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武則天的墓陵有什麼秘密?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對夫妻兩代帝王的陵墓。盡管在風雨之中飄搖了1300年,但竟然未遭盜掘,實屬罕見。到底是怎樣的機關暗道使乾陵幸免于難?武則天當上皇帝難道是“梁山為陵,女人主事”的應驗麼?巨大的無字碑到底又隐藏了怎樣的曆史真相呢?

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武則天的墓陵有什麼秘密?

作為乾陵的主人和中國的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名号似乎更勝其夫唐高宗。

據說武則天小時候就有異相。當時名聞天下的星相家袁天罡曾到武家赴宴。席間,武士彟請袁給家人相面。

袁天罡看了夫人楊氏後,說:“夫人骨法非常,必生貴子!”看了武氏二子元慶、元爽後,說:“此二子官可至三品,但并不富貴終身!”這時,乳母抱着身穿男孩衣服的武則天走了出來。袁天罡上前審視了一會兒,說:“此小郎君神色非凡,不易知曉,讓他走走看。”于是,乳母把她放在地上。孩子走了幾步,袁天罡又讓她擡頭看,大驚道:“此子龍睛鳳頸,伏羲之相,必極顯貴!”袁天罡又從側面将孩子審視了一會兒,又驚奇又遺憾地說:“可惜是郎君,若是女孩,當為天下主!”

果然多年以後昔日的女娃搖身一變成了一代女皇。

武則天于神龍元年病故後,中宗皇帝滿足母後“歸陵”的遺願,力排衆議,命人挖開乾陵羨道,啟開墓門,于神龍二年五月将武則天合葬入乾陵玄宮。至此以後,乾陵作為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一座一陵葬兩帝的陵園立于梁山之上,而塵封的木門也再也沒有向世人開啟過。

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武則天的墓陵有什麼秘密?

漢武帝也曾經在泰山頂上為自己立過一塊無字碑,據說是因為漢武帝即位30年來,文治武功,功德無量,區區碑文豈能書盡其豐功偉績,于是便不刻一字,昭示天下。那麼武則天的這塊無字碑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當年武則天病逝後,中宗複位,國号也以唐代周,但武氏勢力仍然相當強大,她的侄子武三思權力如日中天,炙手可熱,把持朝政,中宗又沒有政治抱負,懦弱無能,在他的力主下,為他的姑姑、當朝皇帝的母親銘文歌功頌德也不是沒有可能。

既然銘刻了文字,到後來為什麼又消失了呢?

武則天的“無字碑”給世人出了一道難題,至今人們還是猜不透這位女皇的真正用心。

然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無字碑”實際上已經成為有字碑。因為自北宋以降,不少達官顯要或拜谒乾陵或遊曆此地,都曾在“無字碑”上題刻。迨及明代,題詞者凡39人,遺留題刻42段。尤以碑陽正中所的金朝天會二年《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最為珍貴。

它以契丹文和漢字兩種文字書寫,于研究曆史和少民族文字都有重要意義。令人驚異的是,這些文字中還有一種少數民族文字,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沒有人能識别。這種早已廢絕的少數民族文字,被日本學者山路廣明視為“20世紀之謎”。而這些題刻并沒有改變“無字碑”初始那神秘與特立獨行的文化意味,反而又為它增添了一抹傳奇的色彩。

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武則天的墓陵有什麼秘密?

在大陸曆史上,大多帝王墓葬都曾慘遭盜劫,而乾陵是少見的一座儲存完好,未遭染指的帝王墓葬。到底是乾陵固若金湯還是藏有機關暗道呢?乾陵又是經曆了怎樣的風雨飄搖而屹立不倒的呢?

第一次大規模的盜掘發生在唐末。當時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聲勢浩大,因缺少軍資,他動用40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挖山不止。直至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挖走了半座大山,也沒有找到墓道口。因為軍中無飽學之士,不懂乾陵座北朝南的結構特點,結果因為挖錯了方向,終沒得手,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

第二次發生五代時溫韬為後梁耀州節度使期間,據史書記載“唐諸陵在其境内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溫韬受了驚吓,才絕了發掘乾陵的念頭。

第三次是發生在民國初年,當時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将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後來,當士兵們盲目挖掘時,忽然雷雨大作,數日不歇,軍中一時傳言四起,稱武則天顯靈了雲雲,盜掘不成,孫連仲匆匆率部離開了乾陵。

目前,許多專家認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從石山腹部另鑿新洞入地宮,難度很大,目前尚未發現新的盜洞。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我們所料,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待到幽宮重新開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或許正如郭沫若先生的這首《詠乾陵》中所寫的一樣,隻有在地宮大門重新開機之日,我們才能解開心中的諸多謎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