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升新生兒救治水準 900克危重早産兒上海康複

作者:MtimeTime.com
提升新生兒救治水準 900克危重早産兒上海康複

小佳楠的救治曆程充滿艱辛。 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供圖

中新網上海1月20日電(陳靜 奚曉蕾 姜蓉)記者20日獲悉,在上海治療了近一年,曆經數次生命挑戰的小佳楠出院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分管小佳楠的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程國強告訴記者,撤機失敗、消化道出血、感染反複、肺動脈高壓等,小佳楠的救治曆程充滿艱辛。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曹雲當日告訴記者,入院時,小佳楠被确診為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合并肺動脈高壓、嚴重感染。複旦兒科的BPD多學科團隊通力協作、全力救治。專家們動态優化呼吸管理政策,并實作個體化精細護理,逐漸從有創呼吸支援改為無創呼吸支援。康複醫生亦早期介入,開展了口腔幹預、實體治療等早期康複治療措施,促進孩子神經功能發育。

據介紹,在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NICU住院的328天裡,小佳楠度過了她的1歲生日和人生中的許多個“第一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小椅子、第一次拿小玩具、第一次聽古詩……醫患共同努力,克服了呼吸、消化、循環、感染等重重關卡,度過了一個個艱難的挑戰,病情一天天好轉起來。

出院前,1歲零5個月的小佳楠體重已近10kg,可以順利喂養,達到了出院标準。家長提早一周就來到新生兒科的家庭病房,學習家庭氧療、護理、急救、康複的相關知識及技能,參與患兒的照護,為小佳楠的出院做好充分的準備。

據悉,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危重新生兒救治及轉運中心,新生兒科下成立了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多學科團隊。醫院方面告訴記者,該院今年建立了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門診,将持續為患兒出院後管理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服務,促進患兒遠期健康。

當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新生兒疾病,上海的醫學專家們始終在尋找更好的治療政策。先天性氣道狹窄是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健康和生長發育的疾病。可是,由于手術難度大,術後恢複困難,該疾病的治療令衆多心胸外科專家束手無策。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王順民團隊對該院衆多小于1歲嬰兒氣管狹窄手術進行了10年回顧性分析。研究團隊發現,個性化的治療政策,包括選橋接支氣管的特殊化治療和選擇性氣管前壁懸吊術等,能使嬰兒期相關手術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總體手術死亡率從前期的12.5%降至2.27%。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發表。

據悉,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胸外科氣管治療團隊從2007年開始探索氣管狹窄的治療,通過十多年的經驗積累,已經對多種氣管狹窄疾病掌握了一整套團隊合作的治療流程,同時注重圍術期康複以及多學科合作,為患兒能夠暢通呼吸而不懈努力。相關臨床成果曾榮獲華夏醫學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等榮譽。(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