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匈奴戰書寫“天心取米”四字,漢朝官員每字加一筆送回,匈奴退兵!

匈奴是在古代生活在大陸北方的一個民族,曾經在東亞建立過強大的帝國,特别是在秦漢時期,更是非常的強悍,一度成為大陸主要的外部威脅。我們知道,在漢朝建立初年,國家百廢待興,根本沒有實力和匈奴相抗衡,是以面對匈奴的挑戰,中原王朝隻能是通過送錢送女人來換取和平。

匈奴戰書寫“天心取米”四字,漢朝官員每字加一筆送回,匈奴退兵!

有一年,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書”。皇上拆開一看,原來上面寫着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知道後,沒有一個人解得其中含義。皇上無法可施,隻好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于是,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塘對皇帝與群臣解釋道:“天”者代指天朝,“心”者是指中原江山,“米”是指陛下皇位也!合起來意思就是匈奴人要奪我大漢天朝的中原江山,有心篡奪陛下龍位之意。

皇帝聽後大驚失色,急忙問道:“那該怎麼辦?”何瑭說道:“無妨,我自有退兵之計。聖上,那我能在戰表上修改嗎?”皇帝道:“當然可以。”于是何瑭胸有成竹地提起筆來,在4個字上各添了幾筆。并讓皇帝派人把原信送還給來人,帶回匈奴。匈奴人收到戰書後,心中認為漢朝和以前一樣畏懼匈奴的威嚴,必然要乖乖的獻上金銀财物,結果一打開是未必敢來,這四個字,匈奴人于是立即傳令讓部隊回撤,打消了這次進攻的意圖。

匈奴戰書寫“天心取米”四字,漢朝官員每字加一筆送回,匈奴退兵!

匈奴首領原以為漢朝天子不敢應戰,沒想到漢朝以輕蔑的口吻說“未必敢來”,想必有防備,急令退兵,取消了進犯圖謀。真是歎服!漢字還有這“能量”!但是此典故是後人杜撰的,至少為文字改革後,也就是1956年後才出現的。因為天心取米和未必敢來采用的都為簡體字,如果用繁體字明顯就不成立的。

匈奴戰書寫“天心取米”四字,漢朝官員每字加一筆送回,匈奴退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