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作者:尹文生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 央視财經:2022年春運開啟,今年民航旅客出行呈現“訂票早”的特點。訂單量方面,春運開始前一周,預訂2022年春運機票的訂單量環比上漲超七成。和去年同期相比,全國多地返鄉機票價格呈上漲趨勢。業内稱,今年春運的均價是在800元左右,同2021年相比增幅達到了40%以上。

► 東方網:關于網傳位元組跳動戰投部确已解散一事,位元組跳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年初對業務進行盤點和分析,決定加強業務聚焦,減小協同性低的投資,将戰略投資部員工分散到各個業務條線中,加強戰略研究職能與業務的配合。相關業務和團隊還在進行規劃讨論。

► 樂施會:新冠疫情擴散後的2年間,全球十大富豪的資産翻了一倍有餘,從約4.4萬億元增加至約9.4萬億元,美國大型IT企業的經營者占據大多數。此外,99%的世界人口陷入收入減少的困境,這樣的貧富差距是“經濟暴力”。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宏觀經濟

1、國資委:2021年,中央企業實作營業收入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9.5%;實作利潤總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30.3%;實作淨利潤1.8萬億元,同比增長29.8%。收入、利潤、淨利潤,都創曆史最好水準。

2、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支援企業纾困和發展。在前期已對部分到期稅費優惠政策延期的基礎上,再延續涉及科技、就業創業、醫療、教育等11項稅費優惠政策至2023年底。此外,部署進一步加強下一階段特别是春節期間煤電油氣運保障和市場保供。

3、央行:為加強預期管理,促進LPR釋出時間與金融市場運作時間更好銜接,将LPR釋出時間由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上午9:30調整為9:15。此外,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對場内外LPR報價行進行了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調整了LPR報價行。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地産動态

1、經濟日報:業内稱,未來房地産貸款應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入手,加強預期引導。從總量上看,堅決落實“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産貸款增速平穩、投放有序;從結構上看,堅持“有保有壓”,一是更加精準、有效滿足房企和購房者的合理剛性融資需求,二是堅決遏制“經營貸”違規入樓市。

2、證券時報:據悉,融創已将昆明融創文旅城二期40%股權轉讓予華發,轉讓價格為14億元,包括現金代價12億元、債權2億元。此外,近期融創還将武漢一江源項目、武漢甘露山文創城部分股權,分别轉讓給了國企首創及武漢城建。其中,一江源項目為融創于2019年以70億元拿下的武漢硚口區地王項目。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股市盤點

1、周三,上證指數報3558.18點,下跌0.33%,成交額4207.63億。深證成指報14207.19點,下跌1.28%,成交額6445.44億。創業闆指報3075.98點,下跌2.17%,成交額2714.02億。兩市合計成交10653.07億。盤面上,雲遊戲、旅遊、資料中心、傳媒、建築材料等闆塊漲幅前列。鹽湖提锂、CRO、白酒、國防軍工、大基金持股等闆塊跌幅居前。

2、周三,恒生指數漲0.06%,報24127.85點。國企指數跌0.09%,報8441.69點。北向資金當日淨買入38.21億。

3、截至1月19日,北交所上市公司84家,當日新增0家。總市值2608.16億元,成交金額23.56億元。

4、兩市融資餘額:截至1月18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8951.9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5.45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8068.2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7.71億元;兩市合計17020.1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3.16億元。

5、上海證監局:2021年,上海地區證券交易額突破283萬億元,創曆史新高,并連續4年位列全國第一。融資規模方面,直接融資保持良好勢頭。上海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50家,上市公司總數達到390家,位居全國第五。

6、中證報:2022年以來,基金自購潮再度湧現。南方基金、博時基金等頭部公募大舉出手,李曉星、陸彬、杜猛等知名基金經理也紛紛加入。業内稱,自購彰顯投資信心,給市場傳遞出看好後市的信号。雖然開年以來市場波動明顯,但績優基金經理的基金規模并沒有出現明顯縮水,基民已逐漸走向成熟和理性。

7、上證報:高盛預計2022年國際投資者将持續關注并加配A股,北向資金全年淨買入規模有望達到約48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高盛的這一預測較多數内地券商更為樂觀。若該預測能夠最終實作,則北向資金淨買入額将連續第2年重新整理曆史新高。2021年北向資金全年淨買入為4321.69億元。

8、中信證券:高位抱團股瓦解帶來的情緒沖擊已經接近尾聲,預計随着投資者對穩增長政策以及經濟企穩的信心不斷強化,穩增長主線共識的不斷提高,對市場的信心以及情緒也将獲得提振,上半年行情的起點正在臨近。未來半個月是2021年年報業績預告的密集披露期,A股或迎來業績與估值的校準。

9、中證報:2022年以來,A股市場主流賽道偃旗息鼓,部分概念闆塊則逆勢走強。統計近期“龍虎榜”資料發現,截至1月18日,今年以來共出現830筆異動交易,集中在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近期的熱門闆塊。在操作手法上,遊資顯示出了快進快出、殺伐果斷的特點。預計在年初政策信号密集、上市公司财報資料陸續披露的情況下,炒作資金還将四處出擊,獵取機會。

10、九安醫療:預計2021年淨利潤9億元-12億元,同比增長271.40%-395.19%。2021年度繼續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抗原家用自測OTC試劑盒産品在美國市場銷售業績大幅度增長,促使2021年度經營業績大幅度增長。

11、天晟新材:股東吳海宙拟将其所持有的股份的表決權委托于聚成機械。拟籌劃向聚成機械和/或其關聯主體定向發行股票。若前述事項完成,将可能涉及控制權變更。股票自1月20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财富聚焦

1、中信證券:換電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全場景普及的必然形式,2022年有望成為換電行業高速發展的元年,全年有望新增換電站超3000個,2025年行業新增有望超1萬個,五年十倍+空間。短期,預計相關營運商、裝置供應商均有望受益行業高增長;長期,看好具備強大資源整合能力的第三方電池供應商和營運商。

2、證券時報:世界最大鑽石生産商俄羅斯阿爾羅薩公司表示,去年全球鑽石首飾最終需求達到創紀錄水準,大大超過疫情之前。未來幾年全球年開采量将保持在1.1億至1.2億克拉左右,而2019年之前為1.4億至1.5億克拉。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行業觀察

1、國資委:2021年,中央煤炭企業産量首次突破10億噸。中央發電企業全年發電量達4.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2%,占全國發電量比重64.6%。要紮實推進中央企業重組組建和專業化整合。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适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2、上海市政府:印發《新時期促進上海市內建電路産業和軟體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政策》。加大對內建電路和軟體重大項目專項資金支援力度。對于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并實作實際銷售的內建電路裝備材料重大項目,支援比例為項目新增投資的30%,支援金額原則上不高于1億元;對于EDA、基礎軟體、工業軟體、資訊安全軟體重大項目,項目新增投資可放寬到不低于5000萬元,支援比例為項目新增投資的30%,支援金額原則上不高于1億元。

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支援市場主體内外貿一體化經營。鼓勵有條件的大型商貿、物流企業“走出去”,加強資源整合配置,優化國際營銷體系,完善全球服務網絡。支援跨國大型供應鍊服務企業發展,提高國際競争力,增強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培育一批國内國際市場協同互促、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争實力的優質貿易企業,引導帶動更多企業走一體化經營道路。對标國際先進農産品種植和生産标準,建設一批優質農産品種植和生産基地。

4、郵政局:到2025年,形成多個年業務量超過200億件或者年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郵政快遞品牌,打造綜合型寄遞物流供應鍊集團;郵政快遞業年業務收入超過1.8萬億元,快遞業務量超過1500億件,增速均保持在10-11%左右,大約相當于GDP增速的兩倍。

5、Canalys:個人電腦市場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連續兩年超9000萬台。全球桌上型電腦、筆記本和工作站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達9200萬台。這将2021年全年的總出貨量擡升至3.41億台,同比增長15%,比2019年增長27%,創2012年以來新高。

6、能源局:2021年12月,新納入國家财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8.98萬千瓦。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國累計納入2021年國家财政補貼規模戶用光伏項目裝機容量為2159.62萬千瓦。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公司要聞

1、證券時報: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投資成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将建設新的生産基地,是面向未來10年的規劃。據了解,美的集團已擁有熱管理、電驅動和智能駕駛三個産品線,今年将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車客戶的供應鍊,未來計劃提供新能源汽車整車系統級的解決方案。

2、北京商報:從經銷商處得知,茅台1935的市場價格已經漲至1650元/瓶,漲幅近40%,甚至在其他終端管道該款産品已經炒至1800元/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尚未上市時該款産品就已經在坊間炒到超1300元/瓶的價格,如今官宣定價後,茅台1935的市場價格再次水漲船高。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環球視野

1、美國财政部:2021年11月,日本所持美國國債環比增加202億美元,至1.3萬億美元;中國所持美債環比增加154億美元,至1.08萬億美元;俄羅斯繼續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從月初的37億美元下降到月底的24億美元。

2、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4.5%,報1570點。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金融資料

國内

1、新三闆:1月19日,合計挂牌6919家公司,當日增加0家,成交金額5.11億。三闆成指報1133.27,跌0.01%,成交額3.47億。

2、國内商品期貨:截至1月19日下午收盤,多數收漲,動力煤主力合約漲逾6%,瀝青、鐵礦漲超4%,甲醇、尿素、玻璃、滬銀漲超3%,紙漿、螺紋、熱卷、燃油、純堿漲超2%,PP、棉花、滬鋁、鄭油、棕榈、蘋果、塑膠、滬錫、原油漲超1%。滬鉛、生豬、不鏽鋼、焦炭小幅下跌。

3、國債:2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S2203上行0.05%,至101.325;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2203上行0.12%,至102.275;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203上行0.19%,至101.245。10年期國債利率跌1.01BP,至2.73%;10年期國開債利率跌5BP,至2.98%。

4、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1月19日,原油期貨主力合約2203,以544.6元/桶收盤,上漲8.3元,漲幅為1.55%。全部合約成交193040手,持倉量減少733手至79495手。主力合約成交169080手,持倉量減少2810手至53224手。

5、央行:周三,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

6、Shibor:隔夜報2.0350%,上漲11.40個基點。7天報2.1270%,上漲3.90個基點。3個月報2.4830%,下跌1.00個基點。

7、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兌美元16:30收盤,報6.3522,跌0.0142%,人民币中間價報6.3624,跌0.1622%。NDF:3個月報6.3987,6個月報6.4296,1年報6.4797,2年報6.5694。

8、上海環交所:1月19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挂牌協定交易成交量52695噸,成交額295.09萬元,收盤價56元/噸,跌4.27%。

國外

9、亞洲:日經225指數跌2.8%,報27467.23點。南韓KOSPI指數跌0.77%,報2842.28點。

10、美股:納指收跌1.15%,報14340.26點;道指收跌0.96%,報35028.65點;标普500指數收跌0.97%,報4532.76點。

11、歐洲:德國DAX30指數收漲0.24%,報15809.72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35%,報7589.66點;法國CAC40指數收漲0.55%,報7172.98點。

12、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漲30.8美元,報1843.2美元/盎司,漲幅為1.7%。

13、原油:WTI 2月原油期貨收漲1.53美元,漲幅1.79%,報86.96美元/桶。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漲0.93美元,漲幅1.06%,報88.44美元/桶。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 血制品首次進入集采·

► 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釋出《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檔案》,制定開展雙氯芬酸等276個藥品聯盟地區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參與此次藥品集采報量的聯盟涉及11個省區。血制品首次進入帶量采購範圍,具體涉及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纖維蛋白原、人血白蛋白五個品種。此外,重組人生長激素也首次被納入集采,相關公司股價一度出現“閃崩”。

► 民生證券:中國血制品供不應求,行業景氣持續。2018-2020年大陸血液制品批簽發量整體明顯提升,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2019年大陸血液制品相關産品總簽發量為9240萬瓶,同比上漲24%;2020年大陸血液制品相關産品總簽發量為 9514萬瓶,同比上漲3%,增速有所放緩。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陸血制品企業采漿量共8300噸。

► 太平洋證券:預計國内2022年血制品供應情況将好于2021年,基于2021年海外采漿情況有所恢複好于2020年,主要采漿區域美國雖未恢複至2019年水準,較之2020年有所恢複,歐洲采漿量已超過2019年水準。國内2022年血制品供應仍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态。基于主要采漿區域美國仍未恢複至2019年水準,且Omicron變體在美國的傳播,使得采漿恢複難度進一步加大。進口白蛋白2022年很難實作明顯的增長。雖有散點疫情,國内疫情控制較好,剛性需求的白蛋白需求保持穩定增長。

► 中航證券:藥品集采方面,從曆次藥品集中采購發展趨勢來看,除首輪藥品集采後的集采擴面和最新一輪的藥品集采外,曆輪藥品集采工作在設計品種數量、中選品種數量、參加企業數量和中選企業數量上均有較大幅度提升。随着藥品集采逐漸步入常态化,國家層面組織的胰島素集采工作落地,省際聯盟中成藥集采也已在部分省份逐漸落地。随着集采和醫保談判的逐漸推進,未來行業持續分化,龍頭效應進一步凸顯,生産管線豐富,研發能力突出,競争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從中獲益,在競争中脫穎而出。

「财經早餐」2022.01.20星期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