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安徽省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場司法拍賣。其中有一張遊戲卡,起拍價隻有80元。但是随着很多人的惡意競争和無知者無畏,最終擡到了破8千萬的天價,直逼九千萬的大關。

遊戲卡競拍到近9000萬
卡牌的“天價”拍賣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它的主人是誰?又是因為什麼被查封扣押?一系列追問之下,一個名叫張雨傑的95後滁州男子被反複提及,他是滁州市某機關機關的公務員,曾因A錢近7000萬元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 一人負責不動産登記視窗,監管不到位成為犯罪溫床
反腐專題片《零容忍》第五集“永遠在路上”在央視播出,介紹了一起有别于傳統腐敗案件的事例,該案的涉案财物有許多遊戲裝備。安徽省滁州市不動産登記中心原從業人員張雨傑沉溺于購買網絡遊戲裝備和消費中無法自拔,黑手伸向了公款。他三年中總計A錢公款四百多次,花在遊戲上的錢還是少數,大多數用在了各種高端消費上,A錢的近7000萬元到案發時幾乎揮霍一空。
張雨傑涉案财務
張雨傑,1995年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在2014年的時候,被安排到了當地的房地産交易監理處工作,那個時候他才19歲。沒有亮眼的學曆,沒有突出的業績,更沒有輝煌的成就。那麼背後能夠解釋的就是過硬的關系網。
滁州市從市房産交易主管部門,到不動産登記中心、交易管理科,各部門都失職失責。按照滁州市2011年出台的相關制度,資金托管視窗必須崗位分設,一人收件、一人稽核、一人辦理憑證,互相監督。
但不動産登記中心卻從未按制度執行,從主要上司到科長,都知道這項制度。收款、稽核、辦理憑證全是張雨傑一個人一條龍操作。
反A錢
由于滁州市每年二手房交易量不小,資金池裡常年有進有出,張雨傑從中侵吞一部分,缺口不那麼容易顯現。但張雨傑表示,如果對賬的話,不用半個小時就能發現。
然而,不論是科室會計,還是各級負有管理職責的人員,都全無風險意識,麻痹大意,連基本的對賬都沒有認真做過。此外,全套資料必須經房産交易管理科的副科長、科長、不動産登記中心分管副主任三級稽核、三級簽字,但實際也變成了隻簽字不稽核。
- A錢之初隻為“遊戲充值”,張雨傑走上不歸路
張雨傑的A錢之路起源于2016年的一天,一名買房人帶着幾萬元現金來辦理資金托管,由于按規定隻能刷卡付款,張雨傑就先為他辦理了手續,将現金存到自己卡裡,打算第二天幫他刷卡支付。誰知當晚打遊戲時,由于充值買裝備,控制不住把這幾萬元全花光了。
張雨傑後稱,自己原本想攢錢還上這筆錢,結果一直就沒人發現,這個時候就開始覺得,我再弄一點兒,應該也沒事兒,後面就是真的跟雪崩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他“藝高人膽大”,來了一手誰都猜不到的操作。
張雨傑
他先是利用職務之便,通過與購房人和房産中介人員的協商,讓購房人本應該繳納到滁州市銀行的款項轉入到自己和女友的賬戶中,在開具托管憑證後不入賬。等房屋交易完成之後,政府再根據他開具的憑證,向賣房人支付相應的款項。
簡單來說就是,錢本來是應該買家轉給交易中心,再由交易中心轉給賣家。現在是買家轉給張雨傑,他A錢掉之後,再讓交易中心額外轉一筆錢給賣家。
購房者的錢從頭到尾沒有打到公司賬戶。接着他開出一張由他本人虛構的托管憑證,憑證蓋着公司的章。是以這個憑證在房産中介看來是有效的,是以自然以為是真的。那房屋中介該傳遞房子便傳遞房子,該履行合約便履行合約。
整個過程,購房者,中介似乎都沒吃虧。隻有公司吃虧了。他大膽就大膽地站在這裡。房産公司也好,工程項目也罷,資金周轉往往要轉幾輪。有的公司為了多掙點錢,開很多皮包公司來制造現金流湧動的假象。是以當中介找公司結賬時,公司就會虧一筆錢,虧的錢就到了張雨傑兜裡。
據張雨傑所說,過一陣子,他和他女友因為錢太多而分手了,也可能是他女友覺得這種模式不夠安全才逃跑的。
但他便又公款談了一次戀愛。這次,他當起了闊少,張口就是“我給你買房”。人一旦貪起來,就變得吝啬無比了。對于買房,他再清楚不過了,别的購房者是簽個字,錢出去,房子到手。
這麼操作一通,他又發現新的路子。
他又借女友的名義,開了一個390萬的假憑證,随後他把購買流程取消了。按理說,公司憑借憑證還要返給他女朋友390萬。由于自己的憑證是假的,前後所有的錢包括手續費,其實都是公司替他承擔的。
是以他談戀愛從買房到付款,全程沒花自己一分錢,堪稱公款談戀愛的典型,短短四年内,他如法炮制了近400筆這樣的“交易”,最終非法獲利近7000萬元。
“天價”遊戲卡
而張雨傑利用職務之便,以新女友周某某的名義購房,在未繳納購房款的情況下,開具了虛假的滁州市存量房交易資金托管憑證,從賣房人範某某名下購得價值260萬元的滁州市置業花苑小區房屋一套。
事後張雨傑所在機關根據張雨傑開具的虛假憑證向範某某支付了260萬元購房款,張雨傑成功侵吞又一筆托管資金。
張雨傑的贓物被拍賣
張雨傑的野心越來越大,一套房子怎麼夠呢,他把目标轉向了現金。于是2019年2月,張雨傑再次以新女友周某某的名義,購買了滁州市祥生藝境山城小區房屋一套,價值390萬元。
通過同樣的手段,最終張雨傑所在機關根據虛假憑證支付了這390萬元的購房費用。接下來的3月份,張雨傑取消了這一390萬元的房屋購買流程。由于購房交易終止,資金托管解除。390萬元現金,就這樣從機關賬戶轉到了張雨傑女友周某某的銀行賬戶當中。290萬的房子,390萬的現金,合計680萬元。
說到攫取現金,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之間,張雨傑利用職務之便,在收取存量房交易托管資金後,以重複列印POS機收款憑證代替應當入賬的實際資金,進而不将資金繳入機關賬戶,侵吞托管資金并為自己擷取了54.5萬元現金。
以上,便是年僅25歲的張雨傑,在所在機關,累計侵吞6999.25萬元公司資金的全過程。
直到2019年4月,張雨傑所在機關因為賬面虧空過多而采取審計流程。才發現張雨傑已累計侵吞399戶買房人繳納的托管資金6288.75萬元
剩下的705萬,還是和虛假托管憑證有關。
-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張雨傑被查A錢7000萬
如此簡陋的挪用公款手段,竟然能夠持續三年才被發現,涉及金額高達7000萬,而罪犯張雨傑,竟然能夠在三年間心安理得,并且愈發猖狂地進行公款挪用,甚至在案發前兩個月挪用公款泡妞戀愛,恐怕真的是被這些不義之财沖昏了頭,覺得自己屬于上天的氣運之子了。
張雨傑的A錢原因,除了崗位經手大額資金之外,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内部的監管力度不到位。就拿張雨傑來舉例子,他并不是說一次就貪到了如此程度。是不斷累積重複之後的結果,他的小腐敗變成了大腐敗。
張雨傑庭審現場
現如今回首這些事件,我們最需要警惕的就是A錢行為年輕化。年輕人進入職場,雖然能将青春的氣息帶入體制内,但就像挪用公款買高達、買遊戲王卡牌那樣,殊不知這些“年輕人的愛好”也會成為A錢腐敗的源頭之一。
調查發現,張雨傑A錢的近7000萬元到案發時幾乎揮霍一空,花在遊戲上的還是少數,大多數用在了各種高端消費上。
他先後結交了三位女友,為她們購買各種奢侈品牌的服飾、手表、首飾,到各地旅遊、一起體驗各種奢華享受。海南一家酒店最貴的豪華海底套房10萬元一晚,張雨傑和一名女友在這裡就連住了四晚。
因涉嫌惡意競拍,拍賣關閉
滁州市紀委監委從業人員黃安明介紹,很長一段時間裡,張雨傑白天在滁州上班,晚上下班後從滁州坐高鐵到上海,在上海租了一套月租金3.8萬的房子,早上再坐最早的一班高鐵到機關上班。
這些青年人大多擁有高學曆、高能力,年紀輕輕就是機關的業務骨幹,頗受上司重視和同僚認可。但正是因為沒有抵制住内心的貪欲,踏上了腐敗這條“不歸路”,毀掉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和青春年華。
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面對腐敗“年輕化”的新趨勢,青年幹部自身應該緊握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人生“總開關”“總鑰匙”,牢牢守住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