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加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形成多元化體系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栾曉娜

2017年,市教委釋出《關于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2019年起本市開展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展課程思政探索,湧現出一批示範課程。2020年,教育部釋出《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本市出台《關于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進入了更高的發展階段。

不過,在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看來,目前本市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有待解決,如: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存在不足、課程思政建設長效化機制尚不完善、有效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尚未建立等。

如何進一步加強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正在召開的2022上海兩會上,九三學社上海市委送出了一份提案,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第一,完善課程設計與教學形式。

積極推廣本市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的優秀經驗成果,完善課程思政制度建設,以團隊化的集體備課方式完善教學大綱及教案的編寫工作,借鑒規範化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開拓雲上課堂。以高校為主體,依托學科建設形成多元化的課程思政體系,不斷深入挖掘提煉每門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提升思政元素與課程主體内容、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的融合程度。

第二,以課題促進課程思政建設。

建議市教委繼續通過行政資源增能,為高校提供更多的資金和社會性資源支援,并鼓勵各高校對課程思政建設進行适當的資源傾斜,在此基礎上設立更多的課程思政攻關課題,并以此為抓手組織高校、學院、教師團隊更好地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形成長效化機制。建議适時在教學成果獎中單獨設定課程思政獎項,激發一線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動力。

第三,增強教師課程思政的内在動機。

建議市教委持續開展源頭教育,不斷強化師範類院校在校學生思政理念教育和青年教師入職教育訓練。建議各高校建立課程思政激勵機制,提升一線教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同,實作課程思政的外在動機内化,有效提升一線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積極性。

第四,建構課程思政多元評價體系。

建議市教委形成課程思政專家評估團隊,建立學校及教師的評價标準體系,從制度建設、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等環節,通過專家評估、課堂評估、學生回報、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課程思政評價。對于學生的評價,建議借助科研項目、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社團活動等,通過量化“問題解決”“能力提升”中所呈現出的思維、邏輯和科學觀開展間接評價。

責任編輯:高文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