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足細分需求 激發消費潛力

作者:中國吉林網

林麗鹂 蔣雯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好擴大内需戰略,增強發展内生動力。促進消費是擴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對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如今,随着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消費觀念逐漸改變,人們更加青睐個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産品和服務。如何順應消費更新趨勢,持續增加優質供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課題。近日,記者走近部分企業和消費者,深入觀察目前消費市場的新特點、新動向,進一步探尋促進消費持續增長的新方法、新路徑。

——編 者

核心閱讀

目前,消費市場運作穩中有升,消費更新趨勢明顯,不同年齡、不同地區、不同偏好的消費者呈現出日益多元、細分的消費訴求。要更精準地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促進消費持續恢複

消費需求更加細分

一些消費群體在拉動消費方面作用更加明顯

“小到瓜果蔬菜,大到家用電器,我基本上都會在網上買,很多購物軟體我都會用”,剛剛退休的廣東潮州市湘橋區鳳新街道居民雁翎說,“不僅是消費方式變了,更重要的是消費觀念變了。”

現在,許多退休老人更加注重追求生活品質。清華大學心理系博士蔡浏陽說:“他們願意接觸新消費管道,加之經濟負擔減輕,會産生消費補償心理,更舍得花錢。”

除了退休老人,還有新手爸媽、小鎮青年,消費人群更加細分。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這些消費人群在拉動消費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

“我最喜歡收集一些動漫人物的手辦。”22歲的廣東深圳市南山區居民林宇說。天貓釋出的資料顯示,手辦、潮鞋、電競、攝影等是95後年輕人中熱度較高的愛好。

“買完奶粉、紙尿褲,也給自己挑個流行色号的口紅。”黑龍江哈爾濱市居民範岚岚趁着電商平台“年貨節”買了不少東西。艾瑞咨詢釋出的《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母嬰新生代研究報告》顯示:90後、95後成為母嬰親子平台的主流使用者,占比超65%。除了購買食品服裝、日化用品等實物商品,新手爸媽們對幼兒遊戲、專業早教等服務消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

貴州畢節市金沙縣桂花鄉馬坎組的羅懷豔是一名典型的小鎮青年,她每個月都要拿40元購買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的有聲書,目前累計收聽時長已經達到3183小時。有媒體調查顯示,小鎮青年不僅對成本效益高的商品感興趣,也願意投入到自我提升的學習中,其中73%的人參加過技能教育訓練課程,43%的人主動購買過付費課程。

“自熱小火鍋、單人電鍋……”這是24歲的海南海口市瓊山區居民張小雨的購物清單。一人食、單身定制遊、半份菜等成為時尚,餐飲、小家電等諸多行業都瞄準潛力巨大的年輕單身群體,不斷推出新的産品和服務。

市場供給加快創新

小衆化、定制化商品和服務前景看好

“前兩天我找老師傅定做了一個手工茶盞,作為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山西太原市一家新媒體營運公司員工齊齊酷愛小衆商品,對她來說,一個工業流水線生産出來的大衆化茶盞無法表達自己對母親特殊的情感,“還是手工定制的産品能實作自己的一些設計想法,也更有質感、韻味。”

時下,大陸消費更新趨勢越來越明顯。過去以單一的性别、年齡、收入等名額對消費人群進行分類的方法已難以精準反映消費者的需求,小衆化、定制化消費應運而生,相關企業應瞄準需求變化,不斷提升供給能力。

“一般超市裡嬰幼兒食品都有好幾個貨架,老年食品卻往往隻有一兩層,種類很少。老年豆粉、老年奶粉……在我看來都差不多。”今年65歲的上海靜安區居民楊成知想給自己買點零食,卻在超市裡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産品。

專家建議,随着大陸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應針對老年群體進行專門的食品研發,注重提供老年人需要的營養元素,比如膳食纖維、鈣、抗氧化劑等。此外,品種應盡量多樣化,口味也應更豐富,一些零食如海苔、堅果、蜜餞、肉幹等,可以專門針對老年人群進行開發。

“旁邊就是兒童遊樂場,酒店裡面有溫泉,這個親子酒店挺适合帶孩子來放松兩天。但一個房間一晚上1400多元,有點貴,春節期間房價翻倍,更是消費不起。”北京朝陽區居民張立說。

“幾百元的親子酒店也有,但多數沒什麼親子娛樂設施,往往就是房間裡放了一頂小帳篷而已。”張立家有兩個小孩,出行遊玩基本都要訂親子酒店,“雖然近兩年親子酒店多了起來,但适合大衆消費的高品質親子酒店還是比較少。”

近年來,随着生育政策的調整,高成本效益的親子酒店市場潛力巨大。專家建議,親子酒店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孩子好動、好奇等特點,在硬體設施方面注重完善安全保障,在軟體服務方面注重推出更符合兒童特點的親子娛樂活動,進而形成更加完善的親子綜合服務體系。

供需比對應更精準

瞄準消費細分需求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消費細分化的趨勢顯而易見,但細分市場的商機并不好抓。傳統制造業的批量化、标準化生産,傳統服務業的大衆化、流程化服務,都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消費更新是主流,消費細分是常态。老百姓對于産品和服務有什麼需求,供給側就要想辦法去滿足。對于企業來說,認清趨勢、抓住機會是關鍵。”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說。

——使用者“畫像”應更準。

消費資料不具備制造能力,但它知道應該制造什麼。無論是全球知名品牌,還是廣大中小企業都應有使用者思維、網際網路思維,才能生産出滿足消費更新和消費細分趨勢的産品和服務。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建議,企業應注重利用消費大資料對市場進行細分,從購買頻次、消費習慣等次元入手,更精準地描述消費者行為特征,更準确地勾勒消費者“畫像”,進而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

——産品特色應更足。

2021年“雙11”購物節期間,美的智能小電器在全網銷售中赢得了年輕消費人群的青睐,其中00後貢獻的銷售額達2.9億元。美的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多頭電磁爐、免手洗智能破壁機等都是我們在了解年輕使用者需求之後研發的産品。”

趙萍認為,企業應通過精準研發、精益生産和精準營銷來提高對消費需求的滿足程度,不僅要善于利用大資料來分析市場,更要優化供應鍊,提升反應速度,通過及時地開展研發、生産和營銷抓住市場機遇。

——服務效率應更高。

以家政服務業為例,一部分消費者不僅需要正常的上門打掃服務,對個人生活空間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滿足這一市場細分需求,整理、護理、管家等專業家政服務模式已經出現。

要更好滿足這些細分需求,離不開行業管理、組織效率的提高。專家建議,服務業要通過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實作供需精準對接,優化内部管理流程,有效提升經營管理效率。

消費者的新需求,就是對行業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成為重要趨勢,相關行業企業須沉下心來,敏銳而準确地把握細分需求的種種特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企業自身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