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作者:上觀新聞

将軟實力擰成一股繩

陳海波 (文化藝術界)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涉及支援城市本土文化品牌建設、積極引進國際文化項目、加強文化公共設施利用、強化全社會美育教育、注重文化人才培養等。要通過建構更有利于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将各個方面軟實力擰成一股繩,推動上海整體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不斷增強城市文化品位與國際競争力。

(記者 謝 臻)

加大零星舊裡改造力度

王訓國 (九三學社)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中心城區二級以下成片舊裡改造任務即将完成,零星舊裡改造就該引起重視了。建議研究多途徑改造方式,比如将城市更新地塊與相近的零星舊裡邊角料捆綁帶拆,從“社群15分鐘生活圈”建設角度統籌考慮教育、醫療、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對有曆史風貌保護價值的舊裡進行保護性修繕改造。

(記者 劉子烨)

完善書畫交易市場法律法規

劉建民 (經濟界)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書畫市場真品與赝品、精品與劣質品魚龍混雜,嚴重侵害藝術家的知識産權和買方的消費權益。應逐漸完善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赝品、劣質品,切實保護好藝術家創作藝術品的知識産權,切實維護好書畫藝術品消費者的權益,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場消費秩序,促進大陸書畫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

(記者 林 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田新民 (少數民族界)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要不斷豐富載體和方式,為各民族大學生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幫助來滬少數民族大學生适應和融入城市發展。我将持續深入推動“陽光育人”計劃的發展。我堅信,每培養一個合格優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是播下了一顆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它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 劉 毅)

全力打造“無廢城市”

王 淳 (民革)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打造“無廢城市”,需要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和方式,除了保護環境,還要讓資源使用率更高、社會效益更好。這是推動上海實作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有力措施,也能不斷提高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作人民城市建設的目标。

(通訊員 吉朋曉)

加強精準篩查提升市民參與度

許劍民 (醫藥衛生界)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上海已将大腸癌篩查納入民生工程,但初篩高危人群并未引起足夠重視。應提高大腸癌精準篩查的準确性和特異性,對可居家采集樣本的篩查試劑盒等,可采用政府批量采購的方式,降低篩查費用,提高市民參與篩查的便利性,亦可大大減少篩查從業人員的前期工作量。

(記者 黃 铮)

雙管齊下培育關鍵人才

章桃旭 (僑 聯)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培育好人才要堅持體制内、體制外雙管齊下,兩個舞台同演,挂職和實際崗位并行,上下培育結合。要大膽任用人才,讓他們在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對引進的關鍵人才、重點人才要落實部門責任,開展點對點服務工作;對待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

(記者 潘良蕾)

探索“雙碳”發展的“上海模式”

張 磊 (醫藥衛生界)

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委員聲音①

不少人知道綠色低碳這個概念,但不知道怎麼去做。目前,迫切需要将全社會的綠色理念轉化為綠色行動。建議盡快制定本市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實施方案,研究制定《上海市綠色低碳發展促進條例》,同時将綠色低碳要求作為市長品質獎、“上海品牌”認證的重要評選名額。

(記者 遊思靜)

原創 政協頭條

編輯:楊骁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