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01

當今社會的現狀

随着科技的發展,電子産品在生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孩子們幾乎從出生開始就會接觸到例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

02

該如何幫助孩子去正常使用和接觸電子産品?

0-3歲:這個時間段的孩子腦部、視力等發育都不完善,家長應盡可能的避免孩子去接觸電子産品,過多的接觸電子産品會對大腦的發育和視力等方面造成傷害。應讓孩子多接觸一些實體的東西,例如書籍、玩具等,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學齡前: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可以适當的讓他們接觸一些電子産品。在電子産品上觀看一些繪本啊,玩玩益智類小遊戲等對孩子還是有幫助的,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國小-中學: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可以去正常的接觸電子産品,但是切忌不可讓孩子對電子産品産生依賴。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03

如果孩子已經開始迷戀電子産品,我們該怎麼辦?

事例:

生活在縣城的一家三口,爸爸長期在外務工,和孩子溝通較少,平常都是通過電話和視訊來聯系,不太了解孩子的現狀。媽媽在當地開了一個小菜店,每天因忙着做生意,而忽視了對孩子的照顧,每天都是到很晚了才回家。小孩平常很少有父母陪伴,長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獨處,接觸電子産品比較多,對電子産品已經産生了依賴,目前正就讀國小二年級。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提問一:面對孩子沉迷電子産品的情況,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樣做?

1、常見四類家長的做法:

否定型家長:孩子沉迷電子産品,還耽誤學習,一定要嚴厲制止他!不然孩子就完了!

佛系型家長:孩子選擇還小,長大點就明白了,不用管那麼多

講道理型家長:給孩子好好講講道理,孩子會聽的

思考型家長:以上方法都不好,我有屬于我自己的想法。

2、正确做法:改善彼此的關系

了解孩子對父母的态度

改善夫妻關系

改善親子關系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提問二:通過一個多月的改善,家庭成員關系有了明顯緩和,但孩子還是喜歡玩電子産品,這個時候,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樣做?

否定型家長:你看,他還是愛玩電子産品!除了嚴厲制止其他方法都不行!

佛系型家長:這不是挺好嘛!孩子願意玩就玩嘛!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多好!

講道理型家長:多給孩子講講古代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孩子肯定能懂!

思考型家長:我覺得他們三人說的都不好,我有自己的想法。

2、正确做法:了解真實的孩子

問問孩子為什麼會喜歡電子産品。

遊戲中的孩子是怎樣的?

陪孩子一起玩一玩電子産品。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提問三:再次經過兩周的陪伴父母發現了孩子的另一面。孩子的另一面和我們看到的差異很大,我們該怎樣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

否定型家長:什麼真實的自己!分明都是裝樣子,這都是玩手機,看pad鬧的!

佛系型家長:這樣啊,那我是不是應該多陪陪他?

講道理型家長:這不是講道理才有的效果嗎?

思考型家長:我需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2、正确做法:開啟自我表達

引導孩子說一說他在電子産品裡經曆的有趣的事情,多肯定、鼓勵和提問,适時提供幫助。

把這些趣事寫成日記,也可以分享出去。

微課回顧|《孩子迷戀電子産品,我該怎麼辦?》

通過又一個月的改善,孩子不在迷戀電子産品,喜歡上了寫作和讀書,并喜歡和父母分享!

04

總結

電子産品隻是孩子愛吃的一道菜、良好的家庭關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家長平時應多鼓勵、傾聽孩子表達真實的自我,多引導孩子用語音、文字、繪畫等多種形式表達自我。重要的不是孩子迷戀什麼,而是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用尊重、平等、幫助的心态,用愛陪伴孩子去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