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談魏蜀吳最後的頂梁柱,若是沒有他們,三國歸晉要提前二十年

東吳陸抗,是名将陸遜之子,剛剛成年的陸抗就經曆了老父親陸遜被大帝孫權逼死的一幕,經曆如此慘痛的青年陸遜,帶着父親臨終的洗冤遺言,面對渾身都是戾氣的孫權毫不懼色,不卑不亢地辯論回答孫權按給父親的一條條“罪狀”,再憑借父親陸遜和大帝孫權的“戰友情”,終于喚醒了殘暴多疑的孫權唯一一點可憐的良知。

淺談魏蜀吳最後的頂梁柱,若是沒有他們,三國歸晉要提前二十年

在東吳三代皇帝去世後,是唯一一個能力和忠心并存的軍事統帥,也是唯一一個能夠與晉軍抗衡的将領。

曹魏曹真,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成了一個嫉賢妒能,排除異己的了,氣量狹窄的小人,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堪稱是“窩囊廢”。

淺談魏蜀吳最後的頂梁柱,若是沒有他們,三國歸晉要提前二十年

然而,曆史上的曹真卻是一個牛人的存在,他才是諸葛亮北伐道路中的最強大的對手,如果不是曹真的精密部署,街亭之戰也不可能馬上找出“紙上談兵”馬谡的弱點,進而擊潰蜀漢的第一次北伐。

不光如此,例如守城的名将郝昭,老将張郃,後期伐魏名将姜維的對手郭淮,都是曹真提拔出來的。可惜“老子英雄兒卻是廢物草包”,如果曹真還多活20年,也不會有“高平陵之變”那樣的慘劇。

蜀漢姜維,自不用說,是諸葛亮之後唯一能繼承其遺志的将領。

淺談魏蜀吳最後的頂梁柱,若是沒有他們,三國歸晉要提前二十年

在外有郭淮、陳泰、王經、鄧艾等将領率領的魏軍,内有東州派荊州派益州本土派的逼迫阻攔,卻依舊不改初心,堅定不移地守土保家。

更難得可貴的是,他是魏國的降将。

蜀漢被鄧艾偷家後,毅然采取“假投降”,赢得敵方鐘會信任,伺機尋取複國機遇,鏟除鄧艾這個仇敵,然而卻天意難違,最終魏軍憤怒将其五馬分屍,可謂是悲壯慘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