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導語:不知道為啥,重溫《如懿傳》原著的時候,忽然發現,為啥皇帝後來會厭棄如懿,明明是那樣心愛之人,可到了後來,隻剩下嫌棄和怨恨,皇帝下令,烏拉那拉氏的女子,永遠不用再參加選秀女,如懿死的時候,帶走了所有的恩怨,我們不得不承認,皇帝後悔了,但是他生前對如懿的厭棄是實實在在的,難以抵賴的,究竟是哪裡出了錯,其實原因有三: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其一:如懿的性情太冷酷了,中年夫妻,其實最容易出沖突,如懿偏偏是一個又當又立之人,早在淩雲徹出現的時候,如懿将他引為知己,并且講心裡話說給他,連海蘭都看得出來,皇帝如此善妒猜疑,怎麼可能容得下淩雲徹。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口是心非加上戀愛腦,是如懿緻命的弱點,嘴上再狠,可心偏偏是柔軟的,所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臣妾無錯,請皇帝相信她,而每當皇帝傷害她之後,她又一次次心軟,包括惢心那件事,皇帝冤枉她的清白,甚至将惢心關進牢獄中,間接的令嘉貴妃打斷了她的腿,隻為了證明如懿清白,而皇帝需要一位名聲清白的皇後,這樣的清白名聲,卻要犧牲惢心的性命來換。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其二:愛皇帝,勝過于愛自己,皇帝是一個涼薄之人,但是如懿偏偏貪戀皇帝對她那一點不同,不惜無下限的倒貼,哪怕皇帝打斷了惢心的腿來證明她的名聲,哪怕皇帝屢次冤枉她和淩雲徹,哪怕皇帝要讓如懿勸寒香見侍寝,如懿始終不曾對皇帝死心。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在原著中,皇帝曾經說過一句最涼薄的話:皇帝為了讨好寒香見,曾經說,朕從前喜歡過一個女人,朕以為自己愛她,不惜将她捧上皇後之位,可是在見到了寒香見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又徹底愛上了寒香見。這句話無疑是很渣的,對于如懿而言,尤其是當如懿已經年老色衰後,聽到這句話,無疑是誅心之論,但是哪怕這時候,如懿依然無限放低姿态,最終被皇帝厭棄了。

其三:除了愛皇帝,誰也不愛!如懿為了一點點溫情,放棄了自我,兒女因她喪命,丫鬟因她瘸腿,母親因為她而吐血而亡,自己的家族因她而走向落敗,其實,無論在哪個時代,對于女孩子而言,愛情并非全部,你身後背負着責任和義務,有時候遠遠比愛情更重要得多,對于如懿而言,皇帝卻成了她的全部。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如懿的冷酷,其實是骨子裡的,她愛皇帝,其實是沉迷于當初最好的一段時光,她無法及時醒悟,看透現狀,是以一步步走向死局,連海蘭都救不了她,看着皇帝離自己越來越遠,如懿慢慢的心灰意冷,反而對皇帝也冷言冷語了,将自己活成了一個怨婦,在後宮佳麗之中,如懿再也沒有了優勢可言。

重溫《如懿傳》:怪不得皇帝後來不愛如懿了,換我,早厭棄她了

看完之後,其實我忽然明白了,女人無論何時,都要為自己而活,愛情其實隻是很短暫的煙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