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梗發生後還能生存多久?專業醫生教你判斷,與生存期有關的因素

作者:王曉燕博士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群中患心梗的比例越來越高,包括很多年輕有為,全心全意工作的中青年人,也擺脫不了心梗的陰霾。是以,在臨床上,面對心梗病人,被問得非常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夫,我還能活多久?心梗患者在疾病發生後的短時間内往往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出院後也有很多患者越來越焦慮,反而加重了對心血管的損害。其實并不是,一旦得了心梗生存期就會大大縮短,而是與下列這些因素有關,今天我來教大家,如何判斷心肌梗死發生後,結局将會如何,哪些因素會對生存期産生影響。

心梗發生後還能生存多久?專業醫生教你判斷,與生存期有關的因素

1梗死部位與範圍。梗死部位與範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了解為心梗的嚴重程度。心梗的嚴重程度是決定着心梗結局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是主要的血管的梗塞導緻心肌大範圍的梗死,患者可能還未來得及就醫或者醫治無效而失去生命,心梗後生存期就更是無從談起。相反如果是,分支血管的梗塞隻造成小範圍心肌梗死,患者可能症狀輕微,都沒有察覺到自己發生了心梗。梗死範圍越小,對心功能的影響越小,對梗死後患者的生存期也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作用。

2救治的時間。如果救治得非常及時,那麼梗塞的血管在短時間内再通,心肌的功能則有可能恢複,心功能也會随之而發生好轉。如果救治得不及時,心肌産生不可逆轉的損害,心功能也很難恢複,那對患者的生存期必然會産生不利的影響。

心梗發生後還能生存多久?專業醫生教你判斷,與生存期有關的因素

3梗死後患者的長期幹預與生活方式。平安度過心梗的急性期,并不意味着危險完全過去,還很有可能有二次心梗的發生。是以心梗後的長期藥物幹預與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也對生存期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心梗後預防再梗是重中之重,是以藥物幹預是必要的。如果有些患者對阿司匹林或者正在使用的抗凝藥反應比較大或者很難耐受,不可擅自停藥,可以求助于醫生換藥。對于可以耐受的藥物,務必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有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有血壓、血脂、血糖名額升高的患者,也務必堅持服用控制名額的藥物,把名額控制好,才能有效預防再梗,進而對生存期的延長有積極的作用。

另外就是健康的生活習慣必不可少。發生心梗的患者大多數在發病之前就有危害心血管的不良習慣。這類習慣務必要戒除。保持好的飲食習慣與結構,不能放任自流,放縱自己,不然預防再梗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東流。

心梗發生後還能生存多久?專業醫生教你判斷,與生存期有關的因素

保持一個好的心态,不對未來焦慮,不為之前的疾病而惴惴不安。保持積極的态度,時間久了心血管狀态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以上就是會對生存期産生影響的三個因素。其實心梗後無法具體地說,到底還能有多久的生存期。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标,每一個醫生都希望自己的患者,生存期與發病前沒有差别。這就要求患者自律,從生活習慣到飲食,對疾病的态度,和對醫囑的遵從情況,都與患者的遠期生存密不可分。我是王曉燕,北京心内科專家,衷心希望每一個心梗患者都能和健康人擁有一樣的壽命。有關于心梗後如何預防再梗的問題,很願意為大家解答。#心肌梗塞最多可活幾年#

心梗發生後還能生存多久?專業醫生教你判斷,與生存期有關的因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