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家外資看好A股 三大指數昨日收漲

多家外資看好A股 三大指數昨日收漲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9 23:07釋出于四川每日經濟新聞官方賬号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葉峰

近期,A股市場一波三折,滬指在3100點至3200點之間震蕩尋求方向。

經曆5月27日本周“開門紅”後,5月28日,三大指數普跌,滬深兩市成交額也萎縮至7417億元。5月29日,三大指數盤中一度集體翻綠後回升。截至收盤,滬指報3111.02點,漲0.05%;深成指報9414.98點,漲0.25%;創指報1811.07點,漲0.27%。總體來看,個股漲多跌少,超過2700隻個股上漲。盤面上,BC電池、貴金屬、房地産服務闆塊漲幅居前,虛拟電廠、銅纜高速連接配接、黑色家電闆塊跌幅居前。

多家外資看好A股 三大指數昨日收漲

視覺中國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外資近期密集唱多A股。在5月28日的瑞銀媒體分享會上,瑞銀中國股票政策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目前市場宏觀環境接近2015年、2016年的情況,而上市公司基本面好于2015年、2016年的情況,MSCI中國估值僅有10.5倍左右,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市場處在盤整向上過程中。

三個理由做多中國資産

王宗豪指出,目前A股市場宏觀環境與2015年、2016年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同樣在宏觀方面面臨供給過剩壓力;同樣出台了房地産相關刺激政策;市場方面同樣是下跌之後“國家隊”入場。

除了相似之外,王宗豪認為也有三點不同,一是2015年、2016年消費仍處于高增長中,當時增速達到10%左右,高于目前5%的增速。二是2015年、2016年政策力度更強,如央行通過PSL投放力度大于2024年。三是微觀上看,上市公司财務狀況好于2015年、2016年,表現在杠杆率較大幅度下降以及更高的現金流上。總體而言,2016年A股整體向上盤整,目前A股也同樣處于向上盤整之中。

王宗豪同時表示,市場自4月中下旬出現了比較大的反彈,從交易來看,海外長線資金是做多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與歐洲的長線資金交流後,他和團隊發現,海外投資人做多中國資産更多基于三個理由,一是從自下而上的上市公司層面,尤其是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利潤好于預期,EPS沒有下調。二是外資對房地産風險擔憂減弱,增強了回到中國市場的信心。三是2023年闆塊輪動過快,賺錢難度較大,2024年以來績優股表現更好,股價與基本面挂鈎程度更高,增強了外資信心。

王宗豪認為,盡管4月、5月外資有所回流中國市場,但是從資料來看,外資總體倉位仍然較低。且從估值來看,MSCI中國現在市盈率僅有10.5倍左右。

“我們預計EPS能增長10%左右,随着市場更多看到EPS增長好于預期,估值有較大提升空間。”王宗豪稱。

A股成本效益處于改善中

闆塊配置方面,王宗豪建議,一方面增加對高股息股票配置。目前很多公司出于政策、股東訴求等提升了分紅率,同時10年國債利率處于曆史較低位置,導緻股息率和10年國債收益率的內插補點處于曆史高位,提升了高分紅股票吸引力。另一方面,增加進攻性倉位配置。可關注較為剛需的教培行業,消費闆塊建議關注啤酒等有一定價格提升空間的行業/企業,以及與出行相關的行業。此外,建議關注港股的網際網路企業,一旦更多外資回流,網際網路将是首選。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外資機構唱多A股。稍早之前,高盛、摩根大通也表達了對A股的樂觀展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高盛将MSCI中國指數12個月目标位從60點上調至70點,将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标位從3900點上調至4100點,對A股維持“增持”評級。

高盛中國股票政策師劉勁津在5月24日表示,4月份以來A股表現亮眼,不少低配中國的亞洲基金開始跑輸基準,基于業績壓力,未來幾個月投資人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在中國的倉位。如果新“國九條”中的政策目标能夠實作,對于A股股票的整體估值将有20%的提升。若是做最樂觀的情景假設,A股的分紅率、回購率等名額達到歐美等領先市場的水準,A股将有40%左右的重估空間。

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政策師劉鳴镝也在近期指出,對MSCI中國指數目标點位的基本情境預期是66點,滬深300指數的基本情境預期是3900點。目前A股的成本效益正處于改善之中,不少上市公司在過去一年降了成本,盈利和現金流有所好轉,資本開支增速下降,2024年是業績恢複期,資産價格的穩定會有助于恢複的持續。

每日經濟新聞

檢視原圖 428K

  • 多家外資看好A股 三大指數昨日收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