎勵給滕西遠。
粟裕說:“好樣的,你小子是個孤膽英雄嘛!”
粟裕(左二)
這是滕西遠珍藏一生的第二把手槍。
抗美援朝,滕西遠再立一等功!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滕西遠又跨過鴨綠江,來到了抗美援朝戰場。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美軍有着飛機、坦克、大炮等重型火力,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們雖然缺少重型火力,但依然鬥志昂揚!
1953年的北韓馬坪裡地區,滕西遠又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的高光時刻,這次他的對手是美軍坦克。
美軍的坦克在戰場上四處開火,志願軍戰士們看着耀武耀威的美軍坦克,但苦于缺少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的支援,這一仗打的很是慘烈。
美軍坦克
滕西遠的心中憋着一股怒火,他決定炸掉敵軍的坦克!
借着夜幕的掩護,滕西遠扛着炸藥包,一個人向敵軍坦克摸,他剛把炸藥包挂在坦克上,被敵人發現了。
“哒哒哒!”
敵人瘋狂的開始向滕西遠射擊,滕西遠抱着必死之心,毫不後退的點燃炸藥包。
“轟…”
敵軍的坦克化為一片雲煙,并引燃了敵軍陣地,火光中一個人影爬了起來,滕西遠奇迹般的活了下來!
志願軍戰士炸美軍坦克
此戰滕西遠的臉上被爆炸留下了一個黑色傷疤,他也再次榮立一等功。
一把刀,兩把槍,英雄平靜的晚年。
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滕西遠一生參加戰役十餘次,榮獲三次一等功,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三次。
抗美援朝結束後,滕西遠回到了老家萊蕪,他幹着平凡的工作,從未提起過戰場的那些英雄事迹。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老人會一個人打開盒子,仔細的擦拭他的這些“老夥計”,回憶着昔日的戰火硝煙。
滕西遠在擦拭槍
1982年國家開始實行禁槍法令,滕西遠看到報紙後,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兩把槍,他舍不得這兩把陪伴他一生的夥伴,最後他找到了老部隊,想把這兩把槍交給部隊。
時任部隊人員聽聞了滕西遠的經曆後,大為感動,再加上滕西遠的這兩把槍早已鏽蝕,已不能正常射擊。
部隊人員将這兩把槍特殊處理後,重新交給滕西遠珍藏,還開了一個特殊的持槍證書。
一把刀,兩把槍,一個老人,無聲的陪伴,是曆史給予英雄最後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