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公患之,陰使其婿雍糾欲殺祭仲。——《史記·三十世家·鄭世家》
這是《史記》中對雍糾刺殺祭仲的描寫。

在曆史中,就有許多權臣,他們權傾朝野,連皇帝都不放在眼中。這些權臣有的是外戚,有的則是丞相,他們手上掌握着王朝的權力,欺負皇帝剛剛登基,獨擅大權。比如西漢時期的霍光,就是漢宣帝時期的權臣,他即是外戚,又獨霸相權。
霍家外戚擅權,最終被漢宣帝給連根拔起,而春秋時期,一位權臣同樣把持着國家的權力。這位權臣就是鄭國大臣祭仲,祭仲同鄭國國王發生激烈争鬥,最終演變成一場刺殺行動。而祭仲的女兒就面臨一個兩難的決定,那就是救丈夫,還是救父親,她如何做出選擇呢?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莊公的心腹大臣,曾經代替鄭莊公,抵禦燕軍的進攻。在祭仲的帶領下,鄭國軍隊如猛虎下山,将長途而來的燕軍擊潰,保護了鄭國的安全。此後,祭仲帶領鄭國部隊,救援齊國,鄭國從此得到了齊國的鼎力支援。
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去世,作為心腹大臣,祭仲得到了鄭莊公的托孤。在祭仲的扶持下,太子忽登基為王,史稱“鄭昭公”。太子忽是鄧國後生的兒子,鄧國後是鄧國人,娘家勢力較弱。而鄭莊公還有其他妃嫔,比如宋國的女子雍姞,給鄭莊公生下了兒子突。
當時宋國因為商貿業發達,國力強盛,宋莊公喜愛,是以對祭仲立太子忽為國王非常不滿。宋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想要王子突繼承王位,可以同宋國更加親近。宋莊公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将祭仲騙到了宋國。
祭仲來到宋國後,就被宋莊公給扣押了起來。本來祭仲為了國家的利益,抵死不肯屈服于宋國。宋莊公指令嚴刑拷打祭仲,将刀架到他脖子上,并給了祭仲一句話:
“不立突,将死。”
祭仲看到明晃晃的大刀,膽怯了,害怕了,最終答應了宋莊公。祭仲回國後,利用手上的權力,将鄭昭公廢除,将王子突立為國王,史稱“鄭厲公”。鄭厲公登基後,雖然有宋國的支援,但是國家大權還掌握在祭仲手中。
鄭厲公看到自己兄弟的命運,知道如果自己不合權臣祭仲的心意,日後一定也避免不了被廢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鄭厲公表面假裝對祭仲順從,背地裡開始密謀殺死祭仲。而選擇執行這次任務的人選,就非常重要。
這個人既要同祭仲關系親密,有下手的機會,而且還要對鄭厲公忠心,不會輕易把秘密透露給祭仲。這時一個武将進入鄭厲公的視野,祭仲的女婿雍糾,在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曾經在王子突麾下效過力。
雍糾對鄭厲公十分忠誠,鄭厲公認為雍糾是最合适的人選。在一次深夜,鄭厲公派遣親信,将雍糾接入王宮中。雍糾進入宮殿跪拜鄭厲公,鄭厲公連忙起身,将雍糾扶了起來。鄭厲公說:“你是國家的忠臣,以後不必行此大禮。”
鄭厲公擺了擺手,雍糾在鄭厲公對面坐下,兩人開始對飲。鄭厲公對雍糾說:“祭仲廢除鄭昭公,脅迫我,完全沒有把國家放在眼裡,你看應該如何處置呢?”雍糾拱了拱手,說:“誰危害鄭國的利益,危害陛下的利益,我就除掉誰?”
鄭厲公為了讓雍糾對自己徹底忠心,答應雍糾,除掉嶽父祭仲,就讓他接替祭仲的職位。這席話徹底拉攏住了雍糾,鄭厲公給的條件太豐厚了,雍糾沒有了拒絕的理由。雍糾回到家中,見到了妻子雍姬。
雍糾認為妻子已經嫁給了自己,必然和自己是一條心的,于是把鄭厲公召見自己的事情,全部告訴給了妻子。從這番情形,我們可以得知,雍糾是愛妻子的,才對她如此信任。雍姬這時陷入兩難的境地,丈夫和父親隻能救一人,她如何選擇呢?
雍姬喜愛自己的丈夫,更加敬重自己的父親,現在丈夫要殺死父親,在這場争鬥中,她隻能選擇救一人。雍糾把這個兩難的問題,抛給了妻子,讓她做這個艱難的決定。心煩意亂的雍姬,回到娘家,詢問母親:“丈夫和父親哪一個更親近呢?”
而她母親給出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回答,那就是:
“父一而已,人盡夫也。”
雍姬聽到母親這番話,心中有了決斷,她把丈夫密謀刺殺父親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祭仲。祭仲當即集合部隊,将雍糾逮捕,雍糾被斬首示衆。雍糾的屍體被擺在皇宮池塘邊,祭仲的目的就是為了向鄭厲公示威。
鄭厲公看到雍糾被殺,知道自己謀劃的事情已經暴露,鄭厲公看到雍糾如此單純,竟然把機密的事情,告訴給妻子,連夜逃往蔡國。鄭厲公帶走了雍糾的屍體,将他下葬,在下葬時,鄭厲公對着雍糾的墓碑說:
“謀及婦人,死固宜哉!”
雍姬面對着千年的難題,兩位親人,她隻能選擇救一個。最終在母親的建議下,她做了選擇,這個選擇無法說對與錯。因為救了父親,丈夫就會死;救了丈夫,父親就會死,真是最難的抉擇了。如果你是雍姬,你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歡迎和小編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