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要讀《名老中醫之路》

作者:經典經方學堂

我曾好多次向我的學生們推薦《名老中醫之路》,希望他們能好好讀讀這一套書(共三冊)。可是,有的同學翻看之後回複我:老師,這些老中醫都說要勤奮讀書,要重視經典,要多跟師,要多臨床,他們說得都差不多,這些我都知道啊。是以,這套書似乎沒您說得那麼好?

為什麼要讀《名老中醫之路》

很可惜,這是典型的買椟還珠!我推薦這套書,難道隻是為了讓大家了解這些人盡皆知的道理嗎?無可奈何,我不得不寫下我的推薦理由。

★首先,古人讀書重視目錄學,這是讀書的門徑。

現代人學中醫最好的門徑,我認為就是這套《名老中醫之路》。應該說,這套書中的名老中醫絕大多數都是名實相符的,他們将一生學行醫行醫和治學的經驗教訓、學術觀點濃縮在這幾千字的文章中,我們怎麼能不重視呢?可以這麼說,閱讀此書,就等于是在吸取20世紀中醫的精華。

讀完此書,一位位名老中醫的大名必然會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接下去自然而然地就是希望進一步搜求這些名醫的著述,或他們文中提及的對他們幫助很大的人或書籍。這樣步步深入,不正是門徑的作用嗎?

★第二,前面我已提及,這裡再次強調,就是名老中醫們往往會在文章中講述自己一生中治病經驗中最突出的内容和最重要的學術觀點。

這是非常寶貴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這套書的成本效益實在太高了。任何一個對臨床感興趣的中醫學生,都應該有此敏感性,應該把這些經驗摘錄下來。

或許也可以這樣說,就是本書不隻針對中醫初學者,那些臨床多年而由于種種原因尚未讀過此書的大夫也值得一讀。至于已經讀過此書者,我建議隔幾年也不妨再翻翻看,因為我們畢竟不是過目不忘的錢鐘書。我自己也是如此。

★第三,對20世紀中醫史感興趣者必讀此書,對掌故轶事、前人風範感興趣者必讀此書。

雖然時間剛過去了不到一百年,但是那時候的一切都是現在我們這些年輕人所無法想象的。是以,不管是對曆史研究感興趣,還是對曆史故事感興趣,都可以讀一讀《名老中醫之路》

這裡不妨講一個小故事。

洪子雲老中醫的父親,對子雲很嚴厲。當子雲單獨應診時,還暗中查訪,有一次,其父突然問某村之某病,療效如何?子雲對曰:已愈。

其父大怒,便分析該病人之正确辨證,并說:幸被我察覺,及時更換處方,病始告愈,爾閱曆不深,讀書不夠,從即日起,停止應診,專讀醫書。此舉不啻當頭棒喝!如是兩年内,子雲之處方權曾三奪三予。

又,其父平時積累了不少醫案文稿,但臨終要求子雲全部銷毀,他的理由是學業之道,未見有靠先輩而精而成者,全靠爾之自立也。“兒孫有用,要它何用?兒孫無用,要它何用?”民國時期農村裡的這位父親真是讓人神往。現在為人父母者該好好學學。

說了三點理由,最後想找一篇舉個例子,解讀一下,我想呢,就找一位已經逝世多年,其聲名漸漸湮沒的老中醫來談一談吧。

陳耀堂先生,逝世于1980年,距今已31年。很多人可能都忘記,或根本不知道這位老中醫,但我始終記得他。

他的文章提及由四川來上海的一位老中醫,擅用附子,陳老曾向其請教,而獲得運用附子的寶貴經驗。

比如,陰虛内熱也用少量附子做藥引,然必配生地、丹皮監制之。對肝陽上亢的頭痛,用附子配生石決明與牡蛎,少量附子溫補腎陽以蒸腎陰上濟肝木,木得水涵,再加生石決明、牡蛎之類以使浮陽潛降,頭痛自愈。

這樣的經驗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循此門徑深入,怎麼深入?是進一步搜求陳老的著述,二是尋找這位四川來滬的醫生。很可惜,文章的簡介中雖雲陳老著有《陳耀堂醫案選》,但我始終沒有找到這部書。

可是我後來查閱到陳老撰寫的《附子在臨床上之運用》一文(刊于《中醫雜志》1962年第6期),因我也研究附子,後編寫《危症難病倚附子》一朽,便收入了陳老此文。但四川來滬名醫到底為誰?是祝味菊先生,是劉民叔先生,抑或是其他人?始終沒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巧得很,我的第一個工作機關,有位針灸名醫叫陳作霖,與陳老文章的整理者陳澤霖一字之差,我想他們之間或許有淵源。一問之下、果然陳作霖先生是陳老的大兒子,而陳澤霖先生則是小兒子。

作霖先生一聽我的提問,就說:“當時四川來滬擅用附子者,應該就是祝味菊或劉民叔先生,但是我父親當時去請教誰,我的确不知道,而陳澤霖已去國外,已不可知。”他覺得祝味菊先生的可能性大,線索至此暫時斷了、但或許哪一天機緣湊巧、我們又能解決這一疑問也未可知。

接若再說陳老的幾點經驗。一是陳老治療腸傷寒的經驗。最初是亦步亦趨,根據他的老師丁甘仁先生的成法,可是效果不佳。後打破正常,用大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東加藿香、佩蘭、薏仁等芳香化濕之品,效果很好,療程縮短,病人恢複很快。

二是陳老從民間中醫那裡學來的招數。陳老自述,他大兒子二歲時患麻疹後并發肺炎,疹毒内陷,病情危重,自己不敢處方,請同窗好友開方,用麻杏石甘湯,麻黃用八分,毫無效果又換二醫,也用麻杏石甘湯,也無效,值此病危之際,友人推薦一草醫來看。

處方僅五味:麻黃三錢,鳳凰衣一錢五分,桔梗三錢,枳殼三錢,魚腥草一兩。一劑即有效,複診改用麻黃錢半,又服兩劑,病情明顯好轉。

陳老從此例,學到四點:第一是民間有很多好方法,不可輕視;第二,過去有“麻不過錢”的說法,他們圈子裡的醫生用麻黃劑量較輕,現在對麻黃劑量的認識應該說更深刻了;

第三,“鳳凰衣治氣喘咳嗽效甚佳”;第四,“魚腥草用于急性氣管炎、肺炎效好”。文章中,陳老順便還介紹了其他幾則民間方藥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于中醫的臨床大夫是很有價值的。

再說說陳老對西醫的看法,他認為學習西醫對他來說是有幫助,有意義的。比如,學習西醫之後,知道黃疸可以由發炎、結石、癌症等引起,過去治療黃疸,隻知道陰黃、陽黃,治好的是多數,少數治不好的也不知其是以然,現在知道治不好的很可能是癌症。

又比如,治療腎炎水腫,過去隻要水腫退了,就認為治好了,現在看小便化驗單,如有蛋白、管型,表示病并未痊愈。這就需要進一步探究其治療方法。我想,陳老的觀熨對初學中醫者是有幫助的。

最後,要說說陳老的老師丁甘仁先生。丁甘仁先生是近代中醫界響當當的人物,治中醫近代史者一定會研究他。而陳老的這篇文章應該也會被留意的吧,至于如我這樣對掌故感興趣者,也是讀起來興緻勃勃的。

文章裡,作者還向大家介紹了丁先生特别推薦的兩本書,即舒馳遠的《傷寒集注》和李用粹的《證治彙補》。如果是以而買了這兩本朽,那就屬于作家止庵所說的“買書的瓜蔓”了,書就是這樣一本一本多出來的啊!

寫到這裡,該說的都說了,本該打住。但是,意猶未盡,說幾句題外話吧,不過這跟本文的主題已無太大關系了,我想說的是丁甘仁先生的不足之處。

毫無疑問,陳老對他的恩師丁甘仁先生是贊頌有加的。但時,如果有懷疑精神并獨立思考的話,我想或許反而能從文中窺見丁先生的缺陷。

首先,丁先生的“套方”就很令我狐疑。作者說,丁先生一上午看五六十人,他有一套成熟的處方,且形成一定規格,第一排三味藥為主藥,抄方者抄熟了,見前三味藥,下面的藥即能開出,故看病速度極快。

“雖然時有「相對斯須,便處湯藥」的情況,但因這套處方經過千錘百煉,是以卓有顯效。”因為在現實中,我的确看到有些名老中醫用自己的一套方劑,但療效并不足稱道,故頗不能相信“卓有顯效”的說法。

作者接着說,當時各種傳染病幾乎都純以中藥治療,确有不少死亡者,但救活的多,死亡的少。這話我願意相信。

可是隔了幾頁,又說當時氯黴素尚未發明,不論中西醫,腸傷寒死亡率均較高——這“多”“少”“較高”,不知該如何了解——并說老師教導:此病“治療效果很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守為主,不宜攻伐”。

于是,就算病人治好了,也是皮包骨頭,頭發全脫,恢複甚慢,少則半年,多則數年才能複原。于是有了我在前文中介紹過的陳老打破正常的方法。

這裡還可以插一段陳蘇生先生的回憶。這另一位陳老在《名老中醫之路》中也有文章,也提到了腸傷寒。當時蘇生先生已經“頭角峥嵘,薄負虛名”,其姨丈患腸傷寒,延聘當時的大名醫診治,方案相當漂亮,卻不幸病故。

不久,大表兄與二表兄也相繼患腸傷寒,雖都請名醫診治,引經據典,可都接連亡故。為尋找真理,後來蘇生先生拜祝味菊先生為師,接受了祝老的理論,“一一付諸實踐,果然有其兌現的價值”。

這段故事,雖為個案,但似乎頗能說明當時腸傷寒死亡率之高。而參與診治蘇生先生親戚的大名醫,雖未明言是哪幾位,但我想大概其用藥也不出三仁湯、甘露消毒丹等時醫之法吧。

再比如,前文提到過的,陳老大兒子患麻疹内陷,病情危重,同窗好友用方皆不見效,以及向由川來滬名醫學習用附子之法,我想,這些事例多多少少都能說明,丁先生在某些傳染病方面經驗有不足之處,在麻黃、附子的運用上也有缺陷吧。

本來文章理應結束了,何以我再添上這段非議前賢的文字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讀書,既要讀出好東西,積極地吸取前人的寶貴經驗,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前人不足之處。通過閱讀其他書籍或文章,來彌補這些缺陷,做一個獨立思考、博采衆長的雜家。

其實,跟老師抄方也是如此,既要學老師的好東西,也要看到老師的不足,要懂得揚長避短,這樣才可能超出老師,醫學才可能進步!

邢斌寫于2011年6月25日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半日臨證,半日讀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作者邢斌,

為什麼要讀《名老中醫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