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豐田賽那,2021年新晉加價神車。30.98萬元的起售價,上市之初終端甚至要加價10萬裝潢才能提車,甚至這車還被爆出,在某些4S店想要買到賽那,居然還要給銷售塞紅包!這樣的市場局面顯然缺乏足夠的理性,也難以長久。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老實講,中國消費者并不是“傻瓜”。雖然咱們接觸汽車的時間比較短,但經過差不多二十來年的沉澱,消費者也完全具備了區分一台車價值的能力。但偏偏有像豐田賽那這樣的車型或者品牌不信邪,非要把消費者當幼稚園學生,最後隻有落得無人問津的局面。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用“大起大落”來形容賽那的現狀可以說再合适不過了。如果你正關注賽那這款車的話,并且從上市至今還沒有入手,那麼你肯定“熟知”銷售态度的轉變的過程。而現在,賽那不加價了,可銷量卻啪啪打臉,資料顯示,2021年12月,豐田賽那銷量僅為932輛!這與賽那月銷6000輛的産能規劃無疑有着巨大的差距,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賽那即便平價銷售也無人問津呢?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在老王看來,即便抛開産品力本身不談,賽那上市之初的這波“騷操作”恐怕才是它丢失市場的始作俑者!因為對于豐田來講,恐怕他們自己都沒有搞清楚買賽那的到底是怎樣一群人?他們還是想着拿埃爾法的套路來營銷消費者,可殊不知選擇賽那的群體與選擇埃爾法的群體之間的鴻溝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跨越的。埃爾法作為一台偏向豪華的MPV,它的目标群體要麼就是明星,要麼就是富豪們的保姆車,總之埃爾法服務的都是“有錢人”。但選擇賽那的消費者是怎樣一類群體呢?他們也許是中産階級,也許生活得比較富裕,但絕對不是視金錢如糞土的一群人,他們在選擇賽那時也會對比漢蘭達,或者GL8、嘉華、奧德賽,這也意味着賽那在他們心目中并不是唯一的選擇。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但或許是過于自信,又或者為了賺取足夠的單車利潤,賽那卻在上市之初大搞加價,毫不避諱。最後銷量起不來,車賣不動,又隻好打回原形原價銷售,你說還有人會信任廣汽豐田,或者賽那嗎?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說回賽那産品本身,作為一台MPV,賽那肯定是合格的。但這并不意味着賽那的産品力就已經到了不可替代的程度。入門車型高達30.98萬元的起售價,不僅和北美市場拉開了巨大差距,即便對比起同平台兄弟SUV漢蘭達也高出了一大截。如果對配置再有點需求的話,賽那的頂配車型售價則要去到40.58萬元,相當昂貴!

賽那銷量翻車,平價也沒人買?點評:潮水褪去,方知誰在裸泳

特别對于商務消費者來講,賽那一來價格過高,二來同等價位車型配置不如GL8陸尊,甚至在整車舒适度上,賽那也是明顯偏家用的屬性,與GL8這類純粹的商務MPV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同樣的,對于家用消費者而言,擁有北美血統的賽那最大的問題就是尺寸過于龐大!對于中國一二線城市的适應性并不算優秀。多年以前,和賽那定位類似的克萊斯勒大捷龍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後這款車也退出了中國市場。其實對于家用消費者來講,他們不一定會用到賽那的大空間,相應的,本田奧德賽的尺寸也能舒服地乘坐七人,同樣也是混合動力,整車占地面積更小,價格更便宜,不是更實惠的選擇嗎?

寫在最後

老實講,從事汽車行業這麼些年,也見過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加價。有的車加價是為了情懷,也有的車加價是因為市場需求關系。但像賽那這樣一來沒有搞清楚市場供需關系以及自身産品定位之前就盲目自信加價的車型屬實頭一回遇見。如今,當市場回歸理性,潮水褪去之時,人們自然能夠看清,到底是誰在裸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