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必勝!”風暴眼鹹水沽七小,一位小朋友和父母陸續确診之後

作者:津雲

海河醫院的病房裡,老成(化名)面朝下趴在病床上,他的嗓子有些發幹,輕微咳嗽,大夫告訴他,這樣可以讓身體緩解一下,有利于恢複。

時間是1月19日上午,離他确診新冠陽性、住進海河醫院已有6天。他的兒子和夫妻,在先于他的幾天内确診,都被轉進了海河醫院。19歲的女兒目前還在集中隔離點,9次核酸檢測後仍是陰性。

老成是個典型的東北漢子,樂觀、直爽,在天津打拼多年,如今已經安家立業,成為一名新天津人。他坦言,從知道孩子确診那一刻開始,他都沒有太緊張和害怕過,他相信我們國家在治療新冠、防控疫情方面的能力和辦法,堅信我們一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接到電話 兒子正熟睡

風,起于青萍之末。

1月8日,周六,網上的些許傳聞讓這個早晨顯得有些異樣。不少市民,特别是津南居民的微信上,開始轉發着一些消息,内容大緻圍繞着“疫情 豐達園 封控”等關鍵詞。

老成家住鹹水沽龍湖紫宸,小區北邊就是紫江路批發市場,市場北邊就是豐達園,而本輪疫情風暴眼之一的鹹水沽第七國小,就在這座市場的東側。

“我們必勝!”風暴眼鹹水沽七小,一位小朋友和父母陸續确診之後

鹹水沽

老成也看到了微信上流傳的内容,他沒當回事,不過夫妻有些着急,讓他出去買些菜備用。老成走出家門,來到一路之隔的紫江路市場。

這是一個他經常光顧的綜合市場,吃穿用度幾乎全能買到。經營的商戶後來回報,此時的市場内部,人們已經在搶購米面蔬菜了,家住豐達園的商戶被要求即刻停業回家,不要外出。

老成買了不多的菜,回到家中,關注着事情進展。很快,自己所在的小區也被封了。9點多,他接到了一個電話,是疾控從業人員打來的,要求他全家不要外出,很快會有人上門做核酸。

老成回憶,疫情兩年以來,各地偶有風吹草動的時候,人們的神經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鍛煉,做核酸也不是稀罕事。他看着一家四口都挺好的,也沒有感冒發燒的,就放寬了心。上午11點左右,從業人員來到他家,為一家四口做了核酸采樣。

此後,他們在家閉門不出,靜靜等待核酸結果。晚上11點多,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告知兒子核酸檢測陽性,晚些時候會有車輛來将孩子轉至定點醫院。他放下電話,到房間裡看了看兒子,發現已經睡熟了,到這個時候,孩子仍然看不出任何的異樣。

素來“樂呵”的老成,此刻并沒有驚慌,“陽性就陽性吧,出現了就要面對,咱們國家現在這辦法,肯定能治好,控制住疫情。”他回憶道。隻是讓他不能了解的是,孩子前一天還在上學,又唱又跳的,活潑極了,在沒有任何迹象的情況下,怎麼第二天就突然陽性了。

“老兒子你要聽叔叔阿姨的話”

老成的兒子今年10歲,在鹹水沽七小讀四年級。小家夥活潑可愛,喜歡跳街舞,打架子鼓。

兒子還在睡覺,老成夫婦開始給他收拾衣服物品,換洗的衣服,洗髮乳,牙刷……平時,老成在孩子玩手機方面管得很嚴,這次,孩子要去獨自住院,為了便于聯系,老成把自己的一部備用智能手機給兒子帶上了,還登上了自己的微信号。

這是一個不眠之夜,他和夫妻一直等待着。

次日淩晨3點多,轉運車輛到達小區。老成夫婦把孩子從睡夢中叫醒,兒子還不明就裡,以為爸媽陪自己去看病。上車分别的那一刻,小家夥哭了:“爸爸媽媽你們不跟我一起去啊?”

他們就告訴孩子說,“這次爸媽不能一起去,你一定要堅強,聽醫生護士叔叔阿姨的話,早點治好了出院”。說完,一向樂觀開朗的夫婦倆,也不免落淚。

“對新冠我倒是沒有緊張害怕,就尋思孩子太小,一個人去醫院……”老成回憶說。

一天後的10日淩晨,作為兒子的密切接觸者,老成夫婦和他們的女兒被轉運到了位于靜海的一家集中隔離點,隔離觀察。老成夫婦一個房間,女兒自己單獨一個房間。

在隔離點,夫婦倆最牽挂的還是在醫院治療的兒子。孩子剛住院的前兩天,因為緊張,再加上想念父母,視訊聊天時總是哭。老成夫妻看着手機畫面裡的兒子耐心地勸導:“我老兒子是男子漢了,一定要堅強,有啥事就跟護士阿姨說,你不好意思的話就把電話給阿姨,媽媽來說。”

老成表示,剛住進醫院時,兒子仍然沒什麼症狀,隻是在幾天後才出現輕微的咳嗽。

夫婦倆在隔離點,仍然陽光、樂觀,他們并不介意在自媒體賬号上和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曆,或者曬出營養可口的隔離點供餐。

“我們必勝!”風暴眼鹹水沽七小,一位小朋友和父母陸續确診之後

病房供餐

進入隔離點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11日,是疫情以來老成心情最複雜的一天。這一天,夫妻被告知核酸陽性,需要轉移到醫院治療。想着這些天來妻子一直陪着自己,突然間被轉運走了,老成心裡有些不好受。“她上車走那一刹那,心裡覺得不舒服。”

兩天後的13日,老成也确診了,随即被轉運至海河醫院。一家三口在同一棟樓住院,他在六樓,夫妻在四樓,孩子在三樓。

“不說了爸爸,我要和小弟弟玩去了”

一開始老成沒什麼症狀,住進醫院後,他出現了輕微咳嗽、低熱等症狀,醫生告訴他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治療上,主要采用口服中成藥的方式。

“我們必勝!”風暴眼鹹水沽七小,一位小朋友和父母陸續确診之後

老成在病房

和老成同病房的是一位來自辛莊的67歲居民,老人幾乎一直沒表現出什麼症狀,而且在入院不久後的核酸檢測就顯示陰性了。看到身邊這位天津“baibai”的過硬表現,老成的信心更足了。

一家三口都住進了定點醫院,根據救治規定,此時還不能配置設定到一個房間。孩子太小,夫婦倆沒有告訴孩子二人也确診的消息。為了哄兒子高興,他們還會采取拖延戰術,“等過幾天媽媽就能申請到病房裡去照顧你了!”

“我們必勝!”風暴眼鹹水沽七小,一位小朋友和父母陸續确診之後

定點醫院

每天晚上,兒子都要媽媽視訊聊天講故事才能入睡,“等他睡着了,我媳婦才挂視訊。”

醫院對孩子們的看護非常周到,除了好吃的飯菜,還會給小朋友準備一些零食禮包。老成告訴記者,兒子後來又恢複了活潑,“活蹦亂跳的,胃口也好,把便當放在大腿上,發的飯都能吃完。”

有時候老成給兒子發視訊聊天,幾次都沒接,等再打電話接通後,小家夥還有些不耐煩地說:“爸爸你怎麼老給我打電話?”說起這些,老成有些無奈地笑笑說“老兒子,爸爸媽媽惦記你呗!”有時候視訊聊天時間久了,兒子還會說“爸爸不說了,我要和小弟弟去玩了”之類的話。原來,他的病房裡,住進了另一個小朋友,比他小兩歲。

“兩個小夥伴,玩得挺開心的!”老成告訴記者。兒子玩得起勁,好幾天了都不洗頭,護士在一旁哄着還是不想洗,“我在視訊裡急眼了,他才去洗,呵呵呵。”

有一天,老成發現自己的微信轉走了兩筆錢共300多元,一查才知道是兒子用自己的手機玩遊戲支付的,他又無奈地笑笑。孩子平時花錢都是一塊一塊地要,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他沒有批評孩子。

讓老成夫婦一直非常振奮的是女兒的“堅強”,19歲的女兒,在住進隔離點後,9次核酸檢測仍是陰性。“我姑娘平時一個人待在房間,吃飯也不大跟我們一起,轉運的時候也不挨着我們坐,可能跟這些有關,沒傳染上。”

勵志的“小成”哥

在東北老家的母親得知消息後,情緒非常差,經常落淚。後來,老成每天跟媽媽發視訊聊天,讓他看到自己的真實狀況。看着兒子的氣色不錯,醫療條件等各方面都很好,老人的心情逐漸轉好。

以往,老成一家都是回東北老家過年。為了接下來的春節,父母專門買了一大扇土豬肉和各種豐富的年貨,得知兒子可能無法回家過年,老人還問能不能給郵寄到天津。說到這裡,老成都被母親逗樂了。

老成今年41歲,老家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此前長時間在老家務農、生活。打小就種地的他特别能吃苦,14歲就能一個人放30多頭牛。

2015年,老成夫婦來到外面闖蕩,賠了些錢,處境一度非常窘迫。第二年的元宵節,夫婦倆用車拉着鍋碗瓢盆,帶着4歲的兒子來到天津,來到津南。那個時刻,幾乎算得上是他們最尴尬的時候,身上連租房的錢都沒有了,“旁邊有人放煙花,我們還在找房子住。”

努力的夫婦兩人并不服輸,他們向親戚借了一些錢,租了房,穩住了陣腳。他們做起了建材生意,還經營過早點,由于踏實肯幹,誠信經營,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好,逐漸在天津、在津南紮下根來,還買了房子。他們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了新天津人,在開放包容的天津有了自己的家。

為了讓孩子在鹹水沽七小讀書,他們暫時租住在學校不遠處的龍湖紫宸小區。孩子小小年紀,他們就教育他要自立自強,學着自己過馬路,自己上學放學。

本輪疫情發生兩天後,兒子學校的班主任給老成夫妻打來了電話。電話裡,二人互相鼓勵,互相了解,一旁聽着的老成感到的是滿滿的感動和正能量。

老成告訴記者,他現在就盼着這波疫情早點過去,早日一家團聚。等到春暖花開,他還要再看着兒子高高興興地去七小上學。“看看咱們國家的政策這麼好,疫情防控這麼有力。這麼多熱心人聯系我,關心我,還有那麼多志願者一起抗疫,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