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明朝胡惟庸案件牽連甚廣,高達萬人,殊不知,這一切皆是朱元璋策劃已久,為什麼這樣說?

今天為大家講解的便是明朝那些事。

01

便于了解,先講個故事。

鄭莊公有個弟弟,因為母親的緣故,弟弟經常做出一些不好的事,而鄭莊公因為母親,也一直遷就弟弟,久而久之,弟弟竟然企圖謀反,鄭莊公不得已才殺了弟弟。

時至今日,此事被後人津津樂道,傳為美談,都說鄭莊公仁至義盡。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也有人提出另一種解讀,稱鄭莊公就是為了殺弟弟才任由他作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捧殺。

至于後人怎麼了解我們不知道,但是朱元璋肯定是效仿了鄭莊公的做法,他就是這樣捧殺胡惟庸的。

胡惟庸擊敗了劉基,認為自己很牛,其實他根本不知道,這是朱元璋在幫他。

是以後期的胡惟庸越發的猖狂,做任何事都是先斬後奏,最後發展到連官員的任命以及犯人的處決都不向朱元璋彙報。

公元1373年,胡惟庸開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為他獨攬丞相大權,這一攬便是7年之久。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胡惟庸劇照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胡惟庸這樣明目張膽的做法,難道朱元璋看不見嗎?

非也,朱元璋一直希望權力集中,他隻是在等待一個時機而已,他想徹底廢除延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

是以這是一次皇權與相權之間的争鬥,要廢除這一項制度,就必須将事情鬧大,畢竟幾千年來,百姓都認為丞相這個官職是必須要存在的,要廢除,必須要找一個能說服百姓的借口。

隻是朱元璋謀劃的這一切,胡惟庸當時并不知曉。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朱元璋劇照

02

随着自己的權力越來越大,胡惟庸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險境,皇帝不限制我自然是有原因的。

能混到這個層次,胡惟庸肯定也不是等閑之輩,是以他開始不斷和其他官員結交,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朱元璋在處理自己的時候,這些人可以幫自己。

畢竟法不責衆嘛!

花了大量金銀珠寶,終于拉攏了諸多官員,例如吉安侯陸仲亨、禦史大夫陳甯、都督毛骧,隻是這些官員裡面還缺一位德高望重的。

胡惟庸很快聯想到李善長,之是以選他,還有個原因便是李善長手中的免死鐵券。

隻是李善長是何等人物,胡惟庸的小把戲,他豈能不知?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想當年朱元璋是如何懲治那些比胡惟庸還要高明的人的?

李善長心知肚明,面對财色,依然堅決抵制胡惟庸的拉攏。

隻是李能管住自己,卻管不住家人,他的弟弟李存義便成了胡惟庸的突破口,李存義得到好處,便開始說服兄長。

經不住弟弟長時間的遊說,李善長最終還是默許了。

明史記載:“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這段話很好了解,我反正已經老了,等我去世之後,你們要好自為之。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面對李善長的默許,胡惟庸瞬間安全感爆滿,如今朝堂大多是自己人,朱元璋即使要殺我,總不能把這麼多人全殺掉吧!

03

不過胡惟庸還真的低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的魄力和決心。

曆史記載,胡惟庸的兒子在一次出外遊玩的過程中,突然墜馬而亡。胡惟庸大怒,立刻派人斬殺了馬車夫,随後這件事便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此時的朱元璋,心裡是高興的,因為他謀劃了7年的局,終于派上用場了!

之後朱元璋假裝詢問緣由,胡惟庸悲從中來,說自己兒子不該這樣死去。

自己殺馬車夫也是出于憤怒,直到他聽到朱元璋說:“殺人償命”,回頭看着對方的眼神,才知道這次事情并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要知道自己以前犯了那麼多錯誤,這個皇帝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從朱元璋的眼中,他看出了殺意。

公元1379年,越南(占城國)派使者前往南京進貢,隻是胡惟庸并沒有将這件事告訴朱元璋,這是一次導火線。

朱元璋知道時機已經到來,刻不容緩,加上胡惟庸的親信塗節的告密,朱元璋便下令誅滅胡惟庸三族,并深入調查此事牽涉的人員,如屬實,一律斬殺!

因為牽涉的人太多,加上審訊方式的緣故,很多嫌疑人不僅将同黨供出來,但凡自己認識的,甚至隻有一面之緣的,全部供出。

兒子墜馬,胡惟庸怒斬馬車夫,朱元璋:謀劃7年的局,終于用上了

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件被殺者高達一萬多人。

一個月後,丞相制度被撤銷,百姓也無怨言和輿論,畢竟胡惟庸這件事牽扯的太多,人們都認為丞相竟然是這樣的,廢除就廢除吧!

這個延續了1500多年的職位,朱元璋終于将其摧毀,時間長達7年。

朱元璋用7年的時間,任由胡惟庸做大,這一盤棋下的時間雖長,可終究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似乎這一切都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隻是朱元璋并不知道,自己撤銷中書省,摧毀的丞相制度,并沒有為明朝和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好處,相反的,害了他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