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文/馬學民

農民寫詩、寫散文、寫小說的多,但通篇全用文言文的少,能出版個人古體專著的更少,一個市的作協主席為之做序,一個市的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專門出席出版發行研讨會的可能沒有。

說他是最後一位農民“秀才”一點不為過,遍查出版社,從五四運動魯迅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來,倡興新文化運動,普及白話文,100多年來還沒有哪個出版社編輯出版過一個純農民用全文言文寫的書籍,他應該是第一個,他就是菏澤市牡丹區都司鎮、75歲的農民張友雲。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到張友雲居住的市區丹陽路兩館小區11号樓1單元9樓拜訪,他正在校對收錄《成陽靈台碑》《堯廟碑》《孔子過曹碑記》《重華書院碑》《屏盜碑》《十貞墓碑》等古曹州曆朝曆代400多篇的、50萬字的《金石錄》。

見我進來,忙倒水沏茶。我把個人編著的《菏澤開發區史話》和《春花秋實》放到他的書房,房間不大但屋裡寬敞明亮,到處是書,四周靠牆書架、桌子、地闆上都擺放着整整齊齊的書籍,大多是古籍和縣志,線裝的、泛黃的,彌漫着淡淡書香。一套棕紅的、厚厚的、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的《康熙字典》醒目地擺放在緊靠桌子的書架,書脊下半部分三分之一處已磨得铮亮且掉色。

“小馬,知道你酷愛史書,這套《二十五史人物與菏澤曆史文化》《馬新贻史料縱覽》是專門給你留的,”張友雲指了指門口的一個袋子說,“年底《金石錄》《漢文硃批奏褶彙編》等出來再送給你一套。”

文人是清貧的,文人是孤獨的,文人詩心是相通的,互贈書籍可能是他們友誼、友情的一種最高表現和象征吧。

我見過張友雲兩次,年齡和我父親一樣大,都是道地的農民,但他是一個嗜書如命、酷愛文言寫作的“另類農民。”說實話一個科班出身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對古漢語的學習也難以望其項背,即使菏澤史學專家對文言的鑽研也很少有人出其右,我稱他為“農民秀才”。

細心地我發現屋裡有點異樣,便詫異地問:“你自己住嗎?你一人做着吃嗎?張老師。”原來,這裡是家人專門給他租賃的一間90多平的工作室,為的是不耽誤、不影響他的學習和工作,家裡孫子、孫女小,外孫多,有點亂。一有好吃的,老伴總會騎三輪車從趙王河西岸的文化城送來。

1966年,文化大革命洶湧而至,打破了張友雲就讀大學的夢想。“我當年在菏澤一中讀高中,高三畢業那年正趕上文化大革命,雖然填寫了大學志願,但沒上成。”時隔50多年,談起這事,張友雲依然發出惋惜無奈的語氣。

大學夢破滅了,張友雲就回家幹起了農活。“當時社會物資極度匮乏,在生産隊拼命幹活,到頭來仍不免挨餓。”張友雲說,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他閑時幹起了縫紉,每天操刀弄尺,一幹就是30年。

後來又在自家僅一畝大的院子裡發展庭院經濟:種天麻——成功完成了有性繁殖實驗,獲得中國醫學科學院徐錦堂教授肯定;養蠍子成功提取出高純度蠍毒;搞溫室蘑菇為十裡八鄉的農民提供品質優良的菌種。一時間,他的小院俨然成了傳授發展庭院經濟技術的“課堂”,各地慕名前往取經與商購者絡繹不絕。還在地裡建造了大棚和保暖雞舍等。

他總是說“咱農民不容易,決不能把風險轉嫁到農民頭上。”他始終堅持誠信經營、品質第一的原則,将自己掌握的成熟有效技術毫無保留傳授給需要的農民,絕不收一分昧心錢。張友雲家的錢袋子慢慢鼓起,成為村裡緻富帶頭人。

辛勤耕耘必有收獲。但幹每一項農活,他從不忘學習,通過科技書籍擷取知識富口袋的同時,張友雲耕作之暇還研讀古籍,有古醫術和經、史、子、集,也有民間廣泛流傳的《明人獨幕喜劇集》、《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曾國藩家書》等等,從中擷取傳統文化營養以充實腦袋,幾十年來不曾間斷,進而練就專以文言述懷記事的本領。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小小紙片上練就文言“絕活”。張友雲就是這樣一位古稀老人,腿腳靈便,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自高中畢業後,每天堅持學習至少4-6小時,一年365天無一例外。

文言文晦澀難懂、瀚如煙海,我問他是如何學習和面對文言文的?他說靠死記硬背,靠卡片積累。

他從一個大大紙箱裡随手拿出20多張、他本人就地取材用煙标、酒盒等制作的卡片,令人詫異!什麼都有、什麼都記,字型工工整整,分類科學,内容詳實。

翻讀古典文學作品、菏澤各縣區縣志時,不懂不會的生僻字詞,張友雲會馬上查詞典,并将字詞釋義等内容記錄在用廢舊酒盒、煙盒等裁成的硬紙片上,然後用釘子将紙片釘在牆上,縫紉做工時,時不時擡頭看兩眼,以達到記憶的效果,邊縫紉邊背古文成就了他的“古文夢”。

古漢語正音、訓诂、句讀、辨義、修辭、通假、翻譯等,古文化基本常識如稱謂習慣、曆法、節氣、職官定位、時代、年号、地理、地名、禮儀、古代音律、科舉制度、宗法等,他都一一分門别類給予卡片輯錄和登記。

其中有一張“穀旦”的卡片,引起了我的興趣。穀,古代谷字的繁體字,穀旦,晴朗美好的日子。舊時常用于吉日的代稱。 如某匾是某某穀旦刻,某碑是某某穀旦立。他把“穀”的十多個同音字、相似字等都抄錄在一塊,一目了然,看後讓人受益匪淺。

就這樣,靠着每日用巴掌大的硬紙片,寫一詩、一詞、一文言句式,或是一個字,并注明字的本義、引申義、用法及例句等,一邊縫紉,一邊默誦,一晃堅持了十多年之久,“初覺艱深,漸能味其佳妙”,張友雲的古文知識積累也日益見增,為其日後的古文創作打下了初步基礎。

“做實業為養家糊口,做學問實為興趣。”張友雲常常說,“我幹事情遵循一條原則,要幹就幹好,要麼就不幹。”憑着勤奮、愛鑽研好學的精神,他幹的每件事情都成功了。

1976年,張友雲讀了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其中提到文言短篇小說集。“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我發現我們國家最晚的文言小說距離現在已經100多年了。”張友雲說,他又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清朝末年以後幾乎沒人再寫文言小說,萌生了寫文言短篇小說集的念頭。

為實作這個夢想,張友雲每日必讀古文經典文章,為此他沒睡過午覺,晚上10點前很少睡覺,沉浸在古文裡如癡如醉。他還系統認真地研讀了楊樹達著《詞诠》、楚永安著《文言複式虛詞》等著作。“把優美的詞句随手記下來,給筆記起名曰《眼到手拾》”張友雲笑呵呵地說。

有了文言文知識基礎,張友雲開始嘗試着寫文言小說。經過千斟酌萬修改,1987年,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說《苑天香》在當年的菏澤市報上發表,以後又陸續《姚黃》《金秀秀》《十六兩》《長舌病》等作品,陸續在國家級和省市級報刊雜志刊登。

由于古文造詣頗深,2011年初,受菏澤曆史文化與中華古代文明研究會會長潘建榮之邀,張友雲開始了菏澤各縣區史志的點校工作。先後參與點校了清·順治《定陶縣志》、明·嘉靖《濮州志》、明·崇祯、清·康熙、清·光緒《郓城縣志》、清·光緒《新修菏澤縣志》、清·乾隆《曹州府志》等衆多舊志。

最近幾年,厚積薄發的張友雲操筆為文,漸入爐火純青之佳境,《李惟一》、《李春茂》、《姚默》、《周宏》、《錢福》等一篇篇文言小說陸續創作出來,2016年12月,張友雲的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耕暇輯轶錄》出版,該書體裁多樣,内容廣泛,既有短篇小說、名人傳記、名醫轶事,村名由來、又有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奇事笑話、斷案趣聞等,共計70餘篇,反映了曹州人民嫉惡如仇、扶危濟困、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等優秀品質,作品高揚主旋律,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鞭撻假惡醜,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是新時期菏澤市乃至全省出現的一部傳承古代文化的精品佳作。

2017年1月8日,張友雲《耕暇輯轶錄》首發式暨研讨會在菏澤市圖書館召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志剛、市政協副主席付守明參加研讨會并向市圖書館、市檔案館捐贈新書。

菏澤日報社副總編輯、菏澤作協副主席趙統斌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到:“這是填補百年空白之作,這是延續千年香火之作……”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1946年出生的張友雲,山東漢子,由裡至外的熱情質樸與謙恭,在他身上盡顯無遺,讓人一面記終身。

在古曹州儒鄉崇尚讀書風氣的熏陶下,自幼勤奮好學的張友雲,平生不抽煙酗酒,不博不弈,不寵貓狗。唯耕作之暇,辄便讀科技與古典書籍,偷閑寫幾篇文言短篇小說,一生癡愛讀書與書為伴的人。

“老祖宗留下來的是精華,我希望能在傳承及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獻出一己之力,”張友雲說。

“我現在把所有的事都交給了孩子們,自己專心做古文點校工作。”張友雲說,他從早晨7時開始工作,每天堅持8個小時,到目前已經點校了20多本書。

“一位上司在菏澤考察時講過:‘祖宗遺産載籍浩瀚,中華美德光耀千秋。我們這個時代不僅要傳承更應該發揚光大。’”張友雲說,他對這句話印象深刻,他願意為傳承發揚中華文化不懈努力。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如今,75歲的張友雲仍然含英咀華、筆耕不辍。青山不老,夕陽更紅,他對生活學習的态度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禮贊。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青未了/山東最後一位農民“秀才”

作者簡介:

馬學民,中國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山東師範大學畢業,曾任中共菏澤市開發區工委機關報《今日開發區報》總編。著有《春華秋實》《菏澤開發區史話》等十多部。作品散見《當代散文》《齊魯晚報》《菏澤日報》等。2021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首屆“青未了散文獎”獲得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