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六出祁山”、“七擒孟獲”。

說起三國來,大家一般都會談的津津樂道,有時候也會因為誰的武力值高争得面紅耳赤。三國不僅僅是曆史,更是每個喜歡三國故事的人的精神食糧。今天小編想要說的是諸葛亮為什麼不能統一三國呢?當初他可是水鏡先生力薦、讓劉備打了幾個勝仗的徐庶都自愧不如的“卧龍”。劉備為了得到“卧龍”諸葛孔明的輔佐,也是親自“三顧茅廬”。前兩次劉備根本就沒有見到諸葛亮,歇業二人幾乎已經很難忍受了諸葛亮的“閉門羹”。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對于此,劉備批評二人沒有氣量,劉備堅定的認為諸葛亮有大才,非要去請來不可。這時候的張飛甚至想去把諸葛亮給綁來。劉備仍是謙恭的在院子裡等待着諸葛亮,這第三次,諸葛亮終于被劉備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和劉備商讨天下局勢,說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孫權據有江東,“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可與為援而不可圖”。劉表、劉璋暗弱,可以代之,取荊、益為根據地。三分天下穩根基,最後一統天下。可是到了後來,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呢?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我認為原因有三,首先,蜀國的國力較弱,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群眾層面。

國力本弱,魏吳太強

蜀國的人口在三個國家之中是最少的,那麼可調配的兵力也就少了很多。國土面積也是三個國家最少的,那麼種植的土地和收獲的糧食也是蜀國的最少了。其他方面,魏國和吳國都能夠壓過蜀國一大截。比如人才方面,蜀國的文臣武将“五虎将”在後世是被神化了的,法正、龐統、費祎、蔣琬、黃權、劉巴、糜竺、董允……這些文臣不說有水分的存在。

僅從後面的武将斷層,軍力薄弱,就可以遇見蜀國必亡了。勉強有一個姜維在諸葛亮死後做最後的“掙紮”。反觀魏國的人才濟濟,司馬氏家族、郭淮、鐘會、鄧艾等等,在剿滅蜀國方面立下了大功。蜀國在這些方面真的完全比不上魏國。最後不能統一三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諸葛雖神,将星隕落

第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壽命不足以挽救将要衰敗的蜀國,“扶大廈之将傾,挽狂瀾于既倒”也隻是美好的幻想。

自劉備等人相繼離世,諸葛亮獨攬大權,心力交瘁的諸葛丞相整天事必躬親,大小事務多是親力親為,年僅53歲就病逝。難怪司馬懿會說,“孔明食少事煩,豈能久矣?”再來看諸葛亮的軍事成果,他所打的大仗在正史裡面幾乎隻有“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成都之戰”這裡面劉備采取了諸葛亮的計策,主要還是劉備打的。

至于“火燒博望坡和新野”、“漢中之戰”基本上就都是劉備打的了,其中“漢中之戰”諸葛亮甚至反對繼續增兵前線和劉備争吵起來。在劉備生前諸葛亮沒有掌握軍政大全,承當的更多是一個建言獻策的謀士。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蜀國已去,空留餘恨

最後,如果是諸葛亮将“扶不起的阿鬥”取而代之會怎麼樣?諸葛亮掌握軍政大權,完全不用受命于劉禅。他在打仗治國能不能做得更好,甚至一統天下呢?

如果是自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真的将劉禅取而代之,那麼蜀國境内勢必會有一部分臣子或勢力反對,蜀國内讧,國力本就較弱,經過折騰之後,實力肯定又大大下降。魏國與吳國這時候或許就把蜀國給滅了。如果諸葛亮成為蜀國君主,又把國内的治理上升了一個層次。

這個時候的蜀國,是否能和強大的魏國較量呢?魏國的實力可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相信魏國可以随時和蜀國開戰,也會取勝的。在魏國強大的實力面前,在曆史的洪流之下,任何人也阻擋不了魏國的統一之路,如智謀無雙的諸葛孔明也無法阻擋魏國的統一大業。這才留下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後世俗語了。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嚴謹的說這時魏國已成了“西晉”,司馬炎奪了魏帝的權,公元265年,改國号為“晉”。到了280年,晉滅吳國西晉一統天下之後,結束了東漢末年近百年的軍閥混戰,據專家推測,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的時候人口恢複到了3300萬,出現了“太康盛世”的好局面。

為什麼諸葛亮不能統一三國?諸葛孔明徒有虛名,還是魏國太強?

是以,在曆史的潮流面前,面對魏國強絕的實力,不是一個諸葛亮所能抵擋的。任何的計謀都決定不了某種必然。諸葛亮不能統一天下不是諸葛亮太弱,而是魏國國力太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