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戰争犧牲的最高将領張自忠,日寇為之動容,蔣介石扶棺痛哭

抗日戰争犧牲的最高将領張自忠,日寇為之動容,蔣介石扶棺痛哭

抗日戰争期間,有無數壯烈犧牲的英勇将士,而有一位将領雖然在犧牲後也得到了人們的尊重,但是生前卻備受争議。這位将領就是張自忠,他犧牲時,日軍出于對他的敬仰,于是就下令飛機停止轟炸一天以保護他的遺體。靈柩運回南京後,蔣介石親自主持國葬,舉國為之哀悼。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前,如何處理城内的百姓和衆多傷兵,成了十分棘手的問題,當時的情況,必須要留下一位位高權重的人,來和日本人周旋。所有人都明白,眼下這個情況,誰要是和日本人坐在談判桌上,漢奸的罵名怕是洗不脫了。關鍵時刻,還是張自忠挺身而出,留下來和日本人周旋。日軍進城後,果然拿全城百姓和傷兵威脅張自忠,張自忠為了保全北平城,隻能忍辱負重,答應日本人的條件。

消息傳出,全國激憤,指責委員會通奸賣國。而作為此次談判的主持,張自忠自然成了全國聲讨的主要目标。

抗日戰争犧牲的最高将領張自忠,日寇為之動容,蔣介石扶棺痛哭

其實,早在1933年張自忠就曾經和日軍交過手了。那時張自忠率軍在長城抗戰中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經過頑強作戰,最終在長城一帶成功阻擊了日軍。

随着北平局勢穩定,張自忠也得以脫身南下,但此時的張自忠,不得不忍受着外界輿論的沖擊和壓力。甚至當他的專列到達南京時,這位忍辱負重的将軍,居然被早已等待的愛國學生和記者包圍了,沒人了解張自忠的良苦用心,甚至蔣介石也密電張自忠,最好不要在南京停留,最好不要出現在公共場合。

張自忠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領袖明哲保身不為自己洗刷冤屈,自己一心想要保衛的人民,卻将自己當成漢奸謾罵,更甚至,一些媒體甚至編排自己的名字,以“自以為忠”作為報紙頭條怒斥自己的漢奸行徑。

雖然長時間被外界誤解和自責,張自忠卻沒有自暴自棄,他一直都在尋找能為自己正名的機會。血戰台兒莊,張自忠率軍血戰日軍精銳師團;到1940年5月,日軍投入了大量兵力和先進武器發動了棗宜會戰,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也親自率軍迎敵。

抗日戰争犧牲的最高将領張自忠,日寇為之動容,蔣介石扶棺痛哭

在這場戰役中,雙方都抱着必勝的決心,是以打得十分激烈。雖然張自忠率領将士們頑強抵抗、奮勇還擊。但由于日軍的人數實在是多,而且清一色使用的都是最先進的武器裝置,是以,張自忠帶領的一千五百多士兵,被六千多名日軍包圍了。無奈,張自忠隻得向南瓜店旁邊的十裡常山撤退。

不過日軍并沒有放棄對他們的追擊,之後,日軍又多次對張自忠部隊發起沖鋒,都被張自忠帶領将士們一一擊退了。張自忠率軍與日軍一直奮戰到5月16日下午,但不幸的是,張自忠帶來的戰士們全都壯烈犧牲了,而張自忠也身中數槍,犧牲在了戰場上。

抗日戰争犧牲的最高将領張自忠,日寇為之動容,蔣介石扶棺痛哭

在張自忠以身殉國的那天,三十八師的師長黃維剛帶領敢死隊隊員,拼死從日軍陣地搶回了張自忠的遺體。而由于經常與張自忠打交道,是以,日軍對這位為國犧牲的中國将領也有幾分敬意。因為害怕損害張自忠的遺體,于是就下令飛機暫停轟炸一天。

1940年5月28日,張自忠的棺木順着水路進入重慶碼頭,蔣介石率衆親自前往迎接。而蔣介石見到張自忠的棺木之後,當衆抱棺痛哭。

張自忠将軍是為國捐軀,曆史不會忘記他,人們也會永遠銘記他。這位被人民誤認為是漢奸的将軍,一直忍辱負重,正如他通電裡“事實勝于雄辯,必死而後能生”的誓言一樣,面對深深的誤解,他沒有過多的言語解釋,而是用生命诠釋了自己對國家民族的忠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