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說到正德皇帝或許這個年号不怎麼出名,但提到“豹房”則是曆史愛好者較為熟悉的名詞,它的擁有者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能夠把美女與野獸都安置在一處的大概隻有正德皇帝一人了,豹房是他最喜愛的玩樂場所,在這裡他做盡了荒誕之事,看到這裡無論如何他都與明君、仁君靠不上邊。

在正德皇帝的寵信下,太監再次興起,以劉瑾為首的太監們一邊慫恿正德皇帝縱情地無度嬉戲,一邊把持着朝政大權作威作福,正德皇帝自己最後因貪玩落水引發肺炎而死于非命,死時才31歲。正德皇帝的死都被認為是一代昏君的結束,殊不知,假如正德不死明朝也就不會滅亡,為何要這樣說呢?其實看他的三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全盤布局,意在制衡

第一戰略布局:正德皇帝是一個看似荒誕卻是非常有正事兒的皇帝,他表面上縱情吃喝玩樂,甚至上朝都不按時,随心所欲的性情讓顧命大臣們産生深深的無力感。顧命大臣們為何會有無力感,其原因就是正德并沒有什麼大的過錯,大事、正事一件也沒落下,隻不過平時沒有好好“上班”罷了,最多是一個不着調卻十分有能力的皇帝。

正德皇帝這樣不聽命于老臣,避免了皇帝被臣子掣肘的情況,“好話、賴話我都不聽,想擺弄我的日常行為是不可能的”,正德皇帝就是用這種荒誕的行為奪取了話語權。同時正德皇帝寵信太監劉瑾等人,其目的也是意在制衡朝中的文官,要知道明朝的黨争非常激烈,在朝堂上占據着左右江山社稷的重要地位,如果不用太監來制衡他們,明廷将成為黨派的天下。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正德皇帝明顯扮豬吃虎的一番操作,用表面的荒唐達到了把朝堂的一切掌握在手的目的,當那些老臣不是告老還鄉就是被太監害死之後,大太監劉瑾也被卸磨殺驢以儆效尤。從這一番布局來看,正德的皇帝操作非常有遠見,利用朝堂上文官與太監的微妙關系摩擦出火花,看他們鹬蚌相争,而他自己漁翁得利。

禦駕親征,應州大捷

第二戰略布局:明朝雖然有了朱棣皇帝“天子守國門”的壯舉,但是北方的外敵一直沒有停止過騷擾,“土木堡之變”就連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都被蒙古俘獲,足見北方的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朝廷隻能多加防犯,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到了正德皇帝這裡他采取以攻為守的戰略方針扭轉了被動的局面。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當蒙古小王子叩關來襲時,正德皇帝以26歲血氣方剛的年齡提出禦駕親征,吓壞了一衆文官大臣,七十年前“土木堡之變”還曆曆在目,他們并不想正德重蹈覆轍,可是他們的皇帝志在必行,于是正德皇帝以“大将軍朱壽”的名義禦駕親征,身邊一個文官都沒帶,可見他對文官的成見之深。

别看正德皇帝一天沒什麼正事,那隻是表面現象,做給那些文官看的,到了戰場上正德皇帝不但與士兵們共同吃住,還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天賦,經過他的指揮與布置,明軍終于在與蒙古的戰役上取得了勝利,使蒙古長時間不敢再進犯,史稱“應州大捷”。這場勝利是正德皇帝的高光時刻,但也是從這時候起他引起了文官們的忌憚而開始“算計”。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熱衷外交,航海時代

第三戰略布局:正德皇帝對國外的事物非常感興趣,對于周邊的附屬小國派來的使者都非常重視,尤其來自那些西方、南洋等國家的探險隊、使者,正德皇帝都親自接見,生怕怠慢了國際友人,他不是刻意地去讨好人家,而是在用心交流,從國外使者那裡擷取别人的知識而應用在自己的國家上。

之後,正德皇帝提出了下西洋的提議,結果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在大臣的眼裡,下西洋是勞民傷财的事情,不利于江山社稷,對于這一點正德皇帝并不認同。當年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時,派鄭和七下西洋,如果真的勞民傷财,又何來的“永樂盛世”呢?顯然下西洋是一件賺錢的事情,根本不是賠本的買賣。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但是這件事始終未成型,因為正德皇帝31歲時落水引發肺炎而死,這件事就不了了之。如果正德此項戰略得到實施,會開啟明朝新的航海時代,而不是大航海時代掌握在西方國家的手裡,會使明朝出現又一個盛世時期,同時還能改變明朝社會的經濟結構,解除海禁、開放通商口岸,逐漸形成向資本主義的完美過渡,由此可見,正德才是有遠見的千古一帝。

追本溯源,罪魁禍首

正德皇帝早死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如果不早死,以他扮豬吃虎的能力完全可以成為千古一帝,至少他在世時的三大戰略布局都是非常精妙的“排兵布陣”,看似無關痛癢,實際上件件都是對大明江山非常有利的事情。是以,對于正德皇帝的死感到可惜的同時,還會産生質疑,骁勇善戰、身強體壯的他為何31歲因落水而死呢?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追本溯源可以回到朱元璋統治時期,他為了讓明室江山始終保持朱姓,殺掉了所有的功臣,同時為了防範臣子還設立了錦衣衛這樣的監察機構,這樣就是臣子與皇帝之間形成了互相不信任的危機感,于是大臣們逐漸組團、組隊,形成一個個的幫派,黨争就此産生。

别小看黨争的力量,認為不過是皇帝手裡的棋子而已,其實話說反了,是皇帝成為了黨派的棋子。當皇帝聽他們的話時,就會幫派之間勾心鬥角,當皇帝們不聽他們擺弄時,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換”一個皇帝。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這樣的話不是危言聳聽,明朝期間發生的紅丸案、移宮案、梃擊案等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說這是後期黨争勢大造成的結果,那麼往前追溯到“奪門事件”完全是操縱在大臣們手裡的一個沒有必要發生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出朝廷黨派的手段有多麼的高深。

是以說,正德皇帝的早死,還有前後一些皇帝的英年早逝不排除是黨争的結果,其罪魁禍首就是朱元璋自己,如果他從開始不弄出個錦衣衛與朝臣們形成對立面,後面的皇帝也好過得多。

若正德不死,明朝不亡?看他的3大戰略布局,他才是千古一帝

小結

正德皇帝是個看似荒唐實際上卻是非常有正事的皇帝,甚至可以說他是千古一帝,他的三大戰略布局是運籌帷幄、殺伐決斷、高瞻遠矚,如果他不早死,明朝也不會那麼早的滅亡,無外乎正德皇帝成為了文官眼中難以擺弄的皇帝而讓他英年早逝罷了。

正德皇帝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是個喜愛玩樂、荒淫無度的皇帝,要知道曆史資料都掌握在文官的筆下,正德皇帝處處觸及文官們的利益,能把他寫得好才怪。回顧明朝曆史中,似乎也沒有什麼皇帝被歌功頌德而流傳千古,其原因請大家細品。

參考資料:《明史》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