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動!堅強母親譜寫愛親脫貧模範之歌

作者:封面新聞

日前,第六屆成都市道德模範及提名獎名單公布,成都東部新區蘆葭鎮藕塘村村民卓玉英獲得道德模範殊榮。卓玉英今年68歲,兩個兒子均為聾啞二級殘疾,大兒媳是智力殘疾。一家多人殘疾,生活十分窘困。面對家庭的不幸,卓玉英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教會兩個聾啞兒子生活技能;她大愛無疆,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兒媳;她發展生産,帶領家人創收脫貧……這位旁人眼中的“堅強母親”,用自己的雙手與命運抗争,譜寫出一首孝老愛親、脫貧緻富的模範之歌。

感動!堅強母親譜寫愛親脫貧模範之歌

大愛掃走家庭陰霾

每天淩晨4點,卓玉英便早早起床,在忙碌中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即便是冬天也不例外。打掃屋子衛生,煮好一家六口的飯菜後,她又走進卧室,為大小便失禁的智障兒媳擦身、換衣。家裡人多,生活窘困,靠丈夫打零工維持生活開支。

艱難的家庭狀況,并沒有壓垮這位瘦弱的母親。在生活中,除了照顧大兒媳婦,卓玉英堅持培養兩個兒子各種基本生存生活技能,幾十年如一日。她說:“即便聾啞,也不能放棄,我要讓娃娃自立自強,不成為社會的拖累。”卓玉英識字不多,卻身體力行踐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信念,守護着孩子們的未來。

在有些人眼裡,卓玉英的大兒媳婦就是家裡的“拖油瓶”。每次說起這個話題,卓玉英都笑笑說:“我們都是媽生的,誰也不願意生病,上天待他們已經不公,如果我們再不管她,她這生活該怎麼過。”這樣的回答,常常讓周圍的人感慨不已。卓玉英的執着和善良,也慢慢感染着藕塘村的村民們,大家自發地為這個貧困的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卓玉英和村民們的悉心照顧下,大兒媳婦的情況日漸好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越來越少,孫子也在一天天健康成長。卓玉英很欣慰地說,生活已不再是每天一家六口的互相抱怨,家中有了孫子的燦爛笑容、兒子的自立自強和大兒媳婦的配合。

發展生産擺脫貧困

卓玉英自家有4畝地,她還撿種了4畝。每天安頓好大兒媳婦後,卓玉英肩扛農具走出家門,打理8畝地裡套種的玉米和蔬菜。在她的操持下,莊稼收成不斷提高,30多頭母豬長勢良好,屋前院後家禽遍地。

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卓玉英還兼職做起了村裡的保潔員,清理道路上的白色垃圾、清理河道上的漂浮物、清運垃圾池的垃圾……所有的苦活累活卓玉英都搶着做。一位村民說:“感覺她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忙着照顧家人,忙着打理莊稼,忙着喂養牲畜,忙着清道保潔。”在卓玉英看來,能做村裡的保潔員是大家對她的信任,也是對她家庭的照顧。“我一定要好好幹,不能辜負大家的心意。”卓玉英說。

就這樣日複一日,卓玉英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帶着全家一起多途徑創收,家庭人均年收入連年增長,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以身作則樹立信念

為了幫扶卓玉英一家,蘆葭鎮政府借着“春風行動”,聯系了當地兩家建築企業為她的兩個兒子提供了就業機會。為節省5元車費,卓玉英提前到淩晨3點起床,帶着兒子步行到工地現場。母親踏實肯幹的品質,兩個兒子自然耳濡目染,在工地幹活也是分外賣力。

2018年,在蘆葭鎮開展的“以‘典’帶面·感恩教育”活動先進典型評選中,作為蘆葭鎮表彰的先進典型,卓玉英到各村開展巡回演講多場,激勵貧困戶,轄區居民都為她剛強不屈、自力更生的堅強意志豎起大拇指。就這樣,卓玉英以身作則,向貧困群衆宣傳不等不靠、自強不息的脫貧精神,激勵着貧困群衆靠自己走出困境的堅定信念。

華西社群傳媒記者 董峰 蘆葭鎮供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