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公元前701年,郑厉公姬突与权臣祭足闹政治矛盾,于是找来祭足的女婿雍纠,并对他说:"你岳父太专权了,帮我杀了他,少不了你的好处!"雍纠回到家却被妻子雍姬发现了他欲鸩杀父亲,无奈之下,雍姬只好问母亲怎么办,怎料母亲说了一翻话,终使雍姬成了人尽可夫的主人公。

公元前701年,春秋一霸郑庄公病逝,其长子姫忽继位为郑昭公,而公子姫突因争夺王位失败而不得不逃至宋国。

然而郑昭公的权臣祭足出使宋国时,居然联合宋国与公子姬突来一记绝地反击,成功逼迫郑昭公逃往卫国,在宋国和祭足的支持下姬突顺利继位为郑厉公。

这一操作更让祭足位极人臣,不但依旧享有原来的尊荣,还大权在握。郑厉公继位后想大展宏图重振郑国,但与祭足政见不一,无论做什么都被制肘,有志不得伸。

是日晩上,郑厉公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心想:"祭足权势滔天,又党羽遍布把持朝政,对孤是一大威胁,如此这般天下还是孤的天下吗?我得想个办法斩草除根!"

郑厉公左思右想,忽地坐起来,大腿一拍,终于想到:"嗯!有一人可当此重任!"

原来祭足有一女祭氏,生得花容月貌,才色双全。当初祭足与郑厉王一起造反时,为表示对其的忠心,祭足便把女儿嫁给了郑厉公的表弟雍纠。从此祭氏嫁鸡随鸡,名字"雍姬"由此而来。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怎料郑厉公反将一军,叫雍纠跟在祭足身边任职,名为倒插门女婿,实为暗中监控祭足。

第二天郑厉公秘密把雍纠宣入宫中密谋,郑厉公说:"吾弟啊,今兄遇一难题每日辗转难寐,唯弟能解吾忧也!"

雍纠见郑厉公讲到如此地步,想必是十分要紧的事,马上表态说:"臣当鞍前马后,为主公分忧效劳。"

郑厉公点点头,说:"今祭足大权在握,却好生不懂收敛,三番五次阻挠孤实施新政,乃国之大患也,今欲你大义灭亲,为国诛杀之!"

雍纠打了个冷颤,他万没想到郑厉公叫他诛杀其岳父!

郑厉公看出了他的迟疑,说:"且不说祭足队乃国之大患,你又岂能甘心寄人篱下?孤承诺你,待事成,孤许你重金,城池若干!"

雍纠喜出望外,立即叩拜接令,说:"臣将安排时机以鸩杀之!"

当晚雍纠怀里揣着一瓶鸩毒即回家去,见到雍姬却难以掩藏其心思,吃饭时不是掉筷子就是问西答东,眼睛愣是不敢与雍姬对望。

雍姬见他如此坐立不安,还时不时摸怀里,心想:"夫君定有要事瞒我。"

雍姬拿起酒壶满上两酒杯,盈盈举杯说:"夫君,妾身敬你一杯。"

"好、好、好!"雍纠正想接过酒杯,怎料雍姬手一滑,酒洒了他满身。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哎呀,妾身给夫君更衣。"雍姬乘机想看他怀里到底藏了什么东西。

果然,一个小瓶子掉了下来,雍姬正要去捡,雍纠忙抢过说:"小心!这可是毒药……"

在雍姬的软磨硬泡下,他终是把郑厉公要他杀祭足的事和盘托出,还千叮万嘱说:"老匹夫日常欺我太甚,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万不能坏我正事!"

服待雍纠睡下后,雍姬轻手轻脚的走出房门,她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去寻母亲出主意。

母亲一听都惊出冷汗来,心想:"果然是喂不熟的狼呀!"

母亲平下心来细问:"雍纠待你如何?"

"甚善。"雍姬如实回答。

母亲继续问:"父亲之于你又如何?"

"养育之恩永不能忘弃。"雍姬回。

母亲点点头说:"人尽夫也,父亲唯一而已!所谓出嫁从夫,然夫亦依附你父亲,今不知恩图报,有何用?"

雍姬听了恍然大悟,回到寝室亦不能寐,深深地思索母亲的话:"我还年轻美貌,只要有条件合适的话,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成为我丈夫,然父亲只有一个,丈夫怎么能与父亲相比呢?"

第二天雍姫已拿定主意,把雍纠郊外宴请岳父并伺机鸩杀的计划告诉祭足,祭足摆摆手,说:"为父自有主张。"

果然,酒宴当日,雍纠端起酒杯向祭足敬酒,祭足扮作无意长袖一举,酒被撞洒在地,地上立马起来一股浓浓的泡沫。

祭足大怒指着雍纠说:"大胆,畜生,竟敢用毒药谋害于我!刀斧手何在?"

早已藏好的刀斧手闻声而动,眨眼间将雍纠砍杀,并将其尸体悬挂示众。

郑厉公见事情败露,赶紧逃至蔡国避难,祭足则重新迎郑昭公回国复位。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在这场政治阴谋中诞生了一个成语叫"人尽可夫",雍姬基于爱情与亲情的考量,在"丈夫与父亲"之间非要选其一不可,最后雍姬选择了亲情,这也代表了她认同了"丈夫没有了还可以再找,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做我丈夫,而父亲是独一无二"的观点。

然,随着岁月更替,"人尽可夫"不再拥有尊敬与爱护父亲的本意,原本是一个与孝顺相关的成语,日渐变成一个会被千夫所指的贬义词,专指那些生活作风不捡点的女子或者出卖身体的烟花女子,成了一个让人十分厌恶的成语。

这是雍姬始料莫及的,她是"人尽可夫"成语的主人公,却成了可以把任何男人当成丈夫的淫荡女人,真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事论事,无论是谁,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都难以做出两全的选择,如果你是雍姬,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