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盡可夫的主人公是誰?人盡可夫有什麼曆史故事?

公元前701年,鄭厲公姬突與權臣祭足鬧政治沖突,于是找來祭足的女婿雍糾,并對他說:"你嶽父太專權了,幫我殺了他,少不了你的好處!"雍糾回到家卻被妻子雍姬發現了他欲鸩殺父親,無奈之下,雍姬隻好問母親怎麼辦,怎料母親說了一翻話,終使雍姬成了人盡可夫的主人公。

公元前701年,春秋一霸鄭莊公病逝,其長子姫忽繼位為鄭昭公,而公子姫突因争奪王位失敗而不得不逃至宋國。

然而鄭昭公的權臣祭足出使宋國時,居然聯合宋國與公子姬突來一記絕地反擊,成功逼迫鄭昭公逃往衛國,在宋國和祭足的支援下姬突順利繼位為鄭厲公。

這一操作更讓祭足位極人臣,不但依舊享有原來的尊榮,還大權在握。鄭厲公繼位後想大展宏圖重振鄭國,但與祭足政見不一,無論做什麼都被制肘,有志不得伸。

是日晩上,鄭厲公輾轉反側,怎麼都睡不着,心想:"祭足權勢滔天,又黨羽遍布把持朝政,對孤是一大威脅,如此這般天下還是孤的天下嗎?我得想個辦法斬草除根!"

鄭厲公左思右想,忽地坐起來,大腿一拍,終于想到:"嗯!有一人可當此重任!"

原來祭足有一女祭氏,生得花容月貌,才色雙全。當初祭足與鄭厲王一起造反時,為表示對其的忠心,祭足便把女兒嫁給了鄭厲公的表弟雍糾。從此祭氏嫁雞随雞,名字"雍姬"由此而來。

人盡可夫的主人公是誰?人盡可夫有什麼曆史故事?

怎料鄭厲公反将一軍,叫雍糾跟在祭足身邊任職,名為倒插門女婿,實為暗中監控祭足。

第二天鄭厲公秘密把雍糾宣入宮中密謀,鄭厲公說:"吾弟啊,今兄遇一難題每日輾轉難寐,唯弟能解吾憂也!"

雍糾見鄭厲公講到如此地步,想必是十分要緊的事,馬上表态說:"臣當鞍前馬後,為主公分憂效勞。"

鄭厲公點點頭,說:"今祭足大權在握,卻好生不懂收斂,三番五次阻撓孤實施新政,乃國之大患也,今欲你大義滅親,為國誅殺之!"

雍糾打了個冷顫,他萬沒想到鄭厲公叫他誅殺其嶽父!

鄭厲公看出了他的遲疑,說:"且不說祭足隊乃國之大患,你又豈能甘心寄人籬下?孤承諾你,待事成,孤許你重金,城池若幹!"

雍糾喜出望外,立即叩拜接令,說:"臣将安排時機以鸩殺之!"

當晚雍糾懷裡揣着一瓶鸩毒即回家去,見到雍姬卻難以掩藏其心思,吃飯時不是掉筷子就是問西答東,眼睛愣是不敢與雍姬對望。

雍姬見他如此坐立不安,還時不時摸懷裡,心想:"夫君定有要事瞞我。"

雍姬拿起酒壺滿上兩酒杯,盈盈舉杯說:"夫君,妾身敬你一杯。"

"好、好、好!"雍糾正想接過酒杯,怎料雍姬手一滑,酒灑了他滿身。

人盡可夫的主人公是誰?人盡可夫有什麼曆史故事?

"哎呀,妾身給夫君更衣。"雍姬乘機想看他懷裡到底藏了什麼東西。

果然,一個小瓶子掉了下來,雍姬正要去撿,雍糾忙搶過說:"小心!這可是毒藥……"

在雍姬的軟磨硬泡下,他終是把鄭厲公要他殺祭足的事和盤托出,還千叮萬囑說:"老匹夫日常欺我太甚,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你萬不能壞我正事!"

服待雍糾睡下後,雍姬輕手輕腳的走出房門,她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隻得去尋母親出主意。

母親一聽都驚出冷汗來,心想:"果然是喂不熟的狼呀!"

母親平下心來細問:"雍糾待你如何?"

"甚善。"雍姬如實回答。

母親繼續問:"父親之于你又如何?"

"養育之恩永不能忘棄。"雍姬回。

母親點點頭說:"人盡夫也,父親唯一而已!所謂出嫁從夫,然夫亦依附你父親,今不知恩圖報,有何用?"

雍姬聽了恍然大悟,回到寝室亦不能寐,深深地思索母親的話:"我還年輕美貌,隻要有條件合适的話,任何一個男人都可以成為我丈夫,然父親隻有一個,丈夫怎麼能與父親相比呢?"

第二天雍姫已拿定主意,把雍糾郊外宴請嶽父并伺機鸩殺的計劃告訴祭足,祭足擺擺手,說:"為父自有主張。"

果然,酒宴當日,雍糾端起酒杯向祭足敬酒,祭足扮作無意長袖一舉,酒被撞灑在地,地上立馬起來一股濃濃的泡沫。

祭足大怒指着雍糾說:"大膽,畜生,竟敢用毒藥謀害于我!刀斧手何在?"

早已藏好的刀斧手聞聲而動,眨眼間将雍糾砍殺,并将其屍體懸挂示衆。

鄭厲公見事情敗露,趕緊逃至蔡國避難,祭足則重新迎鄭昭公回國複位。

人盡可夫的主人公是誰?人盡可夫有什麼曆史故事?

在這場政治陰謀中誕生了一個成語叫"人盡可夫",雍姬基于愛情與親情的考量,在"丈夫與父親"之間非要選其一不可,最後雍姬選擇了親情,這也代表了她認同了"丈夫沒有了還可以再找,任何一個男人都可以做我丈夫,而父親是獨一無二"的觀點。

然,随着歲月更替,"人盡可夫"不再擁有尊敬與愛護父親的本意,原本是一個與孝順相關的成語,日漸變成一個會被千夫所指的貶義詞,專指那些生活作風不撿點的女子或者出賣身體的煙花女子,成了一個讓人十分厭惡的成語。

這是雍姬始料莫及的,她是"人盡可夫"成語的主人公,卻成了可以把任何男人當成丈夫的淫蕩女人,真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也。

最後,我想說的是,就事論事,無論是誰,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都難以做出兩全的選擇,如果你是雍姬,你有更好的辦法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