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丈夫跟父親隻能活1個,怎麼選?此女做了選擇,從此衍生成語

原始時期,母系社會占據着社會主體地位,自從周公制禮以來,便開始進入了父系社會,在父系社會當中,女子在未出嫁之前是跟着父親,出嫁之後就以丈夫為主,那麼丈夫跟父親一旦爆發沖突,女子又該怎麼做選擇呢?

丈夫跟父親隻能活1個,怎麼選?此女做了選擇,從此衍生成語

這個問題就跟“女朋友跟母親一塊掉進河裡是一樣的”,不過你怎麼選擇都是錯,救母親,你就會得到女朋友的不開心,救女友,你就會被打上不孝的名聲,是以救或不救都是極為尴尬。

2000年,春秋戰國時期,父系社會還未完全成型,女子權利還是非常大的,有一定的選擇權。祭仲是鄭國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鄭莊公在位時期,就出任卿大夫,深受寵信,鄭莊公逝世之後,先後扶持了三任國君。

丈夫跟父親隻能活1個,怎麼選?此女做了選擇,從此衍生成語

到鄭厲公即位後,祭仲權傾朝野,獨攬大權,鄭厲公更像是一個傀儡皇帝,鄭厲公就想要除掉蔡仲,隻是朝廷上下,都是蔡仲的人,想要下手十分難,但蔡仲有個女婿叫雍糾,雍糾在家中沒什麼地位,蔡仲雖然獨攬大權但對雍糾十分的苛刻,非常不滿。

鄭厲公就拉攏雍糾,許諾他隻要他能夠殺了蔡仲,就讓他擔任鄭國大夫,雍糾一時間搖擺不定,畢竟是自己嶽父,于是雍糾就稀裡糊塗跟妻子雍姬商量,雍姬聽了之後,也是十分詫異。

丈夫跟父親隻能活1個,怎麼選?此女做了選擇,從此衍生成語

她也是一時間犯難,一邊是父親一邊是丈夫,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去選,她就詢問母親:父親跟丈夫哪一個更加親近,母親就對她說:人盡可夫,父親隻有一個,怎麼能夠相提并論呢?

雍姬想明白之後,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蔡仲大怒,就先把女婿雍糾給殺了,還将他的屍體放到池塘邊示衆,鄭厲公知道大禍臨頭,就裝載着雍糾的屍體逃離了鄭國,鄭厲公還算人道,給他随便找個地方下葬了。

丈夫跟父親隻能活1個,怎麼選?此女做了選擇,從此衍生成語

下葬時,十分氣憤對着雍糾的屍體說“大事和婦女商量,死得活該”,至于雍姬被後世稱為“孝女”,蔡仲也擁護鄭昭公即位,鄭昭公死後,蔡仲不敢迎接鄭厲公回國,就改立政昭公的弟弟公子亹為君,史稱鄭子亹。

雖然“人盡可夫”現在是一個貶義詞,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句話并沒有錯,先秦時期,宗族觀念深入人心,父親跟雍姬有血緣關系,丈夫并沒有,父親隻有一個,但世間千千萬萬的男人都可以成為丈夫,是以自然選擇站在父親身邊。

丈夫跟父親隻能活1個,怎麼選?此女做了選擇,從此衍生成語

不過進入封建社會之後,女子的地位就直線下降,甚至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一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