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9年11月,蔣介石為何在這個時期,下達冬季攻勢的指令?

1939年11月,在正面戰場的軍隊,完成第二期的整訓之後,蔣介石讓軍令部作戰廳下達了“冬季攻勢”的指令。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個指令,它是抗日戰争的一個小轉折。蔣介石為何在這個時候,準備打一場大規模進攻戰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開始比較明确的反對,日本所謂的東亞新秩序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蔣介石也決定開展一次反攻,一是可以振奮軍心,二是做出點樣子給美國看。

1939年11月,蔣介石為何在這個時期,下達冬季攻勢的指令?

給美國看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争取更多的貸款和軍事援助。

就這樣在中國境内,北起内蒙古、綏遠,南至兩廣地區,中國軍隊出動了71個師,在各個戰區向日軍發起了攻擊。根據日軍的有關資料記載:這次的冬季攻勢,其規模之大,中國軍人戰鬥意志強,遠遠超越了日本的預期,尤其是在第3、5、9戰區,反攻更是激烈。

在這一次冬季攻勢中,日本的各個守備部隊,被分割成一個個的孤立據點。以第十一軍為例,能夠集中起來的步兵隻有4個大隊,其他部隊全部受到中國軍隊的分割圍攻,其中圍攻第3師團的有23個師,圍攻第6師團的有16個師,圍攻第13師團的有49個師。

當然這隻是日本人的說法,肯定非常的誇張。就算第13師團在怎麼強大,中國軍隊也不至于用49個師去打1個師團。

1939年11月,蔣介石為何在這個時期,下達冬季攻勢的指令?

在這場冬季攻勢中,中國軍隊不僅彈藥充足,而且補充能力也有明顯提高,甚至有的部隊與時俱進用上了燃燒彈。這次攻勢作用不在于殲滅多少日軍,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入侵者,在正面戰場,中國軍隊依然有力量,依舊可以繼續打下去。

說起這個冬季攻勢,不得不說,中國塞北的一個省——綏遠。

在内蒙古一帶,有中國塞北四省,分别是熱河,察哈爾,綏遠和甯夏。當時甯夏屬于中國的大後方,而熱河和察哈爾早被日軍占領,綏遠則是一分為二,東面日本控制着,西面中國控制着。

在綏遠,中國最高的指揮官,是第八戰區副司令兼第三十五軍軍長傅作義,同時他還擔任綏遠省政府主席的職務。

1939年11月,蔣介石為何在這個時期,下達冬季攻勢的指令?

一說到正面戰場,在人的印象中似乎隻有中原,華中、華南、西南、邊緬邊境,塞北的草原被很多人遺忘了。實際上,綏遠是當時非常重要的一塊戰場,是阻擋日軍向西北大後方前進的主要陣地。

如果把時間向前推兩年,太原陷落之後,閻錫山退守晉西南地區,獨守孤城的傅作義,率軍來到綏南,又進駐綏西,在五原這個地方建立了根據地。

傅作義手中的主要戰鬥力,都是來自于第35軍,這個軍兵力超過三萬,各個都是身經百戰,其中包括董其武,孫蘭峰,袁慶容,都在後期的抗戰曆史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值得一說的是,綏遠位于塞北草原,騎兵是必不可少的。傅作義的軍隊中,就有一支騎兵——中央軍騎兵第7師,還有一些新編部隊和遊擊部隊。

1939年11月,蔣介石為何在這個時期,下達冬季攻勢的指令?

其實早在1939年秋天,第一次長沙會戰之時,蔣介石就下令,讓傅作義牽制日軍在華北的兵力。在冬季攻勢中,蔣介石建議傅作義,将作戰目标鎖定盤踞在大佘太的日軍。

但是,傅作義接到指令之後,感覺規模有點小,于是拟定了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這個計劃是什麼,我們下一篇文章在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