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兩個兒子,長子是養子諸葛喬,次子是親生兒子諸葛瞻。諸葛喬原本是諸葛瑾的兒子,因諸葛亮一直到四十多歲的時候還沒有兒子,是以向其兄長諸葛瑾請求将諸葛喬作為養子,諸葛喬就成為諸葛亮法律意義上的長子。

諸葛亮對這個養子諸葛喬管教甚嚴,諸葛喬也在蜀漢做官,官至驸馬都尉、翊武将軍,諸葛亮行軍打仗也多帶着諸葛喬,但諸葛喬在228年25歲時就病逝了,沒有太多的事迹。諸葛喬有一個兒子叫諸葛攀,也算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攀也在蜀漢為官,官至行護軍、翊武将軍,253年,東吳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被滅族,諸葛攀就成為諸葛瑾唯一存在的血脈,是以諸葛攀回歸諸葛瑾一族,但諸葛攀也很早就去世了,平生無大事迹。
諸葛亮46歲的時候才生下獨子諸葛瞻,可僅僅8年之後,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在臨終前,諸葛亮寫信給自己的哥哥諸葛瑾說“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意思是,瞻兒已經8歲了,雖然他聰慧可愛,但我害怕他過早成熟,恐難成大器。
諸葛亮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雖然諸葛瞻天賦不差,但由于諸葛亮常年領兵在外,對他的指導教誨肯定有所缺乏,再加上自己這蜀漢丞相的身份,諸葛瞻難免受到影響,這對他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諸葛亮雖然沒有諸葛亮的經天緯地之才卻也是一個頗具才華的人,諸葛瞻17歲的時候就娶了公主。諸葛瞻18歲的時候擔任了羽林中郎将、後又擔任射聲校尉、侍中等職位。當時的諸葛瞻年紀輕輕、風華正茂,精通書法繪畫,加上超強的記憶力和靈活的反應力。這樣的諸葛瞻頗有幾分當年諸葛亮的神韻。加上蜀漢老百姓感念諸葛亮,是以不少人認為諸葛瞻就是活着的諸葛亮,不少人認為諸葛瞻和諸葛亮一樣充滿才華。每當蜀漢有較好的利民政策,蜀漢老百姓都會認為是諸葛瞻所倡議。老百姓還會互相告訴說:葛侯之所為也。但是諸葛瞻并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諸葛瞻雖然也身居高位,但是總的來說諸葛瞻的能力并不算一流,甚至連二流都算不上。諸葛瞻在蜀漢政權雖然名聲非常響亮,實際上卻沒有做出太多為人們所稱道的事情。諸葛瞻在朝堂之内沒有及時制止黃皓專權,在朝外也沒有能夠阻止姜維消耗蜀漢國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諸葛瞻的長子諸葛尚,他文韬武略英勇非凡,曾經在戰場上和鄧忠還有師算打成平手,要知道他們兩人可是鄧艾手下的猛将,由此可見諸葛尚的生猛。而且諸葛尚也很有政治意識,他曾經說“ 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緻傾敗,用生何為!”,說明他能看得出局勢,也勸過諸葛瞻,隻可惜諸葛瞻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從側方面也可以看出諸葛瞻的平庸和諸葛尚的光彩。但因為兩軍實力差異過大,諸葛尚隻能“乃馳赴魏軍而死”!
雖然曆史上評價諸葛瞻“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敵”。但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能夠為國盡忠,能夠繼承父親的遺志,也可以說是忠孝雙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