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作者:貪吃的駱駝

朱元璋最早接觸的宗教應該是佛教,當時正值元朝末年,天下百姓衣食無着,朱元璋家也不例外,而且比起一般家庭要更艱難一些,因為朱元璋的父母及大哥先後去世,當時朱元璋家裡窮的連口棺材都買不起,最有隻是用了幾件舊衣服當棺椁......

活着的人總要活下去,為生活所迫的朱元璋最後在無奈之下,隻好混進了寺廟,希望能在佛祖的庇佑下混口飯吃,但他很快就發現,寺廟裡也沒有餘糧,是以他就離開了寺廟開始當起了乞丐。

這份經曆讓朱元璋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要想生活下去,最後能依靠的隻有自己。但是他雖然沒有當幾天和尚,卻發現佛教作為一種信仰寄托,還是會吸引一部分人,而且佛教的教化作用,對于基層百姓也的确有一定作用。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是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對于佛教還是比較重視,他為了讓佛教更好地安撫剛剛經受戰亂波及的百姓,曾大力扶持過佛教:

首先,他廣建寺廟,并召集各地的高僧大德來南京,目的是注釋《金剛經》等佛經,重新塑建佛教的榮光。

其次,前朝對于百姓進入沙門需要收費,而朱元璋卻為這些心有所期的人降低了門檻,他把這筆“入門費”給直接取消了。

除此之外,他還曾讓“有德”的高僧幫助藩王學習佛法,黑衣宰相姚廣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了燕王朱棣的“諸葛亮”。

這樣一來,佛教的地位很快就得到了提升,佛教的信衆也越來越多,因為佛教崇尚的理念是苦此生而修來世,是以受到戰亂創傷的百姓,很快就得到了精神上的撫慰,開始“安靜”下來。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如果單從上述的内容來看,似乎朱元璋對于佛教是發自肺腑的喜愛的,有人可能甚至會說,這都是朱元璋早年當過和尚,是以他當了皇帝也沒有忘本。

但其實,朱元璋對于佛教的“愛”其實是非常短暫的。

在佛教完成安撫群眾的任務之後,朱元璋就開始收緊了對佛教的管控,他曾讓人設立了專門的佛教管理機構,專門負責管理天下的佛教事務,也就是說朱元璋後期曾通過行政手段,來管控佛教的宗教事務。

通過《明史》等資料顯示,朱元璋除了成立專門的機構,對佛教進行宏觀上的管控之外,還完善了很多的管理細節,比如,他曾要求各地的寺廟要縮減數量規模,對于百姓出家也要進行嚴格的限制,不達到一定年齡的不準出家,不達到一定要求的不能出家,甚至當時百姓要想出家,還要通過特定的考試......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會加緊對佛教的管控呢?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熟悉明朝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不光在打天下的時候親力親為,就是在當了皇帝之後,對于政務也是從不偷懶,後來他在取消了宰相的編制之後,更是把自己累得夠嗆,甚至有人說,古外今來,被政務累死的皇帝有兩個,其中之一就是朱元璋。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竟然在百忙之中,還親自注釋道教的神作《道德經》,要知道朱元璋以前那麼“深愛”佛教,但是他也沒有注釋過一本佛經,那麼他為什麼要去注釋《道德經》呢?是他“移情别戀”了嗎?佛教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他“始亂終棄”了嗎?

我們先來看朱元璋為何要注釋《道德經》,根據朱元璋在注釋《道德經》的序言中所言,他注釋《道德經》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第一,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就想尋求治理天下的“靈丹妙藥”,但是,他找人問了一圈,也沒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有一次他在翻閱《道德經》時,發現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可以稱得上是:“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

第二,朱元璋作為一個聰明人,知道看書不能隻看一本,要從多方面去考察,于是他又看了不同注釋版本的《道德經》,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注釋《道德經》的人很多,但是大家的着眼點各有不同,甚至很多注釋偏離了這本書的“本意”,是以他就想自己來注釋一下。

那麼朱元璋認為《道德經》的本意是什麼呢?

據記載,有一個道士因為看着朱元璋似乎看重道教,于是就專程跑到南京向朱元璋獻了一本道書,結果朱元璋看完之後,不光沒有表揚,反而把人家批評了一頓,說道士獻的書,淨講的是如何修身煉藥,以求長生不老,自己作為一國之君,不需要這種東西,需要的是“聖賢之道”。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道教的龍虎山張真人一派,因為備受前朝禮遇,是以有“天師”之稱,但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不光沒有去“團結天師”,反而說老張家擔不起“天”字,于是就把人家的“天師”給撸了,并把龍虎山因為為傲的“天師印”給改成了“真人印”。

這兩則小事看似沒什麼關聯,但大家如果歸集起來細想一下就會發現,朱元璋似乎對于道教也并不是“真愛”。

那麼朱元璋不是“真愛”道教,他為什麼還要親自注釋《道德經》呢?

公元1372年,正值朱元璋第二次北伐,這時有人向朱元璋獻上了一對并蒂瓜,說是民間百姓無意中發現了這個“祥瑞”,但朱元璋看到這個“祥瑞”之後,斷然說,這種小“祥瑞”不過是對于種他的百姓來說,而對于天子來說,這種小“祥瑞”沒啥意義,天下百姓豐衣足食,才是天子級别的“祥瑞”。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而在我們之前引用的那句序言後面,其實還有幾個字“(《道德經》)非金丹之術也”。

也就是說,朱元璋認為《道德經》不錯的原因,不是因為這部道教典藏,講了什麼長生不老的秘術,而是這本書淺顯易懂,可以通過它來了解很多道理(宣傳很多理論),是以朱元璋注釋它的目的,一是“撥亂反正”,防止看這本書的人“誤入歧途”。二是通過對這部經典的注釋,來宣傳自己想要宣傳的治國理念。

解釋完這個問題之後,我們也就能明白,朱元璋對于佛教,其實和對于道教沒有什麼不同,他對于宗教本身的神學是不太在乎的,這兩種宗教對于他來說,就隻是一種治理國家的工具,而已。

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為何要親自注解《道德經》,是他“變心”了嗎

在朱元璋的後代中,曾有一人也曾注釋了一部宗教典藏,您知道他是誰嗎?他又為何會這麼做呢?咱們明天繼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