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屢陷風波後,上海釋出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作者:GameLook

如果說,幾年前起不了解二次元就是不懂年輕人。那麼如今沒玩過盲盒,同樣别想和年輕人打成一片。

屢陷風波後,上海釋出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2018年,泡泡瑪特上線首個盲盒,自此潮流圈開始刮起了一股讓無數年輕人為之着迷的新風潮。從各種潮玩飾品,到機票盲盒、酒店盲盒等五花八門的新品類,也讓大衆記住了這一全新概念。

然而随着“萬物皆可盲盒”之風愈演愈烈,近日“花費上萬元購買肯德基套餐,誘導食品過度消費”的事件,再次将火熱的盲盒經濟推上了風口浪尖。在此情況下,由監管部門制定合規指引已經勢在必行。

1月12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制定釋出《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針對盲盒售價、抽取規則、保底機制等做出了一系列合規标準,而這則也是國内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而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不正當競争處副處長吳豔東表示,該《指引》曆時半年多調研,雖然不是立法,但對經營者極具指引意義。

風波不斷,盲盒亟需合規發展

盲盒,其實并非什麼新鮮事物,最早誕生于日本的福袋概念,屬于潮玩手辦中的一種。

同樣地,國内也早有各種形式的扭蛋、集卡等産品。但相比于前者更多集中在二次元、ACGN領域,盲盒題材則更多聚焦大衆化、潮流化方向,甚至誕生了泡泡瑪特等諸多原創品牌,并在2019年前後逐漸成為一種火爆的現象。

目前來看,盲盒顯然具備兩大特點,一是潮流特性,二則是随機屬性。

就前者而言,不光是與各大文娛知名IP合作打造潮玩;就連梵高、畢加索、草間彌生等藝術家作品都與盲盒展開關聯。既迎合了熱愛潮流文化的年輕使用者,也滿足其表達感情與自我的核心訴求。得益于此,不斷關聯的盲盒潮玩甚至與各大旅遊景區、文博作品跨界合作,逐漸火出圈。

屢陷風波後,上海釋出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而盲盒的另一大特色“随機性”,既使得落地本土市場後得以飛速發展,更讓其多次身陷輿論的風波。

畢竟“盲盒”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會刺激購買者重複消費。這也使得有收集愛好的使用者為了集齊全套玩偶、或是拿到大獎,而反複進行購買。很容易成為讓人上瘾的存在。

屢陷風波後,上海釋出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人民網曾發文提到,盲盒的不确定性是其最大魅力,也是最大的問題,并指出“盲盒具有極強的資訊不對稱性,但盲盒營銷絕不能變成一門盲目的生意。”

此前,無視生命的寵物盲盒曾引發大衆對于經營範圍的思考;而鞋子、衣服、首飾等普通商品,或是商家賣不掉的“陳年舊貨”,以福袋、盲盒的形式誘騙消費者購買,也喚醒外界關于理性消費的反思。種種迹象表明,盲盒經濟的标準化、合規化管理已勢在必行。

如今,上海市推出了國内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既代表了盲盒亂象亟需處理,也意味着監管的愈發精細化。

據悉,該《指引》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區域内的盲盒經營者,以及向消費者銷售盲盒商品的其他經營者,且首次對合規标準進行了細化。提出包括:

劃出盲盒經營紅線。盲盒經營活動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經營範圍一般在生活消費、文藝娛樂等領域内。法律法規明确規定禁止銷售、流通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

對銷售資質、存儲運輸、使用條件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如特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等。

提出合規經營建議。《指引》對具體盲盒經營活動提出了倡導性建議,推動平台規範發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規範盲盒價格體系。盲盒内商品實際價值應與其售賣價格基本相當,單個盲盒的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不得以盲盒形式擡高普通商品價格。

明确盲盒抽取規則。盲盒經營者應公示商品種類、抽盒規則、商品投放數量、隐藏款抽取機率等資訊,充分告知消費者,并保留完整的機率設定、抽取結果、發放情況記錄以備查。

鼓勵設定保底機制。鼓勵盲盒經營者公示标準,當同一消費者在抽取同一系列盲盒商品支付達到金額或者抽取達到一定次數時,提供合理的途徑使其可以獲得隐藏款商品或者整套系列商品。但非強制性要求。

加強商品售後保障。要求盲盒經營者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公開投訴方式、處理流程、退換貨标準等資訊,不得推诿、拖延、拒絕處理消費者投訴。

規範營銷炒作行為。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開展涉金融類營銷,不得有介入二級市場的做市行為,不得開展天價炒作、過度營銷、饑餓營銷。

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确認監護人同意。

進擊的潮玩盲盒——遊戲周邊産業新方向

艾媒咨詢資料顯示,2017年-2020年期間,大陸潮玩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從83.8億元增長至294.8億元,預計到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574.6億元。另據公開資料,2020年手辦行業市場規模僅為36.6億元

足以見得,在潮流文化、國潮概念大行其道的當下,相比扭蛋手辦,盲盒更能被年輕使用者所接受。而除潮流化與随機性之外,IP戰略同樣是盲盒破圈走紅的又一關鍵。

事實上,行業頭部品牌、創造千億市值神話的泡泡瑪特早在轉型之初,便确定了以IP為主的業務核心。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王甯曾提到,泡泡瑪特的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于IP帶來的價值。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泡泡瑪特共營運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包括米奇、冰雪奇緣、火影忍者、海賊王、哈利波特、鋼鐵俠等。

屢陷風波後,上海釋出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孵化并坐擁多個IP的遊戲廠商,自然也注意到了潮玩盲盒領域,這也成為遊戲周邊産業發力的新方向。

去年,擁有超200個上遊品牌資源的潮玩平台Suplay,曾獲得米哈遊、吉比特旗下全資子公司吉相資本的投資;而《天涯明月刀》則與熊非熊推出聯名款八荒門派熊熊盲盒;就連傳奇廠商貪玩遊戲,也在去年9月推出了原創潮玩品牌BRO KOOLI。

屢陷風波後,上海釋出首個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

除此之外,在2021閱文集團年度釋出會上,閱文集團版權業務負責人鄒正宇在提到IP商品化的構想時,也曾重點談到潮玩盲盒方向。

如今,随着包括遊戲在内的越來越多行業布局潮玩領域,上海首次出台相關合規指引,對盲盒經營範圍、單個盲盒最高售價做出了明确規定。并重點提示其炒作風險,還要求商家公布抽盒規則、隐藏款抽取機率等,打破了“萬物皆可盲盒”的泡沫。

不過,也正是一系列合規指引的提出,意味着盲盒潮玩産業正朝着标準化、合規化方向前進,而這也往往才是一個新興行業真正成熟的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