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2月10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明确回應了美國此前否認“星鍊”衛星兩次危及中國空間站安全的說法,“推卸責任,轉移視線,非負責任态度”多個關鍵詞直接揭露的美國醜陋嘴臉。實際上,對于今年1月美國方面發給聯合國的相關照會除了滿嘴胡言的進行狡辯,更關鍵的目的則是避免承認“星鍊”的機動性能,為馬斯克“星鍊”計劃打掩護,以實作不可告人的目的。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去年12月3日,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向聯合國秘書長送出的普通照會中,早已将“星鍊”威脅介紹得清清楚楚。以星鍊-1095衛星為例,該星自2020年4月以來一直在高度555千米的軌道上平穩運作,但去年5月16日開始,這顆衛星開始頻繁機動,一度将飛行高度下降至382千米,而在7月1日,這顆衛星再度機動,與中國空間站出現近距離接近事件,出于安全考慮,當天晚些時候中國空間站采取緊急避碰措施。而地面監測資訊也證明了這一說法,監測顯示在7月1日淩晨星鍊-1095衛星軌道保持在373千米左右,但随後突然升至375千米左右,該高度恰好是中國空間站在軌飛行軌道,如果我方不進行緊急避碰,雙方發生摩擦乃至碰撞可能性極高。

而對于“星鍊”的突然機動,美方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也沒有提前向中國告知。此舉違背了《外層空間條約》第5條之規定,該條明确指出“各締約國應把其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發現的能對宇宙航行員的生命或健康構成危險的任何現象,立即通知給其他締約國或聯合國秘書長”,“星鍊”明顯威脅到了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的生命安全,是以作為締約方的美國完全有必要予以通知。有證據,有規定,美方所有“辯解”蒼白又無力。

事實上,“星鍊”橫沖直撞早已不是第一次,簡直就是惡行累累。就在去年4月,英國OneWeb 公司的網際網路衛星差點就與“星鍊”迎頭相撞,雙方最近距離隻有57.9米,完全就是擦肩而過,至于原因仍是“星鍊”的非正常機動。對于此次接近事件,連美國太空部隊也少有的發出了“預警警告”。根據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宇航研究小組公布的統計資料,“星鍊”每周發生至少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未來“星鍊”計劃一期1.2萬顆衛星全部完成部署,這種接近事件還将增加至少10倍。可以肯定,如果“星鍊”繼續在太空橫沖直撞,終有一日會與他國飛行器發生碰撞,屆時美國又該拿出什麼說辭?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2015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公布了“星鍊”星座計劃,通過三步走最終在低軌以及極低軌部署4.2萬顆衛星,以實作全球無死角覆寫的太空高速網際網路組建計劃,然而如此宏偉龐大計劃僅出自一家普通民營公司之手?這顯然不可能。從Space X發展軌迹來看,總能隐約看到美國軍方的身影,外界對此也是毫不隐晦的稱,該公司并非傳統自由市場意義上的商業公司,而是一家由政府資助,采取多模式采購的承包商。

2002年,作為PayPal早期投資人的埃隆·馬斯克建立了Space X公司,而該公司獲得的第一筆合同就來自美國國防部。2005年左右,美國國防部對小型載荷發射需求直線上升,此時Space X的第一個項目——獵鷹1号成為了潛在目标,該公司在進行商業融資過程中,美國防部和美國空軍都予以了資金支援,就連獵鷹1号的試射,也被準許使用美軍馬紹爾群島裡根發射場。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不過雖然得到了美軍支援,但該型火箭的發射過程并不順利,2005、2007、2008三年三次射全部以失敗告終。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發射過程中獵鷹1号搭載了3顆衛星,分屬于美國國防部和美國航空航天局,美軍再次現身。而在2008年9月獵鷹1号第四次試射成功之後,Space X直接赢得了總額近16億美元的NASA“國際空間站”貨運合同,這絕非一家普通民營公司能夠做到。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在巨額訂單的幫助下,該公司順利解決了資金問題,開啟了獵鷹9火箭的研制工作,而該型火箭的成熟,也令美軍方與其合作變得密切。當然受制于波音以及洛克希德·馬丁等老牌航天制造商的存在,雙方合作也是備受阻礙,不過2015年5月美國空軍還是決定向Space X頒發認證,準許其進入軍用市場,未來可承擔軍事衛星和間諜衛星的發射任務,同時還可執行和國防安全相關的太空任務。在獲得認證的次年4月,美國空軍還将一項總額8270萬美元的GPS-3導航衛星發射合同交由Space X完成,截止2021年底,Space X已承擔了美軍至少5顆GPS-3導航衛星的發射任務。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當然如果認為合作僅限于衛星發射,那可太低估了雙方的真實意圖。2020年10月美國太空發展局對外證明,Space X公司獲得了一份總額1.49 億美元的合同,該公司将利用其位于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星鍊衛星工廠,為美國國防部生産飛彈追蹤衛星。除此之外,對于目前火熱進行的“星鍊”計劃,美軍也沒放過,2019年美空軍花費2800萬美元,利用“星鍊”衛星進行了加密測試。從起步初期就得到了美軍照顧,随後還大單不斷,誰還敢說這是一家普通民營企業?

從此前美軍與Space X的合同來看,雙方合作内容主要都是圍繞着衛星發射來進行,但實際上,随着“星鍊”計劃的日益完善以及Space X技術積累日漸成熟,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軍方與Space X的聯系将更加緊密,尤其是“星鍊”計劃更是合作的重中之重。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近年來随着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的成功研制與列裝,美國反導壓力越來越大,在此之前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預警部分主要依靠預警雷達、地基雷達、海基雷達,同時還包括預警衛星提供太空監控。從這套預警系統來看那可是十分完善,然而随着飛行軌迹愈發多變的高超聲速武器的誕生,正常地面預警雷達已很難滿足要求,此時預警衛星高視角、廣視野、大覆寫的特點,使其已成為美軍反導系統的救命稻草。

就在去年5月中旬,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天軍發射場,利用“宇宙神”5運載火箭将一顆美軍“天基紅外系統”飛彈預警衛星順利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從美軍公布資訊來看,這顆衛星性能确實非常不錯,尤其是預警時間從此前的60-90秒提升到了10-20秒,翻了數倍。然而性能雖好,但價格卻不菲,僅這一顆衛星造價就達到了10億美元,即便是軍費世界第一的美軍,面對這個價格也有點吃不消了,此時,更為廉價的“星鍊”成為了美軍的又一選擇。前面曾提到,美軍将一份1.49億美元的飛彈追蹤衛星訂單交由Space X,而這筆訂單采購衛星總數為4顆,折合每枚采購價隻有3725萬美元,價格隻有“天基紅外系統”飛彈預警衛星的三十分一,價格差距明顯。當然不可否認,單就個體性能,确實高價版更出衆,但在美軍看來,性能優勢可以通過數量優勢彌補,如果未來“星鍊”衛星全部搭載或多數搭載預警裝置,依舊可以提供全天候無死角監控。

馬斯克的“星鍊”,不是純粹的民用衛星:可攔截350枚洲際飛彈

從“星鍊”衛星兩次變軌接近中國空間站可以看出,該衛星具備一定機動性能,使其在關鍵時刻成為美軍的太空武器。據了解,“星鍊”在設計之初曾研制了一套防撞擊系統,該系統可由衛星自主計算規避軌道方案,同時啟動自帶的推進發動機進行規避,利用這種靈活機動的規避能力,配合上4.2萬枚的衛星總數,“星鍊”完全具備摧毀他國衛星能力的。事實上,“星鍊”此前兩次非正常接近中國空間站,足可以視為是美軍在進行模拟碰撞測試,用意極其險惡。

當然僅摧毀衛星美軍并不滿足,洲際飛彈也是潛在目标。2018年,美國曾對“星鍊”攔截洲際飛彈進行了模拟測試,測試結果顯示350枚來襲洲際飛彈,“星鍊”全部攔截成功。雖然這僅是模拟測試,但毫不誇張地說,隻要“星鍊”組建完成,這絕對是美軍又一反導利器。根據馬斯克此前公布的資料,目前單顆“星鍊”衛星加上發射成本已控制在50萬美元以下,未來單價還将繼續下降,可以說這一價格比美軍現有反導攔截彈還要便宜,美軍怎可能不對“星鍊”心動。

除此之外,“星鍊”本身的高速率通訊保障、無人叢集遠端操控指揮、戰場情報資訊收集對美軍也同等重要。面對這一系列潛在軍事用途,美國政府對于“星鍊”打掩護,攪混水,乃至滿嘴謊言也就不難了解了,畢竟這是美軍繼續稱霸的又一“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