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鄉的梅山

作者:萬佛湖凱歌

梅山,是舒城縣中部丘陵地區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蜿蜒在被香港《大公報》譽為“江淮明珠”的萬佛湖畔。随着國家AAAAA級萬佛湖旅遊景區經濟的迅速開發,梅山才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知曉。昔日的古龍舒八景之一“梅山曉煙”,并以更加旖旎的風光,越發迷人的景色,呈現在世人面前,廣迎八方來客。

故鄉的梅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據舒城縣志記載,相傳西漢後期,九江郡太守(一說南昌尉)梅福,為官清正廉潔,因對朝廷現實不滿,便辭官不做,隻身千裡迢迢來此(即梅山)隐居,修道煉丹,為山民治病,也為當地人民做了許多益事。晚年,傳說其因修煉得道而成仙,後人稱其為梅仙,梅山當地的人們為了感激梅福為他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于是就在他隐居的地方(即現在的梅山)修建梅仙廟,以示紀念。據傳此廟青磚黛瓦,古樸典雅,?于蒼松翠柏之間。附近衆多的善男信女紛紛來此,燒香跪拜,梅仙廟晨鐘暮鼓,一時香火鼎盛。可惜此廟後來毀于戰火,後人雖在原址重建此廟,但香火不旺,門可羅雀。久而久之,人們便稱梅福所隐居的這座山為“梅山”。

故鄉的梅山

梅山亦因古龍舒八景之一的“梅山曉煙”而為人們所熟知。梅山位于萬佛湖北岸,這裡不僅懸崖絕壁,怪石嶙峋,驚濤拍岸,而且瀕湖一邊還有一條幽深但并不很長的山澗。每當拂曉的時候,随着白天的氣溫的逐漸升高,萬佛湖的水汽會沿着山澗緩慢上升,直至山頂的梅仙廟。尤其是在有霧的日子裡,水汽夾雜着霧氣盤踞在梅仙廟附近的蒼松翠柏間,漸漸迷漫整座梅山。遠遠觀去朦朦胧胧,如煙似霧;置身其中,霧氣騰騰,如入仙境。此景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随着氣溫的急劇下降,霧氣和水汽順着山澗席卷而下,此時山體才漸趨明朗清晰。人們把這堪稱一絕的景觀叫做“梅山曉煙”。今日的梅山随着萬佛湖旅遊的開發,顯得格外風姿綽約,更加妩媚動人,梅山,春季,百花齊放,百鳥争鳴;夏季,萬木蔥茏,溪流潺潺;秋季,落葉缤紛,雁鵲南飛;冬季,萬籁俱寂,銀裝素裹。朋友!無論你何時來此,梅山總能讓你啧啧贊歎,使你流連忘返。

梅山還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争時期,舒城縣城陷落,舒城抗日軍民曾退守這裡,堅持抗日活動。梅山的梅仙廟曾作為舒城《抗戰日報》的發行地,積極宣傳抗日思想,使這裡一度成為舒城縣宣傳抗日的文化陣地。解放戰争時期,這裡也曾作為國共兩黨的戰場,至今還留有戰争的痕迹,梅山的公鵝嶺就存有當年的戰壕和随處可見的彈殼。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居住在梅山附近的人們靠山吃山,過去,他們在梅山靠墾荒、伐木、狩獵、挖藥和采菇勉強度日,如今,他們在梅山營造經濟林(種油茶、闆栗、花卉等)和各種家禽養殖,同時搞旅遊經濟開發,走上了緻富奔小康的路子。

故鄉的梅山

我是一位梅山腳下長大的孩子,對于兒時像我一樣生活在這裡的農家孩子來說,梅山就成了我們小時候的樂園。放牛羊、抓蝴蝶、捉蛐蛐、逮知了、放風筝,采野果……玩累了,小夥伴們就躺在松軟的青草地上,看湛藍的天空白雲悠悠;聽不遠處的泉水叮咚、鳥兒啁啾;品嘗着各色的野果;呼吸着花兒芬芳;多悠閑,多惬意!偶爾玩得大汗淋漓,小夥伴便一起暢遊萬佛湖,梅山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梅山,伴我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少年。直到今天,一想起故鄉,就會想起故鄉的梅山。此時,心中不禁要問:梅山,久違了!别來無恙乎?

故鄉的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