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為百歲鄭德仁慶生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我們原來希望家族慶祝一下就行,沒想到上海交響樂團搞這麼大,直接辦了一場百歲生日音樂會,爸爸很開心,我們也很開心!”低音大提琴家鄭德仁的大女兒鄭雪梅激動地說。

作為中國職業交響樂團裡的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鄭德仁為中國樂迷演奏了難以計數的古典音樂;作為中國低音提琴教育事業的元老,鄭德仁更是桃李滿天下,在國内乃至世界諸多樂團都能見到其高足的身影。

1月19日,“鄭德仁先生百歲生日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百歲高齡的鄭德仁坐鎮現場,家屬、同僚、學生也悉數到場,集體為老壽星慶祝,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學生洪友龍已經92歲了。

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為百歲鄭德仁慶生
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為百歲鄭德仁慶生
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為百歲鄭德仁慶生

音樂會現場

當鄭老師的學生自帶光環

鄭德仁1923年出生于上海。1943年,鄭德仁考入上海國立音專(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師從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大提琴首席佘甫磋夫,學習低音提琴、樂理及合奏課,成為上海國立音專開辦以來第一位低音提琴專業學生,也是全國最早專業學習低音提琴的學生。

1946年,鄭德仁進入上海工部局樂隊擔任演奏員,成為上海交響樂團低音提琴聲部首位華人演奏家,直至1991年退休。與此同時,1956年到1986年,鄭德仁在上海音樂學院兼任低音提琴主課教職三十年,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洪友龍是新中國成立後,鄭德仁的第一位低提學生。他原是解放軍華東文工團幹部,新中國成立初期轉業到上海實驗歌劇院(上海歌劇院前身)。

“我那時候是‘土八路’,很多東西都不懂。歌劇院要排《王貴與李家祥》,低音聲部沒人拉,組織上就讓我去拉。”原本是打擊樂手的洪友龍硬着頭皮去學低音提琴,鄭德仁不得不自創速成教學法,直接教他學習該劇的低提分譜,三個星期後,洪友龍順利參加了《王貴和李香香》的演出。

演出後,洪友龍繼續跟随鄭德仁學習了兩三年,後任上海實驗歌劇院第一位首席低音提琴演奏員。鄭德仁還喜歡作曲,受老師啟發,洪友龍也開始學作曲和配器,為歌劇院寫過不少歌劇和舞劇的伴奏。

“鄭老師對我太好了!70年了,我每年都會去看望鄭老師。”92歲的洪友龍祝願,已經百歲的鄭老師永遠健康。

“人家一聽你是鄭老師的學生,好像自帶光環,大家都很認可。”原上海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朱順華也是鄭德仁的學生,14歲開始跟随鄭老師學琴的他至今還記得,老師教學很嚴格,但批評很婉轉,不會很直接。

“我那時候是白丁,老師很耐心,給我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基礎。”受鄭老師影響,朱順華後來也常跟學生說,學音樂,音準、節奏最重要,如果音準不準、節奏不對,再怎麼花裡胡哨也不行。

生日會上,朱順華和學生紛紛上台獻演,徒子徒孫齊聚,俨然低音提琴家族的大聚會。“不緊張,很激動,很榮幸。”演出前兩天,朱順華遇到了鄭老師,“他說我胖了,我真是不好意思!太忙了,疏忽了形象問題。”

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為百歲鄭德仁慶生

鄭德仁和92歲的學生洪友龍(左)

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為百歲鄭德仁慶生

鄭德仁和三個女兒

一家三代沒離開低音提琴

“爸爸為人特别正直、特别努力,非常樂于助人。”一起陪着父親做采訪的大女兒鄭雪梅說。

如今,百歲的鄭德仁每天都會堅持看新聞。他關心新冠疫情,也關心國際政治,每次和大女兒視訊聊天時,滔滔不絕,總能講一個小時。

“小時候,我們家有兩部鋼琴,還有很多低音提琴,父母沒有讓我們一定要考音樂學院,但又不想我們浪費時間,是以從國小樂器。”受父親的影響,鄭德仁的三個女兒也紛紛和音樂結緣,傳承了他的音樂基因。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手風琴、豎琴……女兒們從國小過的樂器讓人眼花缭亂。

“我的人生最接近爸爸。他對我特别嚴格,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要感謝他。”大女兒鄭雪梅今年70歲了,原是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在學校教豎琴和鋼琴。

多才多藝的她還記得小時候學大提琴的情景,“爸爸的同僚有一部大提琴,德國産的,180塊錢,很貴!爸爸買回家就讓我學了。當時我還小,爸爸就在把位上做了手腳,我才能順利拉下來。”交響、話劇、芭蕾……作為長女,她還有很多機會親曆各種演出的排練現場,從小在藝術裡泡着長大。

“爸爸最大的才能,是把很多其他樂器的作品改成低音提琴的作品,隻要好聽,隻要大家喜歡。”改編之後,三個女兒就在家裡三重奏,在童年留下很多美好回憶。

鄭雪梅尤為喜歡《火把節》和《海南漁歌》。在樂團呆過八年,她也常演父親改編的作品。她還記得,父親将平劇《智取威虎山》裡的一段著名的高難唱腔改成了低音提琴獨奏,非常有意思。

“有一次,半夜十二點了,黃贻鈞、曹鵬等五六個人沖到我家,要爸爸在兩小時内完一首作品的配器。”鄭雪梅回憶,适逢西哈努克訪華,他在火車上寫了一首獨唱作品,上海交響樂團接到配器和錄音的任務,而鄭德仁勇挑重擔,順利完成了配器。後來,這首歌交由正當紅的朱逢博獨唱,“唱得真好,好聽得不得了。”

鄭德仁的作品也多次由上海交響樂團演出。百歲生日會,他創作的《江南好風光》《火把節》緩緩流出。《江南好風光》創作于1950年代,為響應中國民歌的号召,鄭德仁參加采風後根據江南民歌創作了此曲。《火把節》創作于1970年代,鄭德仁與同行深入雲貴地區采風,正逢雲南舉辦火把節,印象深刻的他們整合各地民歌創作了此曲。

鄭潔桦是鄭德仁的二女兒,如今,她的女兒也在學低音提琴,“我們一家三代都沒離開低音提琴。”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