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血壓,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種疾病的主要表現是血壓升高,其發病機制較為複雜,比如飲食不當、情緒不穩定等均可能誘發高血壓。
而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性是比較大的,一旦高血壓未得到控制,患者有可能面臨心髒、血管、腎髒等方面的并發症,甚至有可能危及到生命。是以,一旦患上高血壓,一定要及時治療,控制好血壓。

那麼,高血壓是否可以完全治愈呢?
事實上,以目前的醫療手段,高血壓是無法被徹底治愈的。臨床上對于高血壓的治療都隻能起到穩定血壓、減少并發症的作用,進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無法根治高血壓。
一些患者在出現高血壓并發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之後,血壓有可能降至正常,但這并不代表高血壓被治愈,而是由于高血壓已發展到失代償期。
此外,一些患者用藥之後血壓可得到控制,在一段時間内血壓并未升高,但其體内與高血壓相關的并發症仍然存在,且一直在發展,今後很可能“爆發”。
是以,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與其寄希望于徹底治愈高血壓,不如平時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控制好血壓,減少并發症的出現,提高生活品質。
想要控制好血壓,應做好以下兩點:
1、合理用藥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隻有科學、合理的用藥才可以将血壓控制在正常水準,減少患者的死亡率。是以,患上高血壓之後,應嚴格聽從醫囑用藥,在未經醫生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增加、減少藥量都是不對的。
在藥物治療期間,不要覺得血壓下降就可以停藥了,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貿然停藥,隻會使血壓反彈,給心血管、腎髒等帶來更大傷害。
2、注意日常保健
想要控制好血壓,除了要規律用藥,還應做好日常的保健措施。确診高血壓之後,在飲食上首先應做出調整,要堅持低鹽、低脂、低糖的飲食原則,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蔬菜水果。
除此之外,患者還應注意控制好情緒,對待生活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這樣也有助于穩定血壓。
同時患者也要保證規律作息,每天要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可安排1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不可過度勞累,隻有足夠的休息才可以避免血壓過度升高。
高血壓患者若能堅持一些體育鍛煉,則可以促進血液的流通,提高免疫功能,這對于保持血壓穩定也有很大幫助,但一定要避免過于劇烈的運動。
總而言之,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以目前的醫療手段還不能做到徹底治愈,但患者也不必過于絕望,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隻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做好日常保健,控制得當,雖然無法做到完全治愈,但至少可以提高生活品質,保障日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