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的一天,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家在親屬的陪同下,從黑龍江來到了河北保定的38軍駐地。見有人來訪,門口的警衛過來詢問老人家有什麼事情,老人沒有立刻回答,隻是對警衛說他得見一下上司。警衛覺得老人家應該是有正事,就把老人帶進了接待室,叫來了部隊的謝幹事。看到主事的人過來,老人的表情變得激動起來,顫顫巍巍上前,緊緊拉住謝幹事的手然後說:“我是來核對身份的,我是40年前的烈士!”在場的人都驚訝不已,這時老人又從随身攜帶的布兜裡掏出一本殘疾證和一冊教材,指着教材上一篇課文說:“這上邊說的就是我!”謝幹事接過殘疾證和課本,仔細一看大驚失色,反應過來之後立刻回握住老人的手問:“所有人都以為您在戰場上犧牲了,這麼些年您去哪兒了?”這位老人到底是誰?已經被寫入教科書的烈士怎麼又奇迹般地“複活”了?他經曆什麼?他又為什麼必須從黑龍江遠道而來呢?

李玉安
點關注不迷路,新來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既可觀看往期内容,也不錯過下期精彩。
“我叫李玉安,是335團3連的李玉安。”
老人家是一位“犧牲”了40年的烈士,名叫李玉安。而這一切的故事,都是源于那場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戰争。當年魏巍那一篇
《誰是最可愛的人》
入選教科書,
文章的主人公的正是包括李玉安在内的13位志願軍烈士,
他們在北韓戰場上英勇無畏、為國捐軀的偉大事迹,感動和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
松骨峰激戰
李玉安的老家是在河南台前,家裡世代種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後來抗日戰争爆發,中華大地多個地區被日本侵略者占領,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百姓民不聊生。田種不下去了,
16歲的李玉安開始到東北打工。
後來抗日戰争取得勝利,日本人撤出東北,李玉安以為終于可以結束颠沛流離的生活,安心種田了,沒想到
國民黨方面意圖對國家實行獨裁統治,和共産黨展開了内戰。
為了實作國家的和平穩定,讓自己過上安定的生活,
李玉安加入了中國解放軍,
開始跟随部隊四處作戰。解放戰争中,李玉安先後參加了四平會戰、遼西會戰以及渡江戰役和平津戰役等多次戰役,從冰天雪地的東北一直打到之前從來沒去過的廣西,表現勇猛,立下了不少戰功。
抗美援朝
新中國成立之後,北韓爆發内戰,西方列強為了給自身謀取利益,組建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到北韓半島“攪局”,北韓内憂外患之下無力抵抗,向大陸發起求援。雖然當時的中國也是剛剛穩定下來,正處于百廢待興之際,但唇亡齒寒的道理連老祖宗都懂,更不用說身經百戰的共産黨部隊了。中央早就看出了侵略者潛藏在皮囊之下的巨大野心,知道如果不讓他們知道中國已經發生完全的改變,不再是當初那個任人宰割的軟弱國家了,下一個被這樣無端侵略的必然是和北韓接壤的大陸。是以
國家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号,組建中國志願軍前往北韓戰場,和聯合國軍進行作戰。李玉安也跟随部隊踏上了異國征程,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到達北韓僅僅一個多月,他就遭遇了一場激戰,險些命喪黃泉。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中,
志願軍38軍
因為在第一次戰役中作戰不利,被指揮官罵了個狗血淋頭,于是開始總結經驗教訓,奮發圖強,在第二次戰役一開始的時候,靠着超乎常人的體力和意志力,
隻用了差不多14個小時的時間,就急行軍72.5公裡,搶占了平壤公路上的三所裡地區,
将對面的美軍趕進了志願軍提前劃定好的包圍圈,還炸掉了三所裡背後的大同江大橋,成功阻斷了美軍和南部援軍彙合的路線。
抗美援朝志願軍沖鋒
戰鬥結束後,38軍一雪前恥,衆将士們開始高聲呼喊“
第38軍萬歲
”,這支部隊也有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外号“萬歲軍”。
李玉安就在這“萬歲軍”中,他是38軍112師335團一營三連的一位副班長。
335團是38軍的精銳部隊,11月初剛剛在第一次戰役的“飛虎山狙擊戰”中大放異彩,面對聯合國軍一萬多人的武裝部隊也絲毫不懼,直接消滅對方1800多人,俘虜幾百人,逼得聯合國軍撤退,成為一支功勳部隊。
1950年11月30日,李玉安的部隊接到指令,前往松骨峰一帶,截住美軍第2師第九團,阻止他們向南邊的聯合國軍大學營潰逃。
正值寒冬臘月,38軍剛剛用極短的時間翻過雪山,渡過冰冷的青川江,到達指定地點進行休整,包括李玉安在内的所有人都是疲憊不堪。但為了攔住撤退的敵軍,他們還是打起精神,和面前裝備精良的美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李玉安所在的三連駐守的
松骨峰,雖然隻是北韓北部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包,卻位于平壤公路南部的咽喉之處,是美軍向南邊撤退的必經之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剛剛到達合适地點,三連這邊還沒來得及挖戰壕,修建防禦工事,就和匆匆逃到這邊的美軍打了照面。看到駐紮在松骨峰的志願軍這邊隻有一個連的兵力,裝備還很落後,美軍毫不猶豫地展開了攻勢,數不清的汽車、坦克和步兵向李玉安他們沖過來。
志願軍狙擊
三連隻有一百多人,人數對比懸殊,好在還有一些機槍、火炮和火箭筒,被連長統統拉上陣地,剩下的戰士們就用手中的武器瞄準一個個沖上來的美軍,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進行狙擊。靠着這樣的辦法,他們在
短短四個小時之内就擊退了美軍發起的四次沖鋒,消滅了三百多個敵軍。
但沒有防禦工事,三連自己也損失慘重,四次戰鬥過後陣地上到處是戰友的屍體,剩下的人也都成了傷員,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
但是這個時候在松骨峰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三連這邊是損傷過半,對面的美軍卻還有不少的有生力量和重型武器。三連戰士們還在苦苦支撐,急着撤退的美軍卻是準備速戰速決了,畢竟他們害怕再拖下去志願軍的大部隊會前來支援。美軍開始調集重型武器,很快,30多架飛機、18輛輛坦克和數十門榴彈炮就被迅速運到松骨峰,一聲令下,
美軍開始對這一片地區進行地毯式的狂轟濫炸,甚至還為了全殲志願軍使用了汽油彈。
松骨峰狙擊戰(油畫)
汽油在陣地上熊熊燃燒起來,整個松骨峰變成了一片火海。但是飛濺的彈片和炙熱的烈火并沒有讓三連戰士們放棄,他們依舊握緊了手中的武器,在火海中和敵人頑強地進行着戰鬥。時間又過去四個小時,美軍還是沒有拿下松骨峰,但三連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子彈打光了,炮彈也用盡了,陣地上屍橫遍野,
整個連隊能站起來的隻有李玉安、副連長、通訊員和其他幾個戰士,總共6人,剩下的不是已經犧牲就是傷勢過重。
看到志願軍所剩無幾,美軍再一次向松骨峰發起沖鋒,已經沒有武器可用的
三連戰士開始用槍托、用刺刀,和敵人開展“白刃戰”,殊死搏鬥。刺刀也卷了刃,就用石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敵人貼身肉搏。
就這樣,在三連将士們的拼死堅守下,對面的美軍一直沒能從松骨峰突破,大部隊也是以獲得了更多的作戰時間,将撤退的美軍一一追上殲滅。
等到魏巍等人帶着支援的部隊趕到松骨峰,陣地上已經看不到一位活着的士兵了,有的三連戰士冷硬的身軀甚至還保持着臨死時候的戰鬥狀态,死死地掐着美軍的脖子。這悲壯慘烈的一幕讓人落淚不已,
魏巍在相關資料中尋找三連戰士們的名字,但是隻找到了十三位,
他将包括李玉安在内的這十三位英雄的名字記錄下來,撰寫了一篇紀念散文,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後來這篇文章被選入國文課本,直到2001年才撤下,這些戰士們的姓名也被全國人民所熟知和贊頌,
李玉安也成了所有人印象中的“烈士”。
李玉安幸存
但是文章開頭我們知道了,李玉安本人是活得好好的,那這個大烏龍是怎麼造成的呢?這背後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一來呢是因為當時松骨峰一戰非常慘烈,在美軍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很多志願軍戰士都是斷腿斷腳的,後來汽油彈爆炸之後,不少三連戰士葬身火海,屍體也被燒得面目全非,随着時間的推移更是和周圍的灰燼、碎石、彈片等糾纏當機在一起,打掃戰場的士兵根本無法進行整理和辨認,隻能将他們就地掩埋。
李玉安之前受傷非常嚴重,他的胸部被子彈打穿,頭也在轟炸中被石頭砸傷,失血過多加上頭疼,導緻他在戰場上昏迷過去。
後續戰士們可能以為他已經犧牲了,就将他和戰友的屍體整理到一起,還立了個碑。
松骨峰狙擊戰
但是李玉安着實是福大命大,七八個小時之後他竟然慢慢醒了過來。在求生欲的驅使之下,李玉安靠着強大的毅力爬出了土堆,拖着受傷的身體跌跌撞撞地走下松骨峰。到了山下,李玉安實在撐不住了,再次昏倒在路邊,不過幸運的是因為這裡距離平壤公路很近,剛好有一隊北韓士兵經過,他們救起了李玉安,把他帶了回去,等他清醒了又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志願軍駐地。
因為傷勢實在是過于嚴重,志願軍的戰地醫院條件有限,無能為力,就用飛機把他送回了國内的醫院。
回到國内的李玉安先進了一家普通醫院,但是沒想到因為時間拖得太久,他胸口的槍傷感染嚴重,病情急劇惡化,這家醫院的大夫也束手無策。但是部隊還是不肯放棄這位好不容易在戰場上撿回一條命的英雄,于是又把他轉移到了
中南軍區的第一陸軍醫院
進行專家會診。
專家仔細檢查過後表示李玉安現在很危險,再晚些時候他的槍傷可能就會引發敗血症,第一陸軍醫院的醫護人員趕緊對李玉安進行手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他從鬼門關上搶了回來。後來
李玉安在陸軍醫院休養了三個月,前前後後做了八次手術,病情才逐漸好轉。
志願軍戰士接受救治
第二個原因就是之後李玉安的做法了。住院的時候
李玉安沒有跟人提起過自己的功績,也一直沒有向醫院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們隻知道他是個從北韓戰場上下來的重傷員。
傷好之後李玉安想要再次回到北韓戰場上去,不過被醫生阻止了,醫生說他的身體已經落下了不少的病根,不适合再進行激烈的戰鬥了。
後來抗美援朝戰争取得了勝利,三連沒剩下幾個人了,志願軍部隊都陸陸續續回國進行整改,李玉安不知道該怎麼去聯系之前的戰友,也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已經大不如前,就算
再回到部隊上也是添麻煩,索性就直接領了《殘疾證》在當地轉業了。
也正是因為一直在醫院修養,後來直接退役,他不知道戰場上後續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被魏巍寫進文章裡,成了為國捐軀的英雄烈士。
不過當時的李玉安不知道情有可原,可難道40年來他一直都絲毫不知情嗎?參與過松骨峰戰役的戰友們随着課文和報道成了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李玉安也讀到了課文,為什麼直到現在才站出來呢?是因為悶頭種地,消息閉塞嗎?
李玉安和戰友
其實不是的,
李玉安早在1964年就已經知道自己成為“英雄烈士”這件事情了。
那一年他來縣城辦事,竟
意外遇見了曾經一起在前線戰鬥過的戰友王久海,
兩人見面都驚喜于對方還活着,當年的鐵血軍人抱頭痛哭起來。哭了一會兒,王久海又破涕為笑,告訴他自己和其他人一直以為他犧牲了,當年還參加過部隊給他舉辦的追悼會,他被追封為戰鬥英雄,還被寫進了教科書裡。
得知這件事情,李玉安從縣城回來之後就找到還在上學的女兒,讓她給自己念一遍《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聽着課文裡記述的名字、地點和戰鬥場景,李玉安确定了上邊描寫的那個人就是自己。年幼的女兒讀完文章,十分好奇地問自己的父親:“爸爸,這裡邊寫的那個英雄李玉安是你嗎?”李玉安沉默片刻,摸着女兒的頭說:“
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多的是,不是我。
”但其實他的心中早已一片酸軟,轉過頭去就流下兩行熱淚。
當着家人的面他都沒有承認,更不用說其他時候了。街坊四鄰都知道他當過兵,但
每當有人問起他是不是抗美援朝裡的那個英雄李玉安,他從來都是搖頭否認,隻說是恰好重名罷了。
地方上讓寫情況報告,他也從來隻是寫小時候家裡貧困,後來參了軍,參加過解放戰争和抗美援朝,具體的功績隻字不提。
李玉安和魏巍見面
為什麼他會選擇這樣做?自己在戰場上抛頭顱灑熱血立下戰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貢獻,這本來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不是嗎?後來有記者曾經問過李玉安原因,他也回答了: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
比起其他死在松骨嶺,永遠把屍身留在異國他鄉的戰友,他已經足夠幸運,
從部隊退下來以後就想過點平靜的生活,和家人安度餘生,不想麻煩國家,也不想被打攪;至于得到的那些
榮譽、名聲什麼的,都是過去掙下的,離開了部隊再拿以前的事情出來說,是倚老賣老“吃老本”,他張不開這個口。
知道了國家沒有忘記自己,還把事迹宣傳至今,他已經很知足了,抗美援朝犧牲了那麼多的戰士,有的甚至比他更小,比他做出的貢獻更大,自己隻是因為運氣好被人記錄下來,和其他的烈士相比已經是占了便宜。
李玉安出山
從醫院離開之後,李玉安去了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因為他年少時候曾在黑龍江打工“讨生活”,對這裡比較熟悉。之後他一直在糧庫工作,做過警衛、監裝員、保管員、加工員和檢斤員等等職位。其中檢斤員是最辛苦的,他負責監管一台大地秤,每年過手的糧食有上億斤。但這也是他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足足幹了20年,因為他一直兢兢業業,從不偏袒任何人,也從不渾水摸魚占國家的便宜。有人送他煙酒财物賄賂他,他從不為所動,
當地百姓都稱贊他為“公平秤”。因為工作認真,他還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李玉安稱糧食
不過在這期間,李玉安還是沒告訴過任何人自己就是《誰是最可愛的人》裡的那個“烈士”李玉安,沒有跟政府要過一針一線。即使他家裡條件一般,
子女6人一開始全靠他50多元的工資養活,生活不能說艱苦,但也絕不富裕。
那為什麼40多年過去了,隐姓埋名這麼久的李玉安卻在一大把年紀的時候選擇來到河北保定的38軍駐地,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呢?難道老英雄遇到了什麼困難?
時間線調回文章的開篇,謝幹事趕緊将李玉安的情況彙報給了上級上司,上司親自過來接待了李玉安。之後經過仔細的核實審查,他們确定了眼見的這個老人家就是原38軍112師335團一營三連的副班長李玉安,
是已經犧牲了40年的中國志願軍“烈士”!
李玉安和38軍上司
之後再經過詢問才得知,
老人家此次前來是為了自己的兒子。
原來李玉安的小兒子從小聽着父親講述軍隊裡的各種事情,也想要像父親當年一樣參軍報國、保護人民群衆。但是每個地方入伍的名額都是有限的,李玉安的小兒子條件雖然達标,但算不上是最優秀的,報名了幾年也沒被選上。眼看着馬上年齡就要超過要求了,一家人急得不行,李玉安也終于沒辦法了,打算打破自己堅持了四十年的原則,回到自己的老部隊38軍尋求幫助,最好是可以
讓自己的兒子也到38軍服役,父子兩一脈相承。
看着李玉安老英雄的一顆愛子之心,和他小兒子對國家的一腔熱血,38軍的将士們也是感慨萬千,最終同意了讓這位從小立志參軍的英雄後裔以特殊情況進入38軍的部隊。
犧牲的戰鬥英雄“死而複生”,好消息傳遍全國上下,這一刻李玉安的小兒子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印象中普通勤勉但是有些摳門的父親,竟然就是那個在北韓的松骨峰為國家和人民出生入死的戰鬥英雄李玉安。之後李玉安成了全國的焦點,各種記者群組織找上門來,鮮花和榮譽也都向他傾瀉而來,但年邁的
老人依舊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樸素和清醒,兒子入伍之後,他再沒有向部隊和國家要求過什麼,所有的資助和關照也都拒之門外
,即使是部隊邀請他去作報告,他也是輕輕松松地去,幹幹淨淨地回。
李玉安回到老部隊
1997年1月10日,李玉安真的離開了,他在遺書中寫道:“
把我的榮譽都還給國家吧,那是屬于所有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的。
”
結語
誰是最可愛的人?不是嬌美可愛的姑娘,不是風華絕代的明星,是像李玉安一樣堅強又偉大的軍人,他們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一切,為國家的安危抛頭顱灑熱血,
他們不僅是戰争年代最可愛的人,也是和平年代最可愛的人,是真正的英雄。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必定不缺少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必定有無數的先鋒。我們要銘記英雄的無私奉獻,傳承他們的精神,勇做先鋒,為祖國光芒萬丈的未來奮鬥!
李玉安雕像
視訊連結:
他是松骨峰戰鬥英雄,四十年後“死而複生”,隻為讓兒子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