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清末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到達頂峰?皆因一起驚天慘案重見天日

清朝自入關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被推翻,一個外族政權統治了中國近300年,對比起元朝不到一百年就崩潰的情況來說,清朝也算是挺堅強的了。再者,清朝的統治期間,也出現了不少有為之君,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康熙、雍正、乾隆三祖孫。除了入關早期沖突較激烈之外,後來滿人和漢人之間的沖突也沒有元朝那麼突出,社會總體上是在一個比較安定的情況下。那麼,為什麼在清朝末年,百姓對滿清的仇恨之火又重新燃燒呢?孫中山又為什麼會提出“驅逐鞑虜”這一革命目标?

為何清末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到達頂峰?皆因一起驚天慘案重見天日

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清政府腐敗無能,不少官員賣國求榮,加上慈禧亂政,群眾對清政府日益不滿。另外,革命黨人要想師出有名,就必須證明自身的合理性,而滿清作為外族,“驅除鞑虜”自然就成為一個再好不過的理由。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清軍入關之後對漢人大肆屠殺,所制造的好幾起慘案在清末的時候重見天日。

為何清末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到達頂峰?皆因一起驚天慘案重見天日

此前,這些屠殺的相關記錄都被清統治者所掩蓋,是以知道當時這些慘案的人并不多。這個時候,這些慘案再度翻出,無異于給滿清政權的的覆滅添柴加火。當時,王秀楚所著的《揚州十日記》傳入中國,清軍制造的“揚州十日”屠殺慘案令世人震驚。“揚州十日”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清末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到達頂峰?皆因一起驚天慘案重見天日

揚州自古以來就是江南富庶之地,但是在清軍入關的時候,揚州卻遭遇了一場重大浩劫。當時南明的将領史可法退守揚州,多铎率領清軍大舉來攻,史可法自知難以抵擋,于是向弘光求救,然而卻始終得不到回複。絕望之下的史可法仍然決定死守揚州,多铎屢次勸降都沒有打動史可法。不知道是不是史可法“不識擡舉”的行為激怒了多铎,多铎下令清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揚州。

為何清末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到達頂峰?皆因一起驚天慘案重見天日

雖然史可法率軍奮力抵抗,揚州還是很快就被攻破了,清軍像洪水猛獸一般湧入揚州,史可法以死殉國。然而此時的揚州百姓卻陷入了地獄之中,清兵大舉屠城,足足屠了十天,清兵才封刀,揚州城内滿目瘡痍,揚州百姓的屍體堆積成山。據記載,清軍屠殺了揚州百姓八十萬之衆,雖然這一數字的真實性至今存疑,但是當年清軍屠城的罪行卻已經是闆上釘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