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常說的三國時期,大概是從“黃巾之亂”開始算起。其實真正的三國時期很玩,要得到曹丕稱帝,東漢滅亡以後。在這之前發生了一系列的大戰:“漢中之戰”、“襄樊之戰”、“江陵之戰”、“夷陵之戰”。而後三者其實前後關聯,最後也基本上決定了三國之間的強弱形勢。這些戰役都是孫劉兩家發動的,最後導緻二者聯盟破裂,元氣大傷,更加無力應對曹魏。那麼這些戰略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是正确還是錯誤的呢?
“襄樊之戰”

劉備打完“漢中之戰”沒過多久,關羽從荊州方面北伐,圍困襄樊。很多人認為,關羽這是在履行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是對“漢中之戰”的呼應。但實際上,
關羽與孫權協同作戰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劉備雖然打赢了曹操,但自己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關羽不應該不知道這一點;而當時孫權正在打他一輩子魂牽夢繞的合肥。
而且關羽打襄樊也隻是實作“隆中對”的前提條件。打完“漢中之戰”,劉備讓劉封、孟達攻打了“東三郡”,即上庸、西城、房齡。“東三郡”出門就是襄陽,正好可以和江陵的關羽協同作戰。是以在“襄樊之戰”中,關羽也想到要借助“東三郡”的力量,但劉封和孟達拒不聽令。
關羽的目的是正确的,拿下襄陽,在荊北站住腳,才能實作“隆中對”中,一上将進攻宛城、洛陽的計劃。但是這裡面有兩個失誤,或者說考慮不當的地方。
第一就像劉封、孟達的借口
“山郡初附”,民心動搖,
“東三郡”根本抽不出兵力協助關羽(後來孟達被劉封趕跑,帶走一部分兵力,“東三郡”馬上就丢了),關羽其實可以等一段時間再行動。
第二關羽對江東方面的輕視。孫權曾經想與關羽結成親家,好穩固兩家的聯盟關系。先甭論這種方式到底有麼有決定兩個諸侯戰略的限制力,最起碼孫權是表現出了誠意和态度。結果關羽不僅拒絕,還辱罵來使,态度極其惡劣。荊州的地區長官對江東是這個态度,孫權怎麼可能與他同心同力。在兩家關系岌岌可危時,
關羽對江東還抱有輕視的态度,抽調南郡和公安的守備兵力趕赴前線。
“江陵之戰”
趁着關羽北伐的時候,江東也活躍起來,不過是沖盟友。呂蒙先是讓關羽輕視江東,削弱荊州的防備,然後白衣渡江,秘密進攻。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皆降,江東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全據荊州,派陸遜占據夷陵,切斷關羽的歸路。最後關羽山窮水盡,兵敗身死。
很多人認為,孫權這是可恥的背盟行為,而且鼠目寸光,失去北上的好機會,給盟友來了一個大放血,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這些觀點前者倒是沒有問題,不管怎麼說,孫權确實是背盟了,
但是取荊州對于江東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荊州是戰略價值很重要的地方,這點對劉備、孫權來說都是如此。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個主要、次要的問題。
荊州對孫權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劉備。
對于劉備,荊州是入蜀的跳闆(已經跳完了),也是對司州的進攻點,是完成“隆中對”的前提條件,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對于孫權來說,則是“生死存亡之際”,是必須要握在手裡,才能睡着的地盤。
劉表入荊州的時候,蒯越就跟他說:“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而關羽已經手握南郡(江陵),接着再拿下襄陽、樊城,到時候順流直下的威力實在太大。
如果劉備休養幾年,在漢中、荊北同時站住腳跟,變成劉強孫弱的局面,小編以為,到時候劉備八成會先對孫權下手,再與曹操決戰。
是以說,趁着劉備沒有做大,孫權拿下荊州對江東來說是百分百正确的事。
“夷陵之戰”
關羽覆敗,劉備和孫權兩人開撕,曹魏一下變成坐山觀虎鬥的人。劉備不聽大臣勸阻,舉兵伐吳,結果被陸遜打得丢盔卸甲,損失一大批兵力和将領,灰溜溜地回去。此後劉備病死,把一個爛攤子和還算勉強能扶起來的劉禅交給諸葛亮。至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基本形成。此後諸葛亮連年北伐,也沒有太大的戰果(第一次最有希望得到涼州,可惜被馬谡攪合了)。
關于劉備伐吳的動機,很多人傾向于奪回荊州,好繼續“隆中對”的事業。關于這一點,小編沒法妄下判斷,甚至覺得
諸葛亮這個蜀漢二把手本身也是有可能是支援劉備伐吳的
(失敗後說法正要是在如何如何,并不能作為諸葛亮反對伐吳的确切證據),它有它的道理;但是另外一個原因同樣不可忽視,而且相對于奪回荊州來說更确切,那就是給關羽報仇。
沒錯,就是給關羽報仇,這個擺在台面上的原因。在三國之中,最弱的就是蜀漢,但小編也最喜歡蜀漢。劉備打的是仁義、夢想、感情牌,整個蜀漢都有一種浪漫主義色彩和人情味(當然實際上的龌龊事情也不少,跟軍閥講道義肯定不現實)。劉備和關羽兩個親如兄弟、恩如父子,結果你把他殺了,劉備不做行動,窩在益州裝死,這讓團結在劉備周圍的、堅定不移地堅持“隆中對”指導思想和方針路線的老哥們怎麼想;荊州丢失,劉備如果不拿出一個強硬态度,荊州集團的人會怎麼想;自己的兄弟、荊州軍團的長官被殺,劉備什麼也不做,那麼剛剛成立的蜀漢政權國威何存,豈不是成為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嗎?
是以孫權在偷襲荊州、殺死關羽之後,就必定會遭到劉備來自軍事方面的“怒火”,這一點是不可調和的。
至于劉備的“怒火”的程度,是奪回荊州就消氣,還是要滅掉江東(這個小編以為不太可能),還是說雙方打一場後重新回到談判桌上,這中間還有商榷的餘地。但是劉備對江東發動戰争是沒有問題的,問題隻在于打得好不好而已。
參考文獻:《三國志》、《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