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病人給醫院和醫生評價打分,你支援嗎?

病人給醫院和醫生評價打分,你支援嗎?

喬志峰

點評平台三甲醫院評分低侮辱性評價竟被“推優”?警惕點評App成為涉醫網絡暴力管道。

病人給醫院和醫生評價打分,你支援嗎?

在這個“點評”盛行的時代,很多人都已習慣了在就餐或娛樂前打開點評平台看一下“口碑”和評價,上面有使用者對商家服務、口味、環境等多項打分與評價,綜合得分成為衡量商家優劣的标杆。很多使用者不知道的是,如今醫院也成為了其中一員,在點評平台上,不論是三甲醫院還是一些專科醫院,都榜上有名,但其中一些相對知名的醫院評價星級較低,有些醫院的評論區内,醫生也頻頻“中招”。(1月18日《法治日報》)

上述新聞,曝光了點評App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我相信都是存在的。

但由此便認為點評App可能“成為涉醫網絡暴力管道”,我覺得值得商榷。如果點評App進一步規範、強化稽核和管理,相關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媒體報道中有如下描述:記者注意到,點評平台上醫院的評分普遍不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三甲醫院,綜合評價隻有兩顆星,打開評論區,裡面充斥着不少患者的抱怨。

這不很正常嗎?

為什麼醫院的評分普遍不高,醫療行業自己心裡難道沒點數嗎?至于知名三甲醫院為何評價也不行、評論區充斥着患者的抱怨,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大醫院脾氣大,并非個别現象吧?

我支援病人給醫院和醫生評價打分。

網絡社會,消費者往往會将自己的消費感受發到網上,公開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

嚴格來說,病人也是醫療服務的消費者,對所購買的産品或者是服務進行評價,是消費者的基本權益。隻有賦予消費者以評價權,才能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利益、督促服務提供者提高服務水準,同時也能為其他消費者選擇服務提供參考。

病人有了評價的權利,醫生的醫術怎麼樣、态度如何,該點贊還是該吐槽,終于有了互動回報的管道。這不僅能夠讓醫院得到更多資訊回報、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意見,還能為鼓勵醫護人員提高技術和服務水準增添了新的動力。由此形成的良性互動,可以讓醫療機構和患者實作雙赢。

當然,醫療确實不是普通服務,由于資訊不對稱,病人由于缺少醫療知識,評價不一定專業,甚至還可能有失偏頗。但這并不能成為不讓病人評價打分的理由。醫療是為病人服務的,病人滿不滿意是最重要的,病人的感受和評價,也是最值得重視的。如果專業人士發現有病人對醫生存在誤解,可以通過追評的方式來予以解釋和解答。有了公開、透明的互動,相信病人的評價會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公允。

如果管理到位,點評App不僅不會成為涉醫網絡暴力管道,還會成為病人權益的保護者,以及醫療服務的監督者和醫療改革的推動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