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不做快的事,隻做對的事。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和往年一樣,2022年的第一周,「賭城」拉斯維加斯再一次迎接了來自全世界各地最新潮的科技和暢想。

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2022年度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CES) 正式開幕。這場本是由科技廠商唱主角的展會,在近年來卻開始有了被車企霸占的勢頭。

到了2022年,傳統車企的反攻顯得更加強勢。關鍵詞無一例外,都和「電動」、「智能」緊密相關。能看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被重新設計,越來越多的汽車使用方式也在被重新思考。

但通用汽車似乎思考得更多,它正從一個傳統汽車制造商轉型成為平台創新者。CES展上,通用汽車釋出了純電皮卡雪佛蘭索羅德(Silverado EV),并帶來凱迪拉克Halo概念系列之純電自動駕駛概念汽車Inner Space,同時還釋出了軟體平台Ultifi。

事實上,陸地隻是通用汽車出行版圖中的一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通用汽車相繼釋出了電動垂直起降飛機(Personal Space VTOL)、LRV月球車、FLXdrive火車,還收購了生産電動舷外馬達的初創公司Pure Watercraft的25%股份,通用汽車的版圖開始逐漸涉獵海洋、鐵路、天空,甚至是宇宙。

“巨變往往源于星星之火,源于某個打破正常的想法。”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柏曆(Julian Blissett)講到。或許,奧特能純電平台就是那個火苗。

對于通用汽車來說,這是一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

膽大心細的第一張牌

在2022年的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中,很難定義一台電動汽車。

在仍堅持“油改電”路線的車企看來,電動汽車不過是一種将驅動力由燃油轉換為電動的代步工具。在激進的新玩家眼中,這是一個容納海量資料的智能終端、一切新技術的載體。

但仍有從上述思維中跳脫出來的參與者,在他們看來:電動汽車首先是一輛「汽車」,但又不僅僅是一台汽車。

通用汽車就已經交出了這樣一張答卷。

2021年11月17日,上汽通用汽車帶來了首款基于奧特能純電平台打造的原生豪華純電中大型SUV凱迪拉克LYRIQ,以43.97萬元開啟預售,并将在2022年年中正式傳遞。

LYRIQ繼承了凱迪拉克一貫的豪華風格,沿用了鑽石切割和棱角分明的設計語言,車身超5米長、軸距超過3米。車内還配備了一塊33英寸環幕式超視網膜曲面大屏,同時搭載了全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以及全新VCS智能座艙系統,再加上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級輔助駕駛系統,為豪華中又增添了諸多智能基因。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來源:通用汽車

除了豪華和智能之外,「安全」二字也流淌在通用人的DNA中。

要知道,盡管當下智能電動車的新産品層數不窮,新入局者們正在不斷用新技術重新整理着智能的上限,這些也往往都被放置于聚光燈之下賺取眼球。

但實際上,閱聽人對于智能電動車的「安全」憂慮并未完全被解決,而這兩個字,才是一台車最本質也最關鍵的要素。

在凱迪拉克LYRIQ車型上,「安全」的底氣來自于Ultium奧特能電動車平台。

現階段,電池仍然是消費者最大的安全憂慮,要知道,一切智能化體驗都會在一場起火事件面前光環散盡,将閱聽人對于電動汽車所建立起的信心重新打落至谷底。

為此,對于電池,奧特能電動車平台選擇了更為嚴苛的安全測試标準,它經過了針刺實驗、抗擠壓實驗和抗跌落實驗,并且都是以國際要求的2-3倍進行測試驗證;對熱失效後電池狀态的安全穩定要求達到50分鐘以上,遠超國際安全标準,這樣從源頭就提升了電池的安全性。

而更具颠覆性的一個設計是,奧特能電動車平台取消了電動車内複雜冗長的線纜,而是改用利用無線連接配接的電池管理系統(wBMS)。

為什麼說這一設計是颠覆性的?由于在電動車上,線纜通常用來協同管理電芯和電池模組,扮演着神經系統的角色,但同時,這些線纜也在無形中增加了電池包的重量,隻能犧牲續航裡程為其讓位。

但在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的wBMS中,90%的線束和插頭在車内消失了,而這部分空間可以容納更多的電芯,車輛的續航裡程也将提升。最關鍵的是,這種無線的設計降低了因插頭、線纜老化而造成的故障率,提升了系統的安全性。

進一步來說,wBMS使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的内部空間更為靈活,對于未來的電池技術也有更多選擇的空間。目前,奧特能平台可以适配磷酸鐵锂和三元锂電池,而未來,當锂金屬電池和固态電池成為主流的時候,奧特能平台也能适時切換。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來源:上汽通用

對于電動車的心髒——“三電系統”,奧特能電動車平台實作了100%的電芯DRC(直流内阻)檢測,這讓奧特能平台可以實作電芯品質的統一化,減少短闆。

同時,奧特能平台還手握智能監控系統、納米級航天材料氣凝膠、安全閥和排氣通道的專利設計、防拉弧設計、內建式全獨立液冷系統、氣凝膠防火毯七重技術保護,有效隔絕電芯之間的熱量。

而在最外層的實體結構上,奧特能電動車平台采用了「井」字結構,由37.5%的超高強度鋼和約61%的高強度鋼構成,抗擠壓能力達到了國标要求的三倍。真正做到讓電動車生來更強。

在汽車趨于智能化的程序中,「安全」所涉獵的範圍也在擴大。

随着科技不斷演進,自動駕駛的輪廓已經愈發清晰。但和電池安全一樣,一切自動駕駛繪制的美好藍圖都會被萬分之一的意外所打破。

是以,在激進和克制中,通用汽車選擇了後者。凱迪拉克LYRIQ搭載了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級輔助駕駛系統,包括三重感覺保障——毫米波雷達、攝像頭、高精地圖。而輔助駕駛功能在這三重保障均開啟的情況下才會啟動。

全鍊條就位

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是點燃巨變的火苗,而“中國市場是推動通用汽車電動化變革的關鍵力量”,柏曆在CES媒體新聞交流會上表示。

目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風頭正勁,剛剛結束的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作了352.1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6倍,第七年坐穩了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位置。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也在通用汽車2021年更換全新企業辨別之際說過:“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也是全球創新中心和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研發與應用的前沿陣地。”

從“奧特能”這一名字就能看出——這是首家傳統車企為智能純電平台賦予中文名稱,這不僅傳遞了通用汽車對于電動化轉型的笃定,也預示着通用汽車即将在中國市場大展身手。

而在上汽通用汽車在打出LYRIQ這第一張牌之前,其背後的全鍊條新能源體系也已經搭建完善,它深谙一個道理:走得穩比走得快更重要。

2021年4月,上汽通用汽車釋出其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戰略,預計到2025年,相關投入将超過500億元,并将基于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推出10款以上國産新能源車型,覆寫旗下三大品牌以及多個品類和細分市場。

豪擲500億元中最重要的布局之一就是奧特能超級工廠。2021年10月15日,上汽通用汽車奧特能超級工廠在上海浦東新區金橋正式投産,規劃産品線覆寫輕混、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等全系新能源車電池系統。可以說,這座工廠支撐着上汽通用汽車未來三年的産品規劃。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奧特能超級工廠可謂将本土化的優勢發揮到了極緻。據官方資訊,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目前實作超過95%的零部件本土化采購,要知道,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也才達到90%,僅是這段零部件接近90%國産化率的過程,已經能支援Model 3在3年内實作5次降價了。

而奧特能超級工廠95%的零部件本土化采購意味着上汽通用汽車在未來産品的價格上擁有較高的讓利權,産品也将具有價格的優勢。

在過去,不管是傳統的外資還是合資車企,目前為止,在面向智能電動車轉型的過程中還鮮有成功的先例。一方面是由于其上一代産品主要是來自于油改電平台,其次就是智能化的程度無法跟上中國網際網路一代的需求。

但上汽通用汽車想要打破這個固有印象。在平台開發初期,奧特能平台就注入了對中國消費者的深入洞察和思考。位于上海的泛亞技術中心從頭到尾參與了這一平台的開發工作,某種程度上來說,基于奧特能電動車平台打造的産品将更加符合中國使用者的需求。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在中國市場,上汽通用汽車還擁有一個業界稱道的試車場,在2012年建成的廣德試車場此前一直是國内最大、道路規模設施最完善的試車場地。

要知道,由于占地面積大、要求複雜,試車場一直是個稀缺的資源。而「測試」在車輛的研發周期裡面占據了不小的部分,無論是新車型、還是車型更換零部件,都需要到試車場進行測試驗證。

對于上汽通用來說,廣德試車場的存在讓它免去了“買票排隊”的境況,這将大大縮減車輛的研發周期。

在有了全鍊條的保障之後,上汽通用汽車基于奧特能電動車平台,引入國内市場的首款純電車型——凱迪拉克LYRIQ也從一而終地遵循着一輛智能電動車的開發邏輯。在營銷模式上,凱迪拉克LYRIQ也将向新的時代靠攏。

截至1月15日,凱迪拉克在上海、杭州、南京、鄭州、廣州、深圳、成都7座城市,已經開出了11家“凱迪拉克IQ空間”。未來半年,凱迪拉克品牌還計劃在重點城市新開設10家“凱迪拉克IQ空間”。這意味着凱迪拉克正在逐漸适應新能源汽車市場和使用者的全新思維方式,有序推進其“共創-共生-共融”創新營銷模式。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不論是汽車行業還是其他,輿論都喜歡将「後浪」和「前浪」做比較。和無包袱一身輕的新勢力相比,傳統主機廠的轉身沒有那麼輕盈。但這些曆史的經驗也告訴他們,不做快的事,隻做對的事。

不管是産品實力,還是背後的全鍊條賦能,凱迪拉克LYRIQ吹響了“集結号”,上汽通用汽車已經做好了準備。

電動化時代,巨頭主機廠還能否“飛天遁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