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期,有一種人不能殺,日軍偏不信,結果付出了18萬人的代價

在《日内瓦公約》中,本着人道主義的精神,是以明确規定了戰争中不得對一些人進行殘殺。不過日本當局卻并沒有遵從日内瓦公約的規定,在戰争中我行我素,殘殺了不少無辜的人。就以日本的侵華戰争為例,公約中明确規定了不得對手無寸鐵的俘虜或百姓進行虐待,然而日軍在攻占中國城市以後喪心病狂的進行了大屠殺,甚至連婦女兒童都不放過,其罪行令人發指。而将戰火擴大到太平洋地區以後,日本方面依舊沒有改變自己嗜殺的惡習,對很多澳洲的土著人口及居民進行殘害。

二戰時期,有一種人不能殺,日軍偏不信,結果付出了18萬人的代價

在太平洋戰場擴大以後,澳洲軍隊怒火中燒,不過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澳方還是采取了緩退抵抗政策,并沒有對日本進行激烈抵抗。是以日本在澳洲勢如破竹,在很多地方都展開了屠城行動。不過在二戰中,有一種人是絕對不能殺的,然而日本不聽勸,結果付出了18萬人的慘重代價。

二戰時期,有一種人不能殺,日軍偏不信,結果付出了18萬人的代價

對于各國而言,對那些佩戴紅十字袖章的醫務人員都是非常尊敬的,因為他們本着人道主義進行國際援助,是受到各國政府的保護的。這也成為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絕不能殺害那些參與國際援助的醫護人員,否則就會引起公憤。

二戰時期,有一種人不能殺,日軍偏不信,結果付出了18萬人的代價

然而日本卻不以為意,在侵略澳洲時,日本軍方殘殺了大量醫務人員,這使得美澳兩國大為震怒。是以在不久之後,美澳兩國才聯合起來對日本展開了軍事行動,将18萬日軍逼到了一座狹小的島上,對他們進行包圍殲滅。當時島上的環境相當惡劣,不僅有着各種蚊蟲猛獸,甚至還有傳染病肆虐,這些都使得日本軍隊損失慘重。在一片絕望和恐懼中,被包圍的日軍紛紛選擇投降,但美澳兩國卻并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對其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島上的18萬日軍死傷無數,僅僅隻有三萬人幸免于難。這場戰役便是相當著名的新幾内亞島戰役,這也是日軍最為損失慘重的一場惡戰。

二戰時期,有一種人不能殺,日軍偏不信,結果付出了18萬人的代價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日軍的這個結果并不值得人們同情,因為比起他們實施的暴行,他們的毀滅是大快人心的,更是令人值得慶祝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