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用“抛棄”蘋果

撰文/ 張   鷗

編輯/ 溫   莎

設計/ 師   超

愚人節之際,通用汽車公司宣布了一個引發網友熱議的新聞——未來的電動車型不會包括蘋果CarPlay或Android Auto。

也就是說,不久之後打算購買通用品牌的車主們無法再使用智能手機投屏系統,而是采用車載的谷歌資訊娛樂系統。這一決定不會影響任何已經上市的通用車型,也不會影響未來幾年内以汽油或柴油為動力的汽車,隻針對電動汽車。

通用在一份解釋新戰略的資料中介紹道,這一決定旨在提供“無縫通路”由谷歌驅動的新資訊娛樂系統,包括谷歌地圖、谷歌助手、Audible、Spotify等原生版本。

“随着我們電動車規模的擴大和Ultifi軟體平台的推出,我們可以在車載技術和空中更新方面做得比以往更多。所有這些都使我們能夠不斷改善在各個品牌中提供的客戶體驗。”通用汽車的首席數字官愛德華·庫默(Edward Kummer)說。

他表示,該舉措有希望帶來更多訂閱服務收入。該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來自訂閱服務的年收入達到200億至250億美元。

鑒于Android Auto屬于谷歌,事實上被抛棄的似乎隻有蘋果。也就是說,在蘋果與谷歌争奪北美汽車儀表盤的道路上,谷歌赢下了一局。

消息釋出之後,通用很快從媒體、網友那裡收到了“離譜”“目光短淺”的回報。

在軟體定義的汽車時代,選擇更加內建的資訊娛樂系統,把資料留在自己手中,向客戶收取訂閱費用,确實是一個增加收入的重要舉措。問題是,潛在客戶已經習慣于CarPlay或Android Auto,大多數消費者希望至少手握選擇權,能夠決定如何在車内導航、聊天以及聽音樂,而且,事實上,很多人依舊不太熱衷于車載訂閱服務。

除此之外,蘋果公司的CarPlay一直以來廣受歡迎。

蘋果在2022年的資料顯示,在全球範圍内銷售的新車型中,98%支援CarPlay。根據一項調查研究,56%的司機在選購車輛時會檢視這一功能,23%的司機甚至根本不會考慮購買沒有CarPlay的車輛,48% 的購車者希望在他們的下一輛車中使用CarPlay或Android Auto。

在幾年前通用首次宣布與谷歌達成協定,将這家科技巨頭的應用程式整合到車隊時,曾有記者問道,如果客戶希望,他們是否仍然可以在車輛的顯示屏上投屏自己的手機?通用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而如今限制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決定很顯然是對這一立場的颠覆。

早些年前,豐田汽車公司也曾有過不希望将内部空間讓給科技公司的想法,僅僅幾年之後,他們就妥協了,現在豐田的主要車型都可以安裝CarPlay或Android Auto。

其他大部分汽車公司都確定自己的車輛支援CarPlay,尤其是新來者。極星已經将CarPlay引入其汽車;Lucid也宣布了CarPlay将登陸其Air轎車,并會成為未來汽車的一部分。這兩家汽車制造商都看到了市場的需求。

負責通用汽車數字業務溝通的凱莉·庫西納托(Kelly Cusinato)說:“這都是為了給未來的電動車客戶創造一個更好、更綜合的體驗,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将獲得所有需要的東西,甚至更多。”

通用限制使用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舉措預計将從2024年的雪佛蘭Blazer電動車開始,他們希望擷取更多關于客戶的駕駛、收聽和充電習慣的資料,為未來的訂閱産品提供資訊。

他們強調,這一決定的主要動機是提供與導航和其他車載系統更緊密的內建,改善未來電動車主的導航和充電體驗,例如,當車主前往充電站時,車輛的原生軟體可以開始預熱電池,以便為快速充電做好準備。

庫西納托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這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充電裡程,并盡可能縮短客戶在充電站停留的時間。比起手機,車輛本身能夠做到更多。”

該公司數字駕駛艙體驗執行總監邁克·希姆切(Mike Himche)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有很多新的駕駛輔助功能,它們與導航結合得更加緊密。我們不希望在設計這些功能時,依賴于人的手機。”

自2019年以來,通用一直與谷歌合作,開發用于未來電動汽車的軟體。在推出時,該軟體将提供對谷歌地圖和谷歌助理的通路,并在八年内不收取額外費用。

谷歌也一直在與其他主要的汽車制造商達成協定,以使用其本地資訊娛樂軟體。

該公司提供兩種産品:谷歌内置(Google built-in),即汽車直接将谷歌助理、谷歌地圖和谷歌遊戲商店等應用內建到汽車中;安卓汽車作業系統(Android Automotive OS),即汽車的整個資訊娛樂系統在安卓系統上運作。

蘋果即将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新版CarPlay,采用了全新的設計,以接管汽車資訊娛樂系統的更多部分,包括儀表盤和其他資料。正在期待着該公司新産品的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或許可以把通用公司旗下品牌移除候選名單了。

來源/ The Verge,Ars Technica,作者:Andrew J. Hawkins,Roberto Baldwin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違規轉載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