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和平孕育的戰争,戰争孕育着和平。”這句話很經典,把戰争與和平的關系說得很透徹。和平的年代久了,讓大家遺忘了戰争的痛苦,可能一些野心家會挑起戰争。但同樣的,一場戰争打得久了,自然也會孕育和平,因為大家都知道戰争的痛苦。

曾有人說,人類的文明一直都在波浪式的前進和螺旋式的上升,這波浪和螺旋指的就是戰争與和平之間的糾結。過去的曆史基本都是如此。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但人類又是一個理性的生物,在戰争面前永遠都能夠知道自己的痛苦,并且會用自己的痛苦來遏制戰争的沖動。回顧很多曆史,不管雙方戰争打的有多慘烈,總有一些明智的人在呼籲和平。即使是在抗戰期間,日本國内也有一些反對軍國主義的人,可見并非每一個人喜歡戰争,更多的時候戰争是一些野心家的手段。

在上個世紀,就曾經爆發過一場大戰,那一場大戰破壞了中越友誼。過去很多人認為,是越南方面忘恩負義,結果挑起戰争。但其實,越南人民還有很多的越南高層,并不希望與我們大戰,例如曾經就存在過五大親華派人物,那麼他們的下場又是如何呢?

一、黃文歡

這五大人物中首先要聊到的就是黃文歡。據記載,黃文歡是越南駐中國的代表,而且是駐中國的首任大使,是以他與大陸的關系更加能夠展現出中越兩國曾經的友誼。

當年黃文歡在1926年的時候,就參加了胡志明在中國舉辦的革命教育訓練班,一方面他接受革命的教育,擁有了一顆革命的心,同時他還因為長時間留在中國,對中國産生了很強烈的感情。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緊接着在1930年,他又成為了越南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當時的越南共産黨還是被稱為印支共産黨。

此後他又輾轉在中國進行革命,其中經過南京,長沙,昆明等地,見識了諸多中國的風土人情,并且也和中國的革命黨人一直配合,大家有了深厚的友誼。一直等到1942年的時候,他才傳回越南。

後來,在1950年的時候,黃文歡正式被任命為越南駐中國的大使,他為中越兩國的友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宛如一個中國通。

後來越南統一以後,他在1976年當選的國務委員會副主席,但可惜的是,因為黎筍的排華政策,結果導緻了黃文歡被排斥,後來又因為他再一次無視越南當局的政令繼續親華,結果被判處死刑。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不過幸運的是,黃文歡一直在北京好好的活了12年,一直到1991年的時候才病逝于中國首都北京,而他對于中國的友誼一直沒有消失,直到他死去。

二、武元甲

第2位人物自然要數武元甲大将。武元甲大将曾經與我軍進行鏖戰,雖然彼此打得頭破血流,但武元甲大将對于中國還是有着很深的感情。

當年越南獨立戰争的時候,武元甲大将與我軍很多優秀指揮員曾經有過深刻的合作,并且大家一起配合,打赢了奠邊府戰役,可謂是友誼深厚。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武元甲大将雖然是越南的第1位大将,但自從胡志明同志在1969年去世以後,他的位置一直處在很尴尬的狀态中,特别是1972年複活節攻勢後,武元甲大将被解除了軍權。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此後又在1978年,由于他反對和中國同志搞沖突,且主張緩和沖突,被黎筍暫停國防部長職務,後來還被踢出了政治局。

此後他一生都在為中越關系而努力,後于2013年病逝。

三、朱文晉

朱文晉也是一個很獨特的人物,雖然他的軍銜可能不如武元甲那麼高,但也是在1958年授予上将軍銜。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上将其實祖籍是中國廣西龍州人,是7歲的時候才移居到了越南地區。是以他和中國的關系也是很深厚。

回到越南以後,他當年很快就成為了四大戰略區的司令兼政委,其地位極高,後來還成為了上将,僅次于武元甲大将。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而且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一直努力的支援對華政策的友好,不過他也是以被黎筍集團排斥的很厲害。在1976年的越共十大中,他因年事已高被踢出權力圈。後來一直郁郁寡歡,1983年去世,他的死在當年的确是很可惜的事。

四、鄧春區

這位人物也是很了不起的,他在越南是革命的代表性人物,曾在1941年擔任越南共産黨的前身印支共産黨書記,後來又在51年成為了越南勞動黨總書記。

這位人物一直支援着中越關系友好,而且他的名字也是因為了解了中國兩萬五千裡長征而特意改的,可見他對于中國的态度。

不過可惜的是,當年他在與李隼進行政治鬥争的時候,結果未能成功,在1956年被免除了總書記的職務。後來一直等到黎筍的去世,他才在1986年再度出任總書記,并且上台以後就恢複和中國的關系。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緊接着她又扶植了同樣親華派的阮文靈上台,他的這一舉動不僅使得越南慢慢的獲得發展的機會,而且也進一步緩和了中越的關系。這位人物後來在1988年病逝。

五、阮文靈

他也是一個親華派人物,正如上文所說,他是鄧春區特意培植出來的,是為了維持中越兩國友好關系的人新任上司。

早些年他在抗法抗美的鬥争中,一直在努力的做貢獻,而且還曾在60年代多次秘密訪華,雙方有着很密切的關系。

後來在76年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但因為和黎筍的鬥争,結果被迫解除職務。後來又因為鄧春區的啟用,他再度複出,并且後來一直為兩國關系正常化而努力。直到1998年去世。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結語

回頭看這5位越南高層上司,其實他們也代表着一些趨勢。這些人早些年要麼在中國居住過,要麼和中國曾經在獨立戰争中進行過密切的合作,大家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而且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曾經最好的朋友突然之間要倒戈相向,是以這些人都不同程度上的反對曾經的戰争。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武元甲大将,當年他可是最高統帥,兩邊打的你死我活。但武元甲大将也堅定的認為,中越之間不應該交惡,後來他更是緻力于恢複兩國的和平。

由此可見,當年,雙方的戰争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援的,而且這也不是人民群衆心目中的願望。兩國原本都是紅色政權一起抵抗的壓迫與侵略,是以大家更希望的是,兄弟風雨同舟,共抗外敵,然後共同的迎接未來的和平。

但可惜的是,又因為一位草率的錯誤決定,結果不知導緻這麼多的兄弟朋友最終走到了對面,而且還導緻了無數的老百姓的灰飛洇滅。

對越反擊後,越南五大“親華派”結局如何?其中一人在中國逝世

其實正如日本動漫所說,戰争是很痛苦的,沒有人願意戰争,但總有一些野心家想要利用戰争來實作自己的某些目的,結果導緻了很多危險的事情。當年大名鼎鼎的希特勒,其實就是這類人物的典範。沒有人真的願意去發動戰争,更多的人還是願意舉起香槟用愛來互相擁抱。

是以維護世界和平,人人有責,保持周邊環境的安全與穩定,更是每一個國家都應該要做的事情。因為亞洲人的亞洲,在未來會實作,我們應該團結起來,而不是互相鬥争。希望過去的教訓,不會在未來重演,這才是最應該要做的事情。

參考資料:《對越反擊戰》

繼續閱讀